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石达开单干后为何失败(石达开出走后为何屡战屡败)

石达开单干后为何失败(石达开出走后为何屡战屡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10 更新时间:2023/12/16 10:13:44

石达开是个天才的战术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

从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出来单干后的路线图,我们就会发现,这哥们已经跟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去哪儿了。

  • 石达开离开南京,最初前往安徽安庆,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为了表现自己和洪秀全决裂的态度,石达开索性带兵离开了安庆,前往江西。

  • 在江西打了几场败仗以后,他又跑到了浙江和福建,在这里混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打算回到江西。在江西还没站稳脚跟,又想着到湖南转转。

  • 到了湖南以后,遭到湘军围剿,只好进入广西。在广西休整了一阵子后,石达开又打起了四川的主意,打算夺取四川,建立刘备那样的蜀汉王朝。

  • 所以他从湖北进入四川,转战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先后四入四川,结果这一路走来损兵折将,刚出去的时候,手握10万大军,到了大渡河时,石达开只剩下了6千人马。

    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好家伙,石达开离家出走以后,带着大军去了这么多地方,这是公费旅游吗?

    石达开没能安安稳稳地找块根据地好好经营一下,你说他是不是自乱阵脚了?这就是石达开必败的原因。

    一、没有战略水平,这是石达开的硬伤。

    说到底,太平天国高层,还是缺少文化人,平均学历文盲。学历最高的,或许就是洪秀全这个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真正有战略水平的,其实就只有杨秀清一个人而已。

    杨秀清虽然没读过书,但人家是个战略天才,你有什么办法?当初太平军在广西起义后,迅速攻入湖南,结果在湖南碰到了硬茬子左宗棠

    打不下长沙咋整?有人要往西,有人要北伐,还有人坚持继续攻打长沙。结果杨秀清一锤定音,攻打南京!

    没错,南京是清朝在南方的赋税重地,拿下南京,等于是拿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至少东南地区的赋税唾手可得。

    正是杨秀清这一天才的战略计划,才使得太平天国苟活了14年之久。要不太平军就跟捻军、白莲教起义这些集团一样,没什么大作为。

    而石达开当时在杨秀清手底下,英勇善战,战术水平没得说,可战略水平却没能学到手。他始终只是个将领级别的人才,当不上真正的统帅。

    所以在天京事变以后,杨秀清被杀,整个太平军就乱套了。大家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包括石达开在内。

    失去了杨秀清的指挥,石达开只好凭运气带兵了。毕竟自己出来单干了,不可能继续听洪秀全的调遣,自己得拿主意啊!

    可惜,没有战略水平的石达开,压根就不知道去哪儿,直接导致了10万太平军的精锐毁于一旦。

    二、石达开不该放弃根据地。

    带着部队瞎晃悠也就算了,可是部队越打越少,这问题可就大发了。由于石达开没有比较牢靠的战略后方,所以石达开的部队,压根就没有后勤保障。

    粮草基本靠抢,饥一顿饱一顿,抢到了就吃多点,抢不到就没得吃,仅此而已。大部分人出来当兵,还不就是图个温饱嘛!

    现在要钱没钱,要粮食没粮食,甚至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请问人家凭什么跟着你后面混?所以说,在石达开四处流浪的时候,10万大军陆续离开了石达开。再加上清军的围剿,能跟着石达开混的人已经不多了。

    石达开做错了什么呢?主要就是没有坚守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安庆虽然距离南京比较近,可这不妨碍石达开自力更生吧?石达开主动带兵离开,放弃了这么一块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实在是可惜了。

    转战江西以后,石达开打了几仗,发现这里不适合做根据地,所以打算进入浙江和福建,开发所谓的闽浙根据地。

    石达开在浙江打了不少胜仗,占据了大部分地盘。可就是在建昌和抚州打了两次败仗以后,石达开认为军队失去了后方,所以主动放弃了浙江,跑到福建去了。

    那么就在福建好好打造根据地好不好?不好意思,他在福建没待多久,又跑回了江西。这可哭瞎了跟着他的那帮人了。好不容易有个安稳的据点,就不能消停点吗?答案是不能。所以石达开又放弃了福建这个根据地。

    到了江西以后,石达开并没有把这里当成根据地,而是想要谋夺湖南。这可真是异想天开,湖南是湘军的老巢,哪有那么容易攻破呢?

