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敢挖(古墓之秦始皇陵墓不能挖掘原因)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敢挖(古墓之秦始皇陵墓不能挖掘原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3/12/24 9:20:24

始皇帝的陵墓令人向往,不管是其充满神化色彩的故事,还是其内部所埋葬的大量宝藏。大家都好奇寝陵中到底藏了什么宝贝,但却没有一个人挖开过。

其实,历史悠久的秦始皇陵,自然流传着很多故事,其真假已经很难辨别了。

《三辅故事》中记载,项羽曾率兵三十万去盗取始皇帝的陵墓,在挖掘的过程中,有一只金雁从寝陵中飞出,往南方去了。几百年后的三国时期,这只金雁再次出现。

有人向安南太守张善行贿,送的就是这只金雁。金雁上雕刻着文字,张善由此判断此物乃出自秦始皇陵。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比较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过错,一旦他过世了,任何事情都不得继续追究,一切到此为止。

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出现了掘墓鞭尸的事情,最有名的应该属伍子胥鞭打楚平王的尸身。伍子胥对楚平王恨之入骨,即使他过世了也不肯罢手。

由此,伍子胥因为这个事情,被染上了污点。

此外,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说法:“盛世不掘坟”。这可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始皇帝的陵墓确实经历数朝而幸存下来,使我们不得不为之感到“小庆幸”。

而更应该庆幸的是,中国古代有很多职业盗墓者,他们盗了很多名人的陵墓,却单单始皇帝的陵墓让他们无从下手。

由此说明,始皇帝的陵墓太过诡异、太过隐蔽。

1974年3月的一天,下河大队西杨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样在田地里劳作,他们一锄头敲开了一个地宫,让里面的兵马俑重见天日。

通过考察,专家发现:秦始皇寝陵唯一的挖掘痕迹是两道沟,那是楚王项羽留下来的。所以,秦始皇陵从未被打开过。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寝陵。寝陵打开的那一刻,陵墓中原本色彩斑斓的丝织品瞬间失去了原本的颜色,让原本价值连城的宝物失去了价值。

这一惨痛教训让国家决定:不再挖掘帝王陵墓,所有发现的皇帝陵墓必须保护起来。

到了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陵墓被打开,里面种类众多的丝绸品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保护,从而氧化、变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根据现有的科技条件,我们暂时无法对常年存在无氧环境下的珍贵文物提供有效的保护。虽然,这些开挖出来的文物能够幸存下来,但是,却会失去该有的研究价值。

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目前所遇到的技术难题。

我们想要开挖秦始皇陵,就必须先建造一个巨型的封闭环境,里面保持无氧的环境。这个封闭环境至少要比始皇帝陵墓大。可是,皇陵的总面积足足有五十六平方公里,这项工程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司马迁介绍,皇陵中有水银汇成的江河。如果挖掘工作将这些水银泄露出来,它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核爆炸。为了应对这些水银,我们必须做相应的准备。

比如:确保地下水源层处于无氧环境,然后,抽光那里的水。这一切都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难度太大,除非在另一个星球上完成。

而且,即使前面的条件都具备了,我们顺利打开皇陵,这项挖掘工作至少得持续几年,那么,我们就需要建造一个雨棚来应对每年的雨季。

这个棚子需要完全罩住皇陵,中间还不能有支撑的柱子,因为,打桩立柱必然会影响地宫的结构。试想,这样跨距几百米的棚子,怎么完成呢?

很明显,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支撑皇陵的挖掘工作。可能大家不知道,当初,挖掘者看到的兵马俑是彩色的,而不是现在看到的颜色。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

我们不想看到兵马俑的“惨剧”再次发生,所以,不能贸然开挖。

此外,中国的考古挖掘分为两种:主动挖掘和被动挖掘。主动挖掘属于学术性的研究,这种比较烧钱;

被动挖掘是配合其它项目做的抢救性挖掘,其成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考古界的专家一致认为:地下的文物能不动就不要动,这才是最好的保护。

然而,始皇帝的陵墓中到底有哪些宝物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宝物的价值肯定都是非常巨大的。西周之后,我们才真正有了记录历史的习惯。

但是,那时候流传下来的史籍,真的是太少。从炎黄时期到春秋战国,这跨度足足有一千多年,但关于这段历史的记录,却实在太少。

相传,秦朝时期的信仰,跟夏商周时期很相似,我们可以通过秦朝的史籍来解密上古时期的一些情况。秦朝时期,“焚书坑儒”属于一场大灾难,将很多记录都抹去了。

现在,我们只能期望在始皇帝的陵墓中找到一些记录,以此来揭开先秦时期的面貌。

除了史籍,秦始皇陵中还有其它文物,比如:青铜器具、记录文字的竹简等。这些文物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我们没办法制作出来。

