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多少个皇帝(大明16帝的生平简介和主要功绩)

明朝多少个皇帝(大明16帝的生平简介和主要功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26 更新时间:2023/12/12 17:29:33

大明王朝,从公元1368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崇祯朝灭亡,总共传了16帝,享国276年,大明皇帝的平均年龄41岁,其中40岁前去世的有11位,接下来咱们就说说明朝16帝。

第一位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

1368年至1398年在位,时长是30年。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第二位,明惠宗朱允文,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年号建文。

朱允炆

1398年至1402年在位只有四年,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史称永乐大帝。

朱棣

1402年至1424年在位,共计在位22年,明成祖朱棣即皇帝位后,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积极经营边疆,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外交上,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文化上,修《永乐大典》。又疏浚大运河,营建北京紫禁城等。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但其五征蒙古、出兵安南、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都耗费了很大的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年号洪熙。

朱高炽

1424年至1425年在位只有短的十个月,年号洪熙。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年号宣德。

朱瞻基

1425年至1435年在位十年,年号宣德。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在政治上,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提升内阁地位,任用“三杨”、蹇义、夏原吉等;

教导宦官读书参政。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对外关系上,进行第七次郑和下西洋;停止用兵交趾;

于宣德三年(1428年)出塞,并修建永宁、隆庆诸城。明宣宗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与其父明仁宗统治时期合称“仁宣之治”。

同时明宣宗在书画方面极有造诣,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

工于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曾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英年早逝,终年三十六岁。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朱祁镇

1435年至1449年和1457年至1464年共在位21年,年号分别为正统和天顺。有人问了,为什么会有两个阶段呢?因为啊,他在土木之变的时候被瓦剌俘虏了,被俘虏了肯定当不了皇帝了,但是被放回来之后呢,就发动了夺门之变,又登基坐上了皇上,所以,是两个阶段。

朱祁镇登基时年仅8岁,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综合国力耗损。

正统八年,正式亲政,励精图治,宠信王振,导致宦官专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

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驾崩,终年37岁。

第七位,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镇弟弟,年号景泰。

朱祁钰

1449年至1457年,在位八年,年号景泰。他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了,于是呢,朱祁钰就被于谦拥立,登上了皇位,誓死保卫北京城,拒绝迁都,拒绝求和,屡破瓦剌,取得胜利。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复辟,软禁其于西苑,改元天顺。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明英宗赐谥号曰“戾”,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即景泰陵。侄子明宪宗即位后,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追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景泰帝。

南明时期,弘光帝朱由崧追加谥号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上庙号“代宗”,但未被清代官方所承认。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第一个没有被葬于明十三陵的皇帝。

第八位,明宪宗朱见深,朱祁镇长子,年号成化

朱见深

1464年至1487年,在位23年,年号成化,朱见深在位时期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

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9月9日驾崩,终年41岁。

第九位,明孝宗朱佑瞠,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年号弘治。

朱佑樘

1487年至1505年在位18年,年号弘治。在位期间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史称弘治中兴。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六岁。

第十位,明武宗朱厚照,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

朱厚照

1505年至1521年在位16年,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不久,便选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时称之为“八党”。

悉以天下章奏付刘瑾,而刘瑾则日益诱导武宗戏玩娱乐。在西华门别筑宫殿,造密室于两厢,称为“豹房”、“新宅”,每日游乐其中。

皇帝的荒嬉无度、宦官的恣意枉为,致使原已危机四伏的社会经济不断恶化,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刘瑾伏诛后,武宗日益宠信江彬。在江彬的诱导下,武宗屡屡出巡。

正德十二年八月至十四年二月,武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连四次出巡。在位期间因荒疏朝政,导致宗室安化王朱寘鐇、宁王朱宸濠先后起兵夺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没有子嗣。

第十一位,明世宗朱厚聪,朱厚照堂弟,年号嘉靖。

朱厚熜

1521年至1566年在位,45年,年号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

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

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

第十二位,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间在位,年号隆庆,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

朱载坖

朱载坖1566年至1572年在位16年,年号隆庆。在位初期,重用徐阶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革除前朝弊政,与蒙古俺答议和,促成隆庆和议。

隆庆元年(1567年)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朱载坖用人不疑,国运中兴,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海内大治,史称此为隆庆新政。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朱载坖病逝于乾清宫,终年35岁。

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

1572年至1620年在位48年,年号万历年。明神宗朱翊钧在位之初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但也耗费了大量帑银。明神宗执政后期,28年不上朝,而王朝依旧可以运行如常。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赴各地掠夺民财,多次激起市民反抗。晚年因立嗣酿成党争,后患非浅。

而且此时东北的建州女真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神宗征调精锐部队赶赴辽东,企图一举消灭努尔哈赤,但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击溃,从此明军转为守势。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第十四位,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年号泰昌。

朱常洛

朱常洛仅仅在位1个月,年号泰昌。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革除弊政,积极改革,罢除矿税、榷税,拨乱反正,重振朝廷纲纪。沉迷酒色,纵欲淫乐,导致身体日益羸弱。