    此后石达开又打算以四川作为根据地,眼高手低,压根就没有准确的战略部署。结果部队越带越少。

    三、石达开不该放弃抵抗。

    石达开打不下湖南,只好回到广西。此后从广西到湖北,再由湖北进入四川。这里是石达开认为最理想的根据地。

    可惜要想打下成都,就必须要渡过长江,石达开有水师吗?不好意思真没有,可清军却有强大的水师力量,这是石达开的硬伤。

    在石达开好不容易渡过金沙江后,其实已经损失惨重了。在大渡河跟前,石达开本可以直接过河,结果连续下了3天大雨,再次打算渡河时,对岸已经全是清军了。

    这是老天爷不帮石达开,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本部人马的安全。这可真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有石达开在,好歹军队还有个主心骨,可是没有石达开的太平军,岂不就是待宰的高洋?所以说石达开舍生取义,其实等于直接害了本部人马。

    结局也是如此,清军背信弃义,抓了石达开以后,依旧将太平军屠戮殆尽。没有人指挥,这支军队当然只能束手就擒了。

    其实石达开完全可以等待时机,哪怕不渡河,继续朝着其他方向挺进,获取战略物资,那结局可就不一样了。

    总结:石达开的失败,是必然的。

    其实不管石达开怎么选,失败都是必然的。因为自从他脱离太平天国,出来单干的那天起,就注定了结局会失败。

    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军将帅级别的军官损失惨重,可以说中层军官直接断档了!这个时候是培养人才的时候,而不是搞分裂的事情。

    很显然,石达开的离开给了洪秀全致命一击,这当然是洪秀全咎由自取。但是石达开孤军作战,依旧打着太平军的旗号,又能坚持多久呢?

    要么就自己树立大旗,与洪秀全分庭抗礼,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要么就在安庆驻扎,与天京互为呼应,咋能学习李自成,四处晃悠呢?你又不是街溜子,活生生把太平军的正规军,带成了流寇。

    提一嘴,石达开去世时,不过才33岁,已经很不容易了。

    标签: 石达开单干屡战屡败出走失败为何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效力谁(诸葛亮兄弟三人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效力,兄弟,厉害,分别

      诸葛亮三兄弟,指的是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其中诸葛瑾在东吴给孙权打工,诸葛亮在蜀汉给刘备打工,至于诸葛均,其实压根没工作,长期在家里种地。后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才在蜀汉谋了一份长水校尉的差事,没什么成绩可言。三个人里,成就最高的自然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从一穷二白开始创业,直到刘备坐拥荆州、益州、

    • 五代十国沙陀人没汉人反抗(沙陀人是突厥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沙陀人,突厥,汉人,反抗

      沙陀人见着中原汉人,会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喊一声:老乡!自己人!这就是为啥沙陀人入主中原以后,大家不仅不反抗,反而觉得顺理成章的原因。自己人嘛!干嘛要反抗人家呢?这就是沙陀人比较聪明的地方。沙陀集团的人说汉语,穿汉服,留着汉人的发型,走在大街上,你永远都不可能分得清,哪个是汉人,哪个是沙陀人,也只有

    • 拿破仑为什么没有进攻中国(为什么拿破仑可以横扫欧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拿破仑,横扫,进攻,欧洲,中国,可以,为什么,没有

