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日本人为何不挖明孝陵(日本人为什么不发掘中国皇陵)

日本人为何不挖明孝陵(日本人为什么不发掘中国皇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951 更新时间:2024/1/16 19:59:39

关于明朝时期皇帝的陵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位于北京市天寿山的明十三陵

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即明朝是有十六位皇帝的,为何却只有十三陵,这其中有三位皇帝并没有被葬在天寿山,他们是朱元璋、朱允銮和朱祁钰。

朱允炆是因为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因此没有葬在天寿山,而朱祁钰则是被哥哥朱祁镇请出了天寿山,至于说到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则是因为明孝陵在南京。

当初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都城就设在南京,所以他为自己选择的陵墓自然就设立在南京城的附近。

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后来就发生了靖难之役,其子朱棣篡位成功,然后着手迁都北京,在北京建造了紫禁城,然后大明江山的都城就在北京了,故之后的皇帝陵墓就都设在北京。

在我国历史上,古代帝王陵墓遭盗掘的比例非常大,不仅仅民间盗墓贼猖獗,就是官方盗墓也不少,但还是有一些帝王陵墓至今完好无损,只是数量极少,秦始皇的陵墓始终没有被盗掘。

唐朝的皇陵中只有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乾陵没有遭到盗掘,而清朝的皇陵中只有顺治皇帝的陵墓没有遭到盗掘。

再有就是朱元璋的明孝陵始终没有遭到过盗墓贼的光顾等,这些陵墓之所有没有被盗掘并不是说没人去盗,而是即便有人去了,也对陵墓无可奈何,只能望墓兴叹。

那么明孝陵是因为哪些原因一直没有被盗掘呢?

明孝陵能够在600多年的时间里面保存完整,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选址比较特殊

明孝陵在原大明都城南京城的附近,这样即能保证有盗墓贼光顾的时候能很快被发现,让盗墓贼无法有大的动作,不可能对这样一座巨大的陵墓进行盗掘。

而且南京只是原来的都城,后来都城就变成了北京。南京并没有成为争夺的焦点,明孝陵并没有经过多少的战火的洗礼,也没有被官方盗墓盯上。这让明孝陵在明末清初这样的乱世没有遭到大的破坏。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孝陵非常的稳固,让盗墓贼无从下手。

明孝陵始建于1381年,一直到永乐年间还在建,整个建造过程持续了二三十年,动用军队达到了十万人,其建造规模和稳固程度可想而知。

本身明孝陵就是横向凿开了一个山体,然后从里面开挖陵墓,这样保证了其坚固程度,而墓道口也并不在人们想象中的正中间。

这导致陵墓入口很难被找到,再就是陵墓顶端封土层还盖有鹅卵石,这些都是为了防止盗墓贼,这样的陵墓非得有炸药和重兵才可以打开,一般的盗墓贼是完全没有办法的。

再一个原因就是清政府的保护,有清一代,带明孝陵是很重视的,不管是出于收买人心也好,真心实意敬重朱元璋也罢。

总之,清政府是真的花大力气在保护明孝陵,有政府保护,明孝陵就不可能被盗掘。

况且本身朱元璋生前就已经设立了驻军一直守卫明孝陵,明朝时期一直存在,到了清朝时期,守墓人还是有的。

清朝皇帝是真的对明孝陵很看重,康熙帝还在明孝陵立了一个治隆唐宋碑来颂扬朱元璋的文治武功,有清朝皇帝的保护,只能民间盗墓团敢动心思,但是他们动心思也没有什么用,毕竟不可能大规模去盗掘明孝陵。

最后一个原因就只能说是明孝陵的幸运了,明孝陵在明末清初没有在战火中毁掉。

到了清末甚至民国时期,同样没有被盗掘,因为当时人们的口号基本都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对于朱元璋的陵墓就只有去瞻仰的份,不可能去破坏。

这样一来,官方不会盗墓,民间也不愿意去盗墓,起义军们更不会去盗墓,他们只会保护明孝陵,不会去破坏它。

清朝灭亡之后,全国各地陷入了军阀混战的状态,很多军阀和土匪武装都通过盗墓的方式筹集军费,全国被盗的陵墓数不胜数。不过盗墓的军阀都是以小军阀为主,实力强劲的大军阀都以统一天下为目标,不想因为盗墓影响自己的名誉。

而小军阀盗墓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例如孙殿英盗清东陵,就假借军演的名义进行盗墓,一直到“演习”结束结束,人们才发现了孙殿英盗墓的问题。

因为明孝陵就在南京城旁边,军阀们根本不可能偷偷摸摸的盗掘明孝陵,因此不管任何一方军阀占领南京,都没有敢于打过明孝陵的主意。

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攻占了南京城。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唯独对盗墓没有太大的兴趣,明孝陵再一次躲过了一劫。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曾经想要对全国各地的帝王墓葬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但是在郭沫若打开万历墓后,我国便定下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惯例,明孝陵也一直保存到了现在。

