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王和赵王都是嬴姓赵氏(嬴姓和赵氏的关系)

秦王和赵王都是嬴姓赵氏(嬴姓和赵氏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14 更新时间:2023/12/8 5:04:29

两者之间当然有关系,说白了秦王族和赵王族都是一个老祖宗,不过很久之前就分家了。

姓和氏在今天看来是一样的,但在远古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各个氏族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父亲是谁,而在于其共同的女性始祖是谁。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志,这就是姓。类似于日本家族的家纹,或者西方家族的徽章,一个姓就代表了一个氏族。

古代生活条件很艰苦,各个氏族为了争夺更多的生产资源,就会进行战争,小的氏族被大的氏族吞并,大的氏族则被更大的氏族吞并,于是被吞并的氏族就失去了自己的姓,而改为大氏族的姓。

这样上古时期的姓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姬、姜、姒、嬴、妘、妫、姚、姞等大姓,号称“上古八大姓”,但除此之外应该还有其他的姓存在,但只是人数较少而已。

由于同姓的氏族越来越大,人口随着繁殖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内部就有了区别,于是逐渐分解成了不同的“氏”。

“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两个同一氏族的人,一定同姓,但未必同氏。大家都很熟悉的姜子牙,就是姜姓,吕氏,所以书上一会叫他姜尚,一会叫他吕尚。

有趣的是,“氏”并不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分的,而是根据所居住的地方,或者职务名称,或者是死后的谥号,因此在这种区分方式下,有可能父子、兄弟不是同一个氏。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位母亲在山东济南生了大儿子,在青岛生了小儿子,这样两个孩子都是山东人(姓),但却一个是济南人(氏),另一个是青岛人(氏)。

举一个例子,一名女子出嫁前是有姓、也有氏的,当她出嫁以后,姓不变,但氏要随丈夫的氏,因此在称呼这名女子的时候,往往以丈夫的氏加她自己的姓。

虽然现在姓和氏不分,但在某些地区还保留了这样的传统,如果女子姓王,丈夫姓张,那么出嫁以后往往称其为张王氏。

“氏”的命名方法很多,但如果是一国诸侯,那么他一定会以其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果是低一级的士大夫,那么大多会以他受封的采邑为氏。

前面我们说过的“上古八大姓”中,有一个“嬴”姓,起源于少昊,但第一个获得这个姓的是伯益,是舜赐给他的。

相传,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禹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中国历史走上了“家天下”的道路。

但是,在禹最开始选择的继承人并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皋陶,不过还没来得及禅位皋陶就死了。然后禹又打算禅位给伯益,但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夏还是夺取了天子之位。

当然,夏启也没亏待伯益,分封他的两个儿子为国君。伯益的大儿子大廉为黄国国君,次子若木为徐国国君。

伯益的第十五世孙叫造父,是伯益长子大廉这一支的后代,他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天子周穆王。

周穆王让造父为他驾驶马车,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徐偃王是若木这一支的后代。

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从驾车司机一跃成为贵族士大夫,因此造父这一支家族就以采邑为“氏”,称为嬴姓赵氏。

这时候,嬴姓赵氏只不过是士大夫,附庸于西周。到了周幽王时期,西周被犬戎打败,周幽王也被杀害,嬴姓赵氏在造父嫡系五世孙叔带的带领下,投奔了晋国,事晋文侯,从此在晋国扎下了根,并逐渐成为晋国的上卿。

晋国本有十几家上卿,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到了春秋晚期就只有六家了。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不久之后,赵、韩、魏三家又联合起来将智家灭了,并瓜分了智家的土地,这样一来三家上卿的土地比晋侯还要大得多。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的绛与曲沃两地,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晋国彻底灭亡,但同时诞生了韩、赵、魏三个新的国家。其中赵国的王族,就是嬴姓赵氏的后代。

早在叔带离开西周事晋国之前,造父的后裔中,有一个叫非子的人,因会养马而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把秦地赐给了他,让他成为周王朝的一个附庸国。

但附庸国不同于诸侯国,秦地只有五十里,甚至算不上上卿和士大夫。一直到了秦襄公时,因为护驾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就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从此才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

不过,在西周王室手里的一副烂牌,到了秦国手里,那就成了成就万世功业的基石,后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最终由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综上所述,嬴姓,是一个上古的姓,他们的老祖宗是伯益。嬴姓中的赵氏,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老祖宗是造父。造父的后代中,有一支被封在秦地,后来发展为秦国,还有一支去了晋国,后来从晋国中独立出来,成立了赵国。

因此,秦国的王族和赵国的王族,其实是一个老祖宗,你可以称秦始皇为嬴政,也可以称呼他为赵政,这都是对的。秦汉之后,姓、氏合二为一,就不存在上述如此烧脑的问题了。

标签: 赵氏赵王秦王关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杨贵妃为何不生孩子( 杨贵妃不能生的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杨贵妃其实心里也很苦啊,因为她先后嫁给了一对父子,准确来说,先嫁给了儿子寿王李瑁,后嫁给了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

