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尚书令大还是中书令大(西汉中书令是什么级别官职)

尚书令大还是中书令大(西汉中书令是什么级别官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1 更新时间:2023/12/27 3:31:03

事实上,历朝历代,在维护皇权和中央集权思想的主导下,都实行了不同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设置了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

比如三公、三省、六部、九卿等,这些中央机构的核心使命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达到“政通人和,国运昌盛”的理想目标。

后来,尚书台的权力渐渐加重。历史上称光武帝刘秀此举是“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事实上,这些制度、机构有的应朝代而生,有的随朝代更迭而自我发展并保有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

如果说三公九卿制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秦汉时期政治制度的代表形式的话。

那么,三省六部制则是中国明发展中的第二个高峰期,它是隋唐宋时期政治制度的代表形式。

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是隋唐时形成的三省六部制。

这种制度在隋、唐、宋盛行,在元、明、清时期虽有改制,但其根基仍为三省六部制。

1

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期正式确立下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及执行

三省六部制是开创于隋文帝年间的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事实上,隋文帝时期设立五省:内史、尚书、门下、秘书、内侍。

其中,秘书省和内侍省职权较轻,这两省几乎可以省略不计,故又有“三省”之称。

内史省主掌诏书草拟,起设于曹魏初年,唐朝的时候更名为中书省。

尚书省负责行政事务的执行,原型为汉代尚书台。

尚书省又分为六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唐朝更名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原型为汉代侍从官、侍中,后职权逐渐扩大,主掌审查封驳。

有此可见,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职能是:

中书省管帮皇帝起草诏书。

门下省管复核诏书内容,有退回诏书不许颁布的权力。

尚书省管下面的六个部,负责具体执行。

简言之,中书省制定政策,门下省审核政策,尚书省执行政策。

六部,指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合在一起,叫三省六部制,它是我国古代朝的一整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事实上,三省六部制不是隋朝的发明,但其作为中央官制的核心地位,是在隋朝确立的。

杨坚将门下省独立出来,摆脱了皇帝侍从、顾问的地位,与中书省、尚书省地位平行了。

可以说,三省长官均为丞相。

他们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分散了相权,自然就增强了皇权的实际控制力了。

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下来的,主要负责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及执行。

2

三省六部制|什么人可以成为宰相?具体如运作?

隋文帝将三省六部制确立下来,具有很多好处。

首先,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三省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国家最主要的政务部门。

三省长官的职责,相当于以前宰相的职责。这是中国宰相制度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使得宰相由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这就避免了宰相集大权于一身的局面。

如遇有三品以下的小官儿想当宰相怎么办?可以经皇帝指令,这就是给个头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了。

意思就是,别因为自己官小而自卑,要和中书令、侍中、尚书令这些中书门下的三品官一样平章国事,平等发表意见。

在朝廷的各种高级会议上有了话语权的人,自然就是宰相了。

事实上,中书省以内史令为长官,以内史待郎为副长官,以中书舍人为主要职官,以起草诏救为主要职责,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

门下省以纳言为长官,以黄门侍郎为副长官,以给事郎为主要职官,以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为主要职责,如发现有不当之处,有权封还或加以驳正,称“封驳”。

说白了,三省就是朝廷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吏部负责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负责户口赋税、礼部负责礼仪制度、兵部负责军政、刑部负责法律和刑狱,工部负责水路工程。

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隋唐三省六部制,大体就是这样一个运行状态。

但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并不只在唐朝得以延续。其中“三省”直到明朝朱元璋永远废除丞相、让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时才取消,延续近千年。

“六部”延续时间更长,直到清朝灭亡才算完全取消。

总而言之,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起源于西汉,真正确立于隋朝,成熟于唐朝。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又各辖四司,一共24司。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为:将掌握在丞相和中央机构手中的实权分散开来,把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制约。

与此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力分给六部,避免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强化了部门监管,也稳固了皇权。

事实上,后来尚书省取代丞相府执掌中央政权同样也遇到了那个导致丞相制被替代的问题,即尚书省权势过度扩张,引起皇权猜忌。

于是,皇帝开始培植其他力量,分化削夺和制约尚书省之权,这其他的力量可以说就是中书省和门下省。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女皇帝都有哪几位(古代历史有过几个女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的女皇帝都有哪几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位女皇帝,她死后不立碑文,任人评说武媚娘是唐太宗的才人,却和他的儿子互生情愫,暗渡陈仓。武则天父亲是唐朝功臣,唐太宗为了照顾旧臣把她的女儿招进宫,封为才人,当时武媚娘14岁,但唐太宗李世民对武媚娘不感兴趣,直到武媚娘25岁时还是个才人唐太宗的儿子非常喜欢武媚娘

