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历史上朱允炆最后怎么样了)

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历史上朱允炆最后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50 更新时间:2024/1/18 19:43:39

朱允炆大概率是交代在了南京。但是由于这个人过于传奇,所以留下了很多神秘的结局。

结局一:跑去做和尚了。

这是流传很广的故事,早年朱元璋就知道朱允炆可能守不住江山,所以提前给这位小老弟准备好了袈裟和禅杖。

等到朱棣的大军杀来的时候,朱允炆把头发一剃,穿上袈裟拿着禅杖就开溜了。此后朱允炆云游四方,最终在江苏吴县的普洛寺中落脚,从此不问世事,46岁去世。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寺庙的传说,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结局二:跑海外去了。

这倒是挺新鲜,为啥会有这么个说法呢?主要是因为朱棣做皇帝以后,曾经让三保太监郑和多次下西洋。

按照民间说法,郑和下西洋表面上是为了传播明朝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为了寻找流亡海外的朱允炆。因为朱允炆一个外国人,在海外一下子就能被发现。

结局三:朱允炆自焚而死。

这似乎是正史给出的交代,因为朱棣入宫之前,朱允炆就已经把皇宫给点着了。结果朱棣来的时候发现了几具尸体,已经烧得面目不清。

按照史料记载,这几具尸体分别就是朱允炆、马皇后以及其他妃嫔。这种说法是得到官方认可的,可信度也算比较高。

结局四:躲起来准备复国。

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但是既然有这样的说法,那肯定不是空穴来风。传说朱允炆就是跑出去了,随后找了个地方隐居起来。

他在暗处多次想要学习晋文公重耳,打算流浪个几十年再回来继承大位。可是后来他发现朱棣治国水平实在是比他强得多,所以就放弃了这一念头,选择终老山林。

以上这四个结局当中,我更倾向于第三种结局,朱允炆应该是交代在了南京,至于是怎么个死法,倒是可以分几种情况看看。

第一种情况:朱允炆被朱棣所杀。

这是有可能的,朱棣既然想要登基,就必须要清除这个障碍。但是公然杀掉朱允炆,势必会让人说他弑君杀侄,这一骂名他不想背。

这可咋整?所以朱棣杀掉朱允炆以后,再放出一系列假消息,要么说朱允炆做和尚去了,要么说朱允炆跑路了,要么说朱允炆把自己烧死了。

总之,朱棣能放心大胆地做皇帝,就说明朱允炆已经不能再出来阻止他了。朱棣杀掉朱允炆的概率很大。

第二种情况:朱允炆死在了乱军之中。

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当时燕的军队跟着他打了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进了南京城以后,你觉得会对南京的老百姓秋毫无犯吗?

那是不可能的,至少也得给这帮人三四天的空窗期吧?烧杀抢掠了三四天以后,朱棣再大摇大摆地出现,表示要维持军队纪律。

而朱允炆逃跑的时候,不可能一分钱不带吧?尤其是金银珠宝和玉玺得带着防身。结果被乱兵发现了,人家为了钱财宰了他,似乎没毛病。

第三种情况:朱允炆死于大火之中。

这或许是朱允炆最好的结局了,因为朱允炆在朱棣入宫前,的确放了一把火,结果把皇宫给点着了。

等到朱棣杀进来以后,已经可以闻到烤肉香了。所以说朱允炆大概率是把自己和家眷一同葬送在了火海之中,而朱棣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么这三种情况中,朱棣最不想看到哪一种呢?

当然是第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朱棣完全可以自己把握住的,也就是说杀不杀朱允炆,那是朱棣说了算。怎么个杀法他也可以好好设计一下,反正别让自己背锅就行。

第二种情况,是朱棣最想看到的,因为这就跟他没啥关系了。朱允炆被乱军所杀的话,那么谁是凶手,这就说不明白了,反正朱棣不是凶手。到时候朱棣反而可以找结果替死鬼出来,假装为朱允炆报仇雪恨。

第三种情况为什么朱棣最不想看到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朱棣不可控的。朱允炆就是要用自己的自焚,向世人宣布,自己是被朱棣给逼死的。

这么一来朱棣死活都得背负着弑君杀侄的罪过,而自古以来弑君的君主又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呢?这是朱棣最忌讳的。

过去没有夺取天下,那么朱棣可以随心所欲,不管什么名声好坏。可做了天下之主以后,朱棣就必须要考虑自己的名声了,总不能让后世皇帝都背负着一个有骂名的祖先吧?

所以一旦朱允炆被逼自焚而死,朱棣就彻底控制不住局面了,他可以用武力镇压住那些反对他的军队,但是无法用武器堵住那些想说话的人的嘴。

朱棣放大招给自己洗白!

我认为,正是因为朱棣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发现朱允炆自焚以后,立刻开始给自己洗白。具体来说他是这么做的:

  • 第一步,证明皇宫里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但是由于面目难以辨认,所以不太清楚朱允炆是不是在里面。

  • 第二步,让人放出小道消息,说朱允炆隐居了,或者说朱允炆出家做和尚了。这样一来大家就会觉得朱棣好像真的没有逼死朱允炆。

  • 第三步,让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故意随便打听一下朱允炆的下落。这下子可就坐实了朱允炆出逃的事情了。实际上这都是一个局。