      拿破仑打遍欧洲无敌手,难道这就证明拿破仑天下无敌吗?他拿什么打到东亚来?拿他那两个破轮子吗?拿破仑的巅峰时期的确非常辉煌,他拥有法国、意大利、莱茵联邦、瑞士联邦、荷兰、西班牙等地,当时整个欧洲,除了孤悬海外的英国外,其他地盘都被他给征服了。他的手甚至伸到了埃及,形成了强大的拿破仑体系。这就是为啥法国

    • 朱元璋开国功臣有几个活的(朱元璋怎么对待开国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功臣,朱元璋,对待,开国,怎么

      朱元璋建国以后,封了6公28侯。为了表彰他们为建国做出的贡献,老朱特地打造了30多块免死金牌,其中李善长甚至拿了两块回家。那么这些免死金牌真的让他们免死了吗?不好意思,别说只拿了一块的了,就连李善长这种有两块免死金牌傍身的人都被灭了族。老朱办事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宰了你,要宰就把你家宰绝户了。为啥?免

    • 清朝李鸿章真的很贪吗(李鸿章到底贪了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清朝,贪吗,多少,到底,真的

      李鸿章究竟有多少家产?这恐怕连老李本人都搞不清楚,毕竟实在是太有钱了!别的不说,我们都知道,清朝末年有个叫盛宣怀的人,他是清朝明面上的首富。可他在李鸿章跟前,那只是小弟,是李鸿章昔日的秘书罢了。盛宣怀要是没有李鸿章的帮助,压根就挣不到那么多钱。在李鸿章的帮助下,盛宣怀先后建立了以下企业和组织:中国第

    • 简述东汉的党锢之祸及其影响 (宦官被士大夫最终击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光武帝刘秀一觉醒来,发现整个士大夫集团都疯了。为啥?因为他们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疯狂地在全国各地圈地捞钱。这还得了?刘秀在位期间,还能压一压这帮人。可等到刘秀、刘庄去世以后,士大夫们可就都沸腾了!为啥?因为皇帝都是小孩儿,这还不好控制吗?于是乎士大夫当朝主政的现象就这么出现了,皇帝当然不甘心,谁也不

    • 如何评价司徒雷登对中国的影响(司徒雷登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雷登,司徒,评价,影响,中国,如何,什么样

      在华长达五十年,自称是个中国通。创办燕大功劳广,抗日气节不放松!奈何从政没经验,强行想要联国共!结果鸡飞又蛋打,不如做个教书翁。司徒雷登很有意思,他在北京被日本人抓起来以后,曾经在牢房里写了一本自传,叫《在华五十年》。作为一个老外,他为啥赖在咱们这儿长达50年之久呢?这就是司徒雷登特别的地方,他跟很

    • 三国时期各国实力对比(三国国土面积人口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土,实力,面积,对比,时期,人口,三国,各国

      三国时期,看国土面积没啥用啊,得看人口和人员质量说话。毕竟打仗、后勤、经济发展,可不是光看面积说话的。东汉末年,天下十三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曹魏占了: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青州,凉州,小部分荆州,小部分扬州。东

    • 茜茜公主儿子殉情(茜茜公主的儿子为什么要殉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茜茜,公主,殉情,儿子,为什么

      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绝对是世上最悲惨的人之一。38岁那年,他的弟弟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被枪决。60岁那年,他唯一的独子鲁道夫殉情自杀。69岁那年,他媳妇儿茜茜公主在瑞士被刺杀。85岁那年,他的侄子兼第一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一战导火索)。这位老皇帝一生见到过太多

    • 朱瞻基为什么壮年而死(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英年早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瞻基,明宣宗,英年早逝,壮年,为什么

      明宣宗朱瞻基是个人才,和他老爹明仁宗朱高炽,合伙开创了明初小盛世:仁宣之治。其实他老爹明仁宗在位只有8个多月时间,而朱瞻基在位却有10年时间,所以仁宣之治的主体,就是明宣宗时代。朱瞻基作为朱棣的嫡长孙,打小就非常聪明,因此朱棣甚至亲自册封他为皇太孙。意思很明白:朱高炽你小子听着,我立你为太子,纯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