更多文章

  • 清朝嫔妃脖子的白布条作用(古代妃子白布条服饰干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嫔妃脖子的白布条作用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作为一个传承了五千年之久的,中国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自然是不用多说了。哪怕是平时一日三餐这种小事情,都有着浓浓的文化传承。在日常生活中,哪怕你没有察觉,这些文化依然是充斥在你生活的每个地方。可能就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过多的原因,哪怕是中国人,都不敢说自己已经了解全部的中华文化

  • 孝圣宪皇后是甄嬛吗(清朝甄嬛和孝圣宪皇后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圣宪皇后是甄嬛吗

    现下大火的热剧《甄嬛传》里甄嬛一颦一笑婉转甜美,又独特可人,不失女人的妩媚,又有坚忍不拔,坚强勇敢的脾气。如果是每一个女人都是花,那美人定是名花。而甄嬛呢,思来想去,如果要比喻,牡丹虽然尊贵却太过烂俗,甄嬛这样的女子,与旁人都不同,她美貌智慧都有,却又懂得进退得失,舍得之间尽显风度,而且近于帝王家却

  • 大理寺卿是什么职位(唐朝大理寺卿相当于几品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理寺卿是什么职位

    什么是大理寺呢?大理寺不应该是和尚呆的地方吗?怎么能和官府扯上关系,今天绍帅给大家伙说说。大理寺其实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勉强可以接近相当于的,应该是刑部尚书,或者大理寺卿,介于两者之间,并有所覆盖。但是古代各个朝代的职位也不尽相同。唐朝狄仁杰担任大理寺卿(图)刑部尚书,是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

  • 李裹儿安乐公主简介(安乐公主李裹儿容貌复原图)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裹儿安乐公主

    李裹儿(685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皇后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大肆开府设官

  •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古代爵位官位排序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爵位等级排列

    最近有读者询问,清代的皇子为什么有的封亲王、郡王,有的却是贝勒、贝子?皇子到底如何分封,清代有具体的标准吗?御史查阅了相关的史料,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即清代皇子分封有什么具体标准?从史料的情况来看,皇子分封是没有标准的,主要取决于皇帝的意愿。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

  • 明朝万贵妃最后的结局(历史上最真实的万贵妃为啥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贵妃最后的结局

    万贵妃因为明宪宗的宠爱,在后宫中嚣张跋扈,而且还迫害皇子,但明宪宗都没有怪罪她。可是她因为想废掉明孝宗的太子之位没得逞,最后一口气不上来,自己却把自己给气死了。万贵妃可以说是明朝一个非常励志的妃子,不是仅仅是因为她宫女的出身,主要是她比明宪宗大17岁,可明宪宗对她爱得死去活来,不离不弃。就算明宪宗知

  • 唐朝节度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古代节度使是干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节度使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但权力远远大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因为节度使获得了地方官员的任命权,进而获得了地方的税收和行政权。节度使在唐末五代时期,权力达到顶峰,有些节度使简直可以为所欲为,唐之后的梁唐晋汉周的历任开国皇帝,均有节度使的职位。不过说道节度使,不得不讲到宋朝,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曾

  • 秦始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历史上秦始皇到底是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是哪个朝代的人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成为当时有史以来最有威势的人,还幻想着能一直统治下去,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为了能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秦始皇不断地派人去寻找“长生不死药”,希望能让自己“长生不死”。当然,秦始皇的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被他寄予厚望的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

  • 梁帝爱宸妃还是玲珑公主(琅琊榜中宸妃真的喜欢皇上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帝爱宸妃还是玲珑公主

    琅琊榜中,梁帝的所有女人中,他最爱宸妃和玲珑公主。玲珑公主太聪明太能干,所以梁帝对她的爱有所顾忌才会灭了她,故而对誉王万分宠爱。而宸妃于梁帝则不同,梁帝对她是真爱,宸妃后台硬但本身不像玲珑公主那么有野心。梁帝杀了林燮和萧景禹但不想杀宸妃,而皇后变相逼死了宸妃,梁帝当然不爽了。宸妃绝不会被皇后逼死。如

  • 苏州织造是什么官职(清朝苏州织造府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州织造是什么官

    苏州十中,今天是鸟语花香,书声琅琅,是苏州著名的学府。但您知道吗?这个地方也曾是苏州织造署旧址,康熙、乾隆每次南巡江南,在苏州均宿于织造府行宫。织造署内曾开辟行宫供清帝驻跸,皇帝驻跸次数多达十余次。为何,这一江南织造衙门能具有如此魅力?今天,让我们带您一探究竟。说到丝绸,离不开“江南三织造”。即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