  • 李卫从一品还是正一品官员(李卫是什么级别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卫从一品还是正一品

    在过去的官场上,是否科举出身对一个官员影响极大,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官员仕途的升迁提拔。不过,李卫属于例外,他不仅没有科举出身,而且还是花钱买来的官职。康熙五十六年,朝廷军费紧张,卖了一批官职出去,补充国库。这也不算稀罕事,历朝历代都有卖官的事情发生。只不过李卫比较幸运,他买到官职后,很快可以得到实际官

  • 恭亲王与慈禧的私情关系真的吗(恭亲王为什么要帮助慈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恭亲王与慈禧的私情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恭亲王奕䜣披麻戴孝、风尘仆仆地从京师赶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先是拜谒了咸丰的梓宫,然后秘见了两宫皇太后,就夺权事宜达成了默契。十月初,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在北京发动政变,一举将顾命八大臣擒拿,两宫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在咸丰五年被罢免之后,已经远离朝政将近六年。此次

  • 宋朝和明朝哪个窝囊(宋朝是不是死的最窝囊的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和明朝哪个窝囊

    安南国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复杂,在北宋之前,该国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直到五代十国时期才分裂出去,宋太宗赵光义心有不甘曾发兵平灭叛乱。今天,咱们就笼统地聊聊安南国与中国。南汉控制区1.中国和交趾的悠久关系:两千多年邻居、一千年领土、一千年属国安南自古就与我国广西政权有着紧密关系,可以说夏商周时期就已有联系了

  • 白莲教是由什么演变而来(历史上白莲教起源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莲教是由什么演变的

    大家一定都看过“功夫皇帝”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系列之《男儿当自强》,其中出现祸害百姓的邪教“白莲教”,飞扬跋扈、草菅人命。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白莲教”到底是什么教派?又是从哪里起源的?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早期的“白莲教”是唐宋两代民间社群宗教组织,与汉传十大佛法之一的“净土宗”渊源极深,教义和宗

  • 满清比日本人还可恶吗(满人比日本人还要凶残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满清比日本人还可恶

    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基本上最不被后人所喜爱的封建王朝之一,也许是因为时间离得近的缘故,才导致了其所犯下的罪行,是如此的令人痛心、且难以忘怀。但不管怎么说,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虽然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康乾盛世,其在统治前期和末期所犯下的罪行和所进行的骚操作,还是多达罄竹难书的地步的,

  • 包青天是几品官衔级别(开封府包青当时是几品官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包青天是几品官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少年包青天》,然而这一部电视剧拥有着好几个版本,里面有一位最让人深刻的人物,那就是包拯。据了解他是一位清正廉明还一身正气的朝廷命官,在电视上看包拯,就觉得他的权利非常的大,不少人就怀疑按照宋朝的制度来说,那么包拯有多大官,在我们现代来说是什么级别呢?我们先来了解包拯的官职有多大

  • 甲午战争丁汝昌和邓世昌关系(丁汝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丁汝昌和邓世昌关系

    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爆发后,北洋水师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英勇抗敌,他们在无计可施的时候甚至已死明志,但是在众多的牺牲将领中,同样是以死殉国的邓世昌和丁汝昌,死后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邓世昌为国捐躯后,光绪帝悲痛欲绝,亲自为其题写了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事后不仅追封他一大堆谥号,

  • 菩提老祖和元始天尊的辈分关系(他俩到底究竟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菩提老祖和元始天尊

    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他可以说是西游世界里的第一人,但他在教授完孙悟空后就消失了。这是很令人费解的,一个实力如此强大的人,怎么可能就此不见了?他出现的地方是西牛贺洲,而他的大本营就更神秘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孙悟空能找到这里也是够不容易的。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的身份很不简单,一定是某个大

  • 丁汝昌人物简介及事迹(丁汝昌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丁汝昌人物简介及事迹

    光绪二十年夏天,以丰岛海战为标志,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既有大规模陆战,又有大规模海战。其中,海战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争的走势和结果。一参与海战的中国军队,是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水师。北洋水师的指挥官,是来自安徽庐江的丁汝昌。丁汝昌,字禹亭,生于18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