  • 雍正到底有多少个妃嫔(雍正跟年妃的历史故事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妃,雍正,妃嫔,历史,情况,故事,多少,到底

    雍正皇帝号称史上最勤劳的皇帝,到底有多勤劳呢?据统计,他在位13年期间,只有每年冬至、除夕和过生日的时候休假3天,其余每天都在工作。而且他亲手批阅的奏章4.1万件,字数总计1700多万字。最关键的是,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个问题可不小,为啥?因为睡觉少,直接影响到后宫妃嫔们的幸福生活。那么雍正皇帝究

  • 唐太宗的第十四个儿子的结局(李世民儿子有哪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儿子,结局,第十四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除第九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之外,其余十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但李世民的儿子们,大多或有文采,或有武功,都不是平凡之辈,正应了那句老话“虎父无犬子”啊。虽然长孙皇后死时李世民只有38岁,之后十三年李世民才去世,但李世民终生只有这么一位皇后,所以他的嫡子就只有长孙皇后所生的李

  •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火药桶称号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火药桶,半岛,巴尔干,称号,来历,欧洲,称为,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占地5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5500万人左右。这地方凶得很,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库,若干战争都是围绕巴尔干半岛展开的。早年,奥斯曼土耳其对这里统治了500年左右的时间。到了19世纪初,附近一些崛起的列强纷纷打起了巴尔干半岛的主意。第一,沙俄表示:这里有我们的斯拉夫兄弟!所以我们是来解放他们的!

  • 二战时期美国为什么打德国(为什么不支持德国削弱苏联)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国,二战,削弱,苏联,时期,美国,支持,为什么

    二战的时候,老美本来可以置身事外,只要坐等卖军火就行了。为啥他非要向德国宣战呢?帮着德国制衡苏联,难道不香吗?其实那时候苏联对世界的威胁,远没有德国大。如果摁不住德国的话,那整个欧洲都将会成为纳粹的地盘,到时候老美再想从欧洲捞好处,麻烦可就大了。凡华体系过后,最受伤的当然是德国,因为他被各路列强抢走

  • 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历史上朱允炆最后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建文帝,历史,最后,哪里,怎么样

    朱允炆大概率是交代在了南京。但是由于这个人过于传奇,所以留下了很多神秘的结局。这是流传很广的故事,早年朱元璋就知道朱允炆可能守不住江山,所以提前给这位小老弟准备好了袈裟和禅杖。等到朱棣的大军杀来的时候,朱允炆把头发一剃,穿上袈裟拿着禅杖就开溜了。此后朱允炆云游四方,最终在江苏吴县的普洛寺中落脚,从此

  • 石达开单干后为何失败(石达开出走后为何屡战屡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达开,单干,屡战屡败,出走,失败,为何

    石达开是个天才的战术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从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出来单干后的路线图,我们就会发现,这哥们已经跟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去哪儿了。石达开离开南京,最初前往安徽安庆,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为了表现自己和洪秀全决裂的态度,石达开索性带兵离开了安庆,前往江西。在江西打了几场败仗以后,他又跑到

  • 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效力谁(诸葛亮兄弟三人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效力,兄弟,厉害,分别

    诸葛亮三兄弟,指的是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其中诸葛瑾在东吴给孙权打工,诸葛亮在蜀汉给刘备打工,至于诸葛均,其实压根没工作,长期在家里种地。后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才在蜀汉谋了一份长水校尉的差事,没什么成绩可言。三个人里,成就最高的自然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从一穷二白开始创业,直到刘备坐拥荆州、益州、

  • 五代十国沙陀人没汉人反抗(沙陀人是突厥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沙陀人,突厥,汉人,反抗

    沙陀人见着中原汉人,会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喊一声:老乡!自己人!这就是为啥沙陀人入主中原以后,大家不仅不反抗,反而觉得顺理成章的原因。自己人嘛!干嘛要反抗人家呢?这就是沙陀人比较聪明的地方。沙陀集团的人说汉语,穿汉服,留着汉人的发型,走在大街上,你永远都不可能分得清,哪个是汉人,哪个是沙陀人,也只有

  • 拿破仑为什么没有进攻中国(为什么拿破仑可以横扫欧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拿破仑,横扫,进攻,欧洲,中国,可以,为什么,没有

    拿破仑打遍欧洲无敌手,难道这就证明拿破仑天下无敌吗?他拿什么打到东亚来?拿他那两个破轮子吗?拿破仑的巅峰时期的确非常辉煌,他拥有法国、意大利、莱茵联邦、瑞士联邦、荷兰、西班牙等地,当时整个欧洲,除了孤悬海外的英国外,其他地盘都被他给征服了。他的手甚至伸到了埃及,形成了强大的拿破仑体系。这就是为啥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