  • 第四步,将朱允炆的儿子囚禁起来,给人一种假象,似乎朱棣想要用朱允炆的儿子来要挟有可能会出山的朱允炆。

  • 这四步棋走完,你觉得大家还会觉得朱允炆自焚了吗?当然不会了,各种传说、故事全都传开了,老百姓懂什么,以讹传讹罢了。

    既然朱允炆被朱棣“救活”了,那么朱棣岂不就没有背负上弑君杀侄的罪名了吗?这才是朱棣最想得到的结果。当你怀疑朱允炆没死的时候,证明朱棣已经成功了。

    标签: 朱允炆建文帝历史最后哪里怎么样

    更多文章

    • 石达开单干后为何失败(石达开出走后为何屡战屡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达开,单干,屡战屡败,出走,失败,为何

      石达开是个天才的战术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从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出来单干后的路线图,我们就会发现,这哥们已经跟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去哪儿了。石达开离开南京,最初前往安徽安庆,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为了表现自己和洪秀全决裂的态度,石达开索性带兵离开了安庆,前往江西。在江西打了几场败仗以后,他又跑到

    • 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效力谁(诸葛亮兄弟三人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效力,兄弟,厉害,分别

      诸葛亮三兄弟,指的是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其中诸葛瑾在东吴给孙权打工,诸葛亮在蜀汉给刘备打工,至于诸葛均,其实压根没工作,长期在家里种地。后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才在蜀汉谋了一份长水校尉的差事,没什么成绩可言。三个人里,成就最高的自然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从一穷二白开始创业,直到刘备坐拥荆州、益州、

    • 五代十国沙陀人没汉人反抗(沙陀人是突厥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沙陀人,突厥,汉人,反抗

      沙陀人见着中原汉人,会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喊一声:老乡!自己人!这就是为啥沙陀人入主中原以后,大家不仅不反抗,反而觉得顺理成章的原因。自己人嘛!干嘛要反抗人家呢?这就是沙陀人比较聪明的地方。沙陀集团的人说汉语,穿汉服,留着汉人的发型,走在大街上,你永远都不可能分得清,哪个是汉人,哪个是沙陀人,也只有

    • 拿破仑为什么没有进攻中国(为什么拿破仑可以横扫欧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拿破仑,横扫,进攻,欧洲,中国,可以,为什么,没有

      拿破仑打遍欧洲无敌手,难道这就证明拿破仑天下无敌吗?他拿什么打到东亚来?拿他那两个破轮子吗?拿破仑的巅峰时期的确非常辉煌,他拥有法国、意大利、莱茵联邦、瑞士联邦、荷兰、西班牙等地,当时整个欧洲,除了孤悬海外的英国外,其他地盘都被他给征服了。他的手甚至伸到了埃及,形成了强大的拿破仑体系。这就是为啥法国

    • 朱元璋开国功臣有几个活的(朱元璋怎么对待开国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功臣,朱元璋,对待,开国,怎么

      朱元璋建国以后,封了6公28侯。为了表彰他们为建国做出的贡献,老朱特地打造了30多块免死金牌,其中李善长甚至拿了两块回家。那么这些免死金牌真的让他们免死了吗?不好意思,别说只拿了一块的了,就连李善长这种有两块免死金牌傍身的人都被灭了族。老朱办事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宰了你,要宰就把你家宰绝户了。为啥?免

    • 清朝李鸿章真的很贪吗(李鸿章到底贪了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清朝,贪吗,多少,到底,真的

      李鸿章究竟有多少家产?这恐怕连老李本人都搞不清楚,毕竟实在是太有钱了!别的不说,我们都知道,清朝末年有个叫盛宣怀的人,他是清朝明面上的首富。可他在李鸿章跟前,那只是小弟,是李鸿章昔日的秘书罢了。盛宣怀要是没有李鸿章的帮助,压根就挣不到那么多钱。在李鸿章的帮助下,盛宣怀先后建立了以下企业和组织:中国第

    • 简述东汉的党锢之祸及其影响 (宦官被士大夫最终击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光武帝刘秀一觉醒来,发现整个士大夫集团都疯了。为啥?因为他们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疯狂地在全国各地圈地捞钱。这还得了?刘秀在位期间,还能压一压这帮人。可等到刘秀、刘庄去世以后,士大夫们可就都沸腾了!为啥?因为皇帝都是小孩儿,这还不好控制吗?于是乎士大夫当朝主政的现象就这么出现了,皇帝当然不甘心,谁也不

    • 如何评价司徒雷登对中国的影响(司徒雷登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雷登,司徒,评价,影响,中国,如何,什么样

      在华长达五十年,自称是个中国通。创办燕大功劳广,抗日气节不放松!奈何从政没经验,强行想要联国共!结果鸡飞又蛋打,不如做个教书翁。司徒雷登很有意思,他在北京被日本人抓起来以后,曾经在牢房里写了一本自传,叫《在华五十年》。作为一个老外,他为啥赖在咱们这儿长达50年之久呢?这就是司徒雷登特别的地方,他跟很

    • 三国时期各国实力对比(三国国土面积人口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土,实力,面积,对比,时期,人口,三国,各国

      三国时期,看国土面积没啥用啊,得看人口和人员质量说话。毕竟打仗、后勤、经济发展,可不是光看面积说话的。东汉末年,天下十三州,分别是: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凉州,益州,交州。曹魏占了: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青州,凉州,小部分荆州,小部分扬州。东

    • 茜茜公主儿子殉情(茜茜公主的儿子为什么要殉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茜茜,公主,殉情,儿子,为什么

      一战前夕,奥匈帝国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绝对是世上最悲惨的人之一。38岁那年,他的弟弟马西米连诺一世在墨西哥被枪决。60岁那年,他唯一的独子鲁道夫殉情自杀。69岁那年,他媳妇儿茜茜公主在瑞士被刺杀。85岁那年,他的侄子兼第一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一战导火索)。这位老皇帝一生见到过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