泰昌元年(1620年),因过量服用红丸,而暴毙,史称“红丸案”,年仅三十九岁。

第十五位,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年号天

朱由校

1620年至1627年在位七年,年后天启在位时期,任用宦官魏忠贤,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政治腐败。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因划船嬉戏,溺水获疾。后虽痊愈,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饮“仙方灵露饮”,以求长生。八月二十二日,崩于乾清宫,终年23岁。

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年号崇祯。

朱由检

1627年至1644年在位17年,年号崇祯。,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在位期间,朝廷党争不休,民间灾害不断,导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关外后金政权趁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

标签: 生平功绩简介皇帝明朝16帝多少主要大明

更多文章

  • 古代酒过三巡是什么意思(菜过五味酒过三巡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典故,意思,古代,什么

    春节对于每一个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节日。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代表的是喜庆、祥和、团圆等多种情感。春节时有很多古老的传统习俗,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流传,人们除了会烹饪一大桌子美食之外,还会在聚餐的时候推杯换盏。中国饮食文化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美酒和佳肴,甚至因此还形成了酒文化和食文化。这两种

  • 元末诸侯割据形势图(元末诸侯割据的局面演变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诸侯,割据,局面,形势,特征,演变,元末

    元朝末年,地主豪强大肆兼并土地,朝廷内部腐朽昏庸,再加上贪官污吏、天灾瘟疫,上百万人沦为流民,到处哀鸿遍野,尸骸枕藉,老百姓过的是民不聊生,元朝社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随后,元朝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红巾军农民起义。朱元璋便是是红巾军的首领之一,他带领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创了一个新的

  • 苟杳吕洞宾的故事(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典故,民间,来历,苟杳,故事,狗咬吕洞宾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不知好歹时,经常会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用起来大家都会,但是至于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人们就不得而知了,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这句话的来历吧。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它的意思是狗见了吕洞宾这样做善事的好人也要咬,吕洞宾是八仙之一,他热心助人,但这狗

  •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清军装备(带了多少兵马的军事力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兵马,清军,左宗棠,军事,收复,装备,力量,新疆,多少

    放眼整个近代,左宗棠的军队装备非常有特色。他的军队,既装备了一些西方最先进的武器,也装备了许多自己“魔改”的“土装备”,中西结合,效果极佳。作为以实战崛起的将领,左宗棠对装备的见解是独到的。1862年,他担任浙江巡抚,镇压太平天国。当时,他与中法混合的“常捷军”,中英混合的“常安军”、“定胜军”配合

  • 瓦岗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瓦岗寨中真实将领人物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瓦岗寨,将领,历史,人物,故事,真实,存在

    瓦岗寨的创始人是隋朝末年东郡魏城(今河南花县)的翟让。翟让出生于底层,曾在东郡做过法曹。他因犯罪被捕,被判处死刑。然而,他命不该绝。看守他的狱卒黄俊汉认为他是英雄,于是晚上偷偷放了他。逃离的翟让跑到瓦岗,驻军创业。瓦岗位于今天河南省化县的东南部。它是黄河东南岸的一座山。毗邻大运河同济运河和永济运河河

  • 泼水节的传说故事(中国民间傣族泼水节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民间,传说,内容,泼水节,故事,中国,主要,傣族

    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而傣族新年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7日举行,为期三至六天,当地居民将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在这个欢乐的

  • 秦武王嬴荡为什么举鼎(嬴荡举鼎而亡的历史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举鼎,秦武,王嬴荡,历史,记载,为什么

    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让九州子民贡献青铜,打造了九鼎。九鼎在当时象征着天下九州,可在后世,却象征着天子威仪。九鼎不光是夏朝的镇国神器,到了周朝,九鼎依旧是天子的象征。周公旦将九鼎放在洛邑城中,以示周王室的权威。可到了东周时期,周王室的战斗力一落千丈,诸侯王们纷纷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尤其是楚国的

  •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三国中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历史,真实,什么样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面,只要你说到“二爷”这两个字,那大家想起来的一定会是历史之中的关羽关二爷。关羽这个人在历史之中的确是有此人。但真正要说让关羽出名的还是得数元末明初罗贯中老先生写的那本《三国演义》,这本书之中用精彩的文笔描写了一个个所限无敌的故事将各个武将衬托到了天际。靠着无数英勇的行为我们后人打造

  • 《辛丑条约》的内容是什么(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当年的《辛丑条约》到底有哪些内容,对比历史上出现的类似事件的处理,看看我们的大清国力究竟衰落到何等地步?所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第一款第一条:关于德国大使男爵克大臣被害一事,中国应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皇帝前表达惋惜之意。第一款第二条:在德国大使遇害之处树立牌坊,牌坊应足满

  • 古代湘西赶尸是真的吗(历史上湘西赶尸有真实证据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赶尸,湘西,证据,历史,真实,古代

    湘西赶尸究竟是如何让尸体动起来奔赴万里的,用巫药、用竹竿、用人背……赶尸人又是如何进入这一行开始与死人打交道的,今天小董历史就为您揭秘湘西赶尸的全部流程,感受一下古老诡异的赶尸文化。赶尸人常年昼伏夜出与尸体打交道,绝不是什么好活计,但在乱世为求个活路还是会有很多人前仆后继地去拜师,因为乱世最不缺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