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康熙为什么要杀伍次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的结局)

康熙为什么要杀伍次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的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02 更新时间:2024/1/8 20:23:01

康熙应该是对伍次友起了杀心,在《康熙王朝》中,伍次友是一个帝师级的人物。

可以说,正是他帮助少年康熙渡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奠定了康熙作为帝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日后的岁月里,伍次友还培养了周培公李光地等人,间接地影响康熙王朝的走向。

那么,对于一个有能力影响王朝走向的人,一般来说,皇帝要么就是把他留在身边做官,保证他能为己所用;要么就是杀掉他,保证他不会为他人所用,或是给自己的施政带来不利的影响

而当时的康熙虽然年少,但早已经历了血雨腥风,擒鳌拜一事凸显了他的胆识、心机和政治经验。那么,作为一个经验老到的政治家,康熙自然明白伍次友的作用,所以当他向伍次友揭开自己身份的时候,首先便是极力挽留。

但当挽留不成时,康熙便起了疑心,开始利用苏麻喇姑对其进行试探,但是伍次友知道自己不能跟皇帝抢女人,所以也拒绝了,说自己一无所求。

可见,伍次友是铁了心要离开了。

一个别无所图、心忧天下又满腹经纶等书生离开了皇帝的控制,来到民间,他又会做些什么呢?

也许他会在民间著书立说,讲学收徒,以他的影响力,有朝一日,他会不会像抨击鳌拜那样抨击康熙,会不会振臂一呼,与朝廷争夺士子之心,会不会为他人所用,给康熙来个反戈一击?

康熙越想越怕,疑心慢慢就变成了杀心。

于是,他在无意间对伍次友评价道:

朕要留下伍次友吧,他不开心,现在他走了真不开心。此人虽是一介书生,但目光远大,雄视古今,可算是一个布衣天子啊。

接着对明珠说:“明珠,你要多动动脑子。”

在这里,我个人觉得,倒真不一定是康熙真的暗示明珠除掉伍次友,如果康熙真有此意,应该不会当着苏麻喇姑的面,大张旗鼓地去暗示明珠,而是应该以密诏的形式指示明珠,或是在一个更隐秘的场所来下令。

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康熙的杀心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被敏感的明珠捕捉到了。

怎么来印证这个猜测呢?就是后来明珠刚要离开,结果被苏麻喇姑拦住,苏麻问康熙是不是要杀伍次友,康熙称没这回事,叫住明珠,告诉他,让他抓紧去办的是三藩、漕运、河工这三件事,不是杀伍次友。

大家可以想想,这三件事哪一件不得办个十年二十年的,怎么能说是抓紧办呢?唯一的解释就是,康熙见自己的杀心被苏麻喇姑拆穿,故意找个借口,甩锅给明珠,说他聪明过头,会错了圣意,这件事才勉强遮掩了过去。

至于后来,康熙应该是采取了措施,派人秘密监视了伍次友,直到伍次友去世。而伍次友去世的消息,康熙当即就知道了,却一直封锁消息,瞒着包括苏麻喇姑在内的所有人。直到其去世八年之后,才由李光地在无意间透露给了苏麻喇姑。

可见,康熙对伍次友是有多介意。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有陈寿亭这个人吗(真实大染坊陈寿亭人物原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真有陈寿亭这个人吗

    一部名为《大染坊》的电视连续剧曾经风靡全国,主人公陈寿亭胸怀大志,从一个讨饭少年成长为青岛印染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时值日本侵略岛城,日本人软硬兼施,希望与陈寿亭的印染厂合作,以达到垄断青岛印染行业,实施经济掠夺的目的。然而陈寿亭坚决不肯与日本人合作,宁肯放火烧掉自己一手创建的工厂。纺织、印染是青岛工

  • 资治通鉴适合什么人看(普通人读了有什么意义用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资治通鉴适合什么人看

    原因无外乎找不到方向,不想努力奋斗,即使努力奋斗,也得不到正反馈。就好像脚下有百元钞票,肯定马上弯腰去捡,换成一元呢?换成一分硬币呢?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使付出的努力和收获成正比呢?首推读历史,读历史首推《资治通鉴》。读历史的好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 都察院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明都察院是什么级别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都察院相当于现在什么

    大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要论起大明王朝各部门的权力大小来,都察院应该排在第一从位。先看一下它的架构:这个部门的老大是左都御史,他跟六部的尚书,并称七卿,是内阁以下最大的官员。因为都察院的职责比较特殊,按明太祖与明宣宗的敕谕要求,都察院左都御史是百官表率。所以,都察院

  • 朝鲜李氏王朝绝后了吗(历史上朝鲜李氏王族后人的现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鲜李氏王朝绝后了吗

    1897年,朝鲜国王李熙改元称帝,曾经臣服中国千年的藩属国“朝鲜王国”瞬间升级为“大韩帝国”。大韩帝国随着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而不复存在,但从法理上来说韩国皇帝没有被废除,韩国皇室还在。只是随着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人虽然保留了天皇的制度,但是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天皇只能保留有限的几个亲王。作为

  • 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更值得读(史记好看还是资治通鉴好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更值得读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最有代表性的记言、记事的二元化模式,并称为“史学双璧”。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读史,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资治通鉴》,你选哪本?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华夏的王朝有个习惯,就是本朝给前朝编史来证明

  • 举人相当于几品官职(古时候的举人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举人相当于几品官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在语文课本中,《范进中举》更是大家都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意在通过范进中举这件事情,并用岳丈在范进中

  • 王铎最好的作品(清代草书神笔王铎书法作品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铎最好的作品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在书法史上也是一位不可回避的名家。王铎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的人,尤其是他在政治上,虽然官位不高,但他所经历的朝代,让后世定义给他为贰臣。但作为王铎本人来说,他是忠于他所处的明朝,历史不可违抗,到了清朝,这让他内心很愤懑,但又无力回天。作为书法来说,人们经常认为,书法是一个人内心

  • 魏忠贤没有阉干净吗(魏忠贤虽然割了但没割干净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忠贤没有阉干净吗

    看电影或者书籍经藏会看到这一幕,古代太监因为未阉割干净又长了出来,皇帝怕被戴绿帽,于是便会要求二次阉割,也就是翻阉,想想都觉得痛啊~但真的还会再长出来吗?据清末内官记载,早期有些太监在阉割之后,由于没有完全处理干净,还会有少量雄性激素分泌,以至于极少数这种状态下的太监也会产生生理冲动,这时便会产生“

  • 平阳公主率军镇守而得名的地方(李渊女儿率军驻守娘子关)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平阳公主率军镇守

    历史上平阳公主有好几位,每一位都特别有名。今天要说的这位,是唐朝的平阳公主,李渊的第三女,由窦氏所生。这位平阳公主的传奇人生,从李渊建立唐朝之前就开始了。虽为弱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一点不比她的几个兄弟差。在适婚之龄,李渊将她许配给武将柴绍,婚后,二人定居长安城。李渊奋起反隋,柴绍没有办法将她护在身

  • 北齐是什么朝代到现在有多少年了(北齐是什么时期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齐是什么朝代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在诸多历史学家的眼中,魏晋南北朝是个动荡且黑暗的年代,虽然此前历史上也有春秋战国、五代十国这样的大分裂时期,但却没有哪个王朝能做到南北朝时期这般荒淫无度。在这般黑暗的时期下,汉人作为中原之主的尊严被全面践踏,南北朝虽然在制度上趋于稳定,但在文化上他们遵循统治者所推崇的鲜卑文化;汉人在这里就是被屠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