所以,我们期待秦始皇陵能带我们一些颠覆性的文物,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秦朝。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也可能秦始皇陵早已空空如也,毕竟,经历了两千多年。

其实,很多人都想打开秦始皇陵,或为了名利,或为了学术,但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秦始皇陵之所以称为皇陵,在于其完整性,可一旦打开,则不再是皇陵,而是一座实验室。

更多文章

  • 日本人为何不挖明孝陵(日本人为什么不发掘中国皇陵)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日本人为何不挖明孝陵

    关于明朝时期皇帝的陵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位于北京市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即明朝是有十六位皇帝的,为何却只有十三陵,这其中有三位皇帝并没有被葬在天寿山,他们是朱元璋、朱允銮和朱祁钰。朱允炆是因为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因此没有葬在天寿山,而朱祁钰则是被哥哥朱祁镇请出了天寿山,至于说到朱元璋

  • 清朝嫔妃脖子的白布条作用(古代妃子白布条服饰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嫔妃脖子的白布条作用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作为一个传承了五千年之久的,中国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自然是不用多说了。哪怕是平时一日三餐这种小事情,都有着浓浓的文化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哪怕你没有察觉,这些文化依然是充斥在你生活的每个地方。可能就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过多的原因,哪怕是中国人,都不敢说自己已经了解全部的中华文化

  • 孝圣宪皇后是甄嬛吗(清朝甄嬛和孝圣宪皇后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圣宪皇后是甄嬛吗

    现下大火的热剧《甄嬛传》里甄嬛一颦一笑婉转甜美,又独特可人,不失女人的妩媚,又有坚忍不拔,坚强勇敢的脾气。如果是每一个女人都是花,那美人定是名花。而甄嬛呢,思来想去,如果要比喻,牡丹虽然尊贵却太过烂俗,甄嬛这样的女子,与旁人都不同,她美貌智慧都有,却又懂得进退得失,舍得之间尽显风度,而且近于帝王家却

  • 大理寺卿是什么职位(唐朝大理寺卿相当于几品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理寺卿是什么职位

    什么是大理寺呢?大理寺不应该是和尚呆的地方吗?怎么能和官府扯上关系,今天绍帅给大家伙说说。大理寺其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勉强可以接近相当于的,应该是刑部尚书,或者大理寺卿,介于两者之间,并有所覆盖。但是古代各个朝代的职位也不尽相同。唐朝狄仁杰担任大理寺卿(图)刑部尚书,是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

  • 李裹儿安乐公主简介(安乐公主李裹儿容貌复原图)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裹儿安乐公主

    李裹儿(685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皇后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大肆开府设官

  •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古代爵位官位排序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爵位等级排列

    最近有读者询问,清代的皇子为什么有的封亲王、郡王,有的却是贝勒、贝子?皇子到底如何分封,清代有具体的标准吗?御史查阅了相关的史料,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即清代皇子分封有什么具体标准?从史料的情况来看,皇子分封是没有标准的,主要取决于皇帝的意愿。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 明朝万贵妃最后的结局(历史上最真实的万贵妃为啥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贵妃最后的结局

    万贵妃因为明宪宗的宠爱,在后宫中嚣张跋扈,而且还迫害皇子,但明宪宗都没有怪罪她。可是她因为想废掉明孝宗的太子之位没得逞,最后一口气不上来,自己却把自己给气死了。万贵妃可以说是明朝一个非常励志的妃子,不是仅仅是因为她宫女的出身,主要是她比明宪宗大17岁,可明宪宗对她爱得死去活来,不离不弃。就算明宪宗知

  • 唐朝节度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古代节度使是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节度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但权力远远大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因为节度使获得了地方官员的任命权,进而获得了地方的税收和行政权。节度使在唐末五代时期,权力达到顶峰,有些节度使简直可以为所欲为,唐之后的梁唐晋汉周的历任开国皇帝,均有节度使的职位。不过说道节度使,不得不讲到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曾

  • 秦始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历史上秦始皇到底是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是哪个朝代的人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成为当时有史以来最有威势的人,还幻想着能一直统治下去,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为了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秦始皇不断地派人去寻找“长生不死药”,希望能让自己“长生不死”。当然,秦始皇的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被他寄予厚望的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

  • 梁帝爱宸妃还是玲珑公主(琅琊榜中宸妃真的喜欢皇上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帝爱宸妃还是玲珑公主

    琅琊榜中,梁帝的所有女人中,他最爱宸妃和玲珑公主。玲珑公主太聪明太能干,所以梁帝对她的爱有所顾忌才会灭了她,故而对誉王万分宠爱。而宸妃于梁帝则不同,梁帝对她是真爱,宸妃后台硬但本身不像玲珑公主那么有野心。梁帝杀了林燮和萧景禹但不想杀宸妃,而皇后变相逼死了宸妃,梁帝当然不爽了。宸妃绝不会被皇后逼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