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高煦为什么斗不过朱瞻基(朱瞻基和朱高炽的关系好)

朱高煦为什么斗不过朱瞻基(朱瞻基和朱高炽的关系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43 更新时间:2024/1/14 8:27:47

很多人都羡慕古代的“皇子”,身在帝王家一辈子都能荣华富贵,并且有令人羡慕不来的特权。

当然,被选为江山“继承人”的皇子更是令人羡慕,将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天下一切皆掌控在自己手中。

看起来,皇子的生活令人羡慕。但是,他们的身份也带来了不少威胁。

如果不曾遇到夺嫡事件,或许还能一辈子安乐无忧。但是,一旦遇到皇子夺权,很可能会遭到牵连,甚至有被诛杀的风险。

有些皇子野心十足,有心谋权篡位。他们的下场往往很惨,但是古往今来,想要夺权的皇子也络绎不绝。例如,明朝时就有一位皇子,多次谋权篡位。

甚至等他侄子上位时他还是心怀不轨,两次刺杀皇帝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绊了皇帝一脚,最终被忍无可忍的皇帝活活烤死!那这位“作死”的皇子是谁呢?

这位悲惨的作死皇子就是朱高煦。公元1380年,朱高煦于北平燕王府出山。在《明史》中有这样的记载:“朱高煦年幼之时,曾被朱元璋接到京城学习。

但是,朱高煦性格顽劣,不喜学习。因此,朱元璋对他没什么好印象。而聪明好学的朱高炽则得到了朱元璋的青睐,认为他将来有大才。”

朱元璋驾崩之后,由朱允炆继承皇位。当时,燕王朱棣将朱高炽、朱高煦送入京城。

但朱高煦顽劣不已,便偷了舅舅徐辉祖的爱马,骑回北平。沿途中,朱高煦也作恶不断,滥杀无辜!由此可见,此人十分蛮横。

后来,朱允炆急于削藩,触动到了藩王们的利益。朱棣不愿坐以待毙,便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长子朱高炽身材比较肥胖,难以适应行军,所以朱棣便让他留守北京。

而顽劣的朱高煦,则被任命为前锋,率军冲锋。起兵期间,朱棣曾在东昌遭遇大败。除了他之外,没人能逃出来。所幸朱高煦及时率军赶到,这才击退追兵,救了父亲一命。后来,朱高煦再次救了朱棣一命。

在朱棣心中,朱高煦十分英勇,对他青睐有加。在《明通鉴》中,朱棣曾对朱高煦说过这样一句话:“勉之,世子多疾。”

这世子指的则是朱高炽,言外之意就是勉励朱高煦,以后我当了皇帝,便封你为太子!反正你哥哥身体不好。

听到朱棣这样说,朱高煦心中大喜,作战时更加卖力了,战功越积越多。后来,朱允炆被赶下了台,朱棣成功坐上皇位。这时,最高兴的人是朱棣,而第二兴奋的则是朱高煦了。

因为父亲曾许诺过他皇位,现在也该是兑现的时候了。不过,结果却让朱高煦大感意外,因为太子人选不是他,而是那个多疾的朱高炽。

因为朱高煦比较鲁莽,虽有功,但也闯下了许多祸端。而朱高炽为人本分心地善良,更适合做下一任王朝接班人。

就这样,公元1404年时,朱高炽被正式封为太子。朱高煦的封地则在云南。

这是朱高煦不愿看到的,当即向朱棣请求,请求留在南京城里。于此同时,朱高煦也并不安分,一直在搬弄是非,并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公元1415年时,朱高煦更是胆大妄为地劫掠御用物品。

朱棣忍无可忍,重重处罚了朱高煦,将他贬为庶人。公元1424年,朱高炽登上皇位。对于自己的亲弟弟朱高煦,他并没有憎恨,反而还大力封赏他的儿子。

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报怨”,不过,朱高煦并不领情,反而还幻想着夺走皇位。一年之后,朱高炽猝死。朱高煦认为时机成熟,便展开了行动。朱高煦想要刺杀太子朱瞻基

朱高煦在半路伏兵准备刺杀太子朱瞻基,但是没有得逞。在朱瞻基继承皇位之后,对于朱高煦也很尊敬。但是,朱高煦却不知好歹,反而认为这是朱瞻基畏惧自己,是懦弱的表现。

因此,朱高煦更加不将朱瞻基放在眼中,所作所为更加狂妄。到了公元1426年时,朱高煦公然起兵造反。不过,他的这一幼稚举动很快就被镇压了。

在古代,君王们是最忌讳“造反”的,对于朱高煦的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直接处以死刑。但是,朱瞻基却放了他一马,没有处死他,只是再次将他贬为庶人,并且将朱高煦关押了起来。

朱瞻基虽然将朱高煦关押了起来,但还时常去探望他,算是仁至义尽。而朱高煦却依旧狂妄,还伸出腿故意将朱瞻基给绊倒。这还了得,伸脚将一国之君给绊倒,这是何等的狂妄?

朱瞻基摔倒的不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做人的威严,这也是朱高煦对皇权的藐视。所以,这一次朱瞻基没有再继续忍让,而是用了最残忍的手段。

盛怒之下,朱瞻基下令准备一口铜锅,然后将朱高煦给放了进去。加上干柴,然后点火。在熊熊的火焰中,传来了朱高煦惨烈的叫声,不过这也无济于事了。

就这样,朱高煦活活被烤死。而朱高煦的孩子们也没能逃过一劫,都遭到牵连被诛杀殆尽。

不过这件事确实不能怪朱瞻基,或许有些人认为朱瞻基太过心狠,已经杀了朱高煦就不应该再诛杀他的孩子们,这未免也太赶尽杀绝了。

古语有一句话叫做“斩草除根”,朱高煦被杀,他的孩子们肯定怀恨在心,私底下也会有些反叛的动作。这样下去,大明的江山很可能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与其这样,倒不如干脆利落一些,将那些不稳定因素都给除掉,这是最稳妥的。

朱高煦的下场其实都是他自找的,要知道,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而朱高煦却不断触动皇帝的底线,还直接蔑视他的尊严。做人不能太狂妄,可朱高煦根本就不曾重视过这个道理。

或许,是因为他的野心在作祟,因为心有不甘,明明之前是有机会做太子的,可最后还是落到了别人的手里。所以他不甘,最后才会不断的造反,蔑视皇权!

更多文章

  • 毛笔用狼毫还是羊毫(书法毛笔的狼毫羊毫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笔用狼毫还是羊毫

    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忘了那本书上写的,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这句话,但初学书法真的必须用羊毫吗?也许你被误导了。首先我们来看,书法的学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字、风格。一开始学书法我们都是先从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开始练起。所以学习书法的关键就是学习用笔,赵孟頫在《跋定

  • 古代中国最大的三个官职(历史上最大的官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最大的三个官职

    刘邦建立汉朝,但对一些徭役苛法等全部废除,政治制度沿袭秦朝。后世各朝代根据当时社会特点,添加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官职变化。中国统一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也都是以秦汉为雏形。三公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徒大司徒就是“司土”,在三皇五帝时国家政府机构比较少,管理土地是政府主要机构,命名司土。到西汉

  • 庆父未死鲁难未已小故事(原文种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庆父未死鲁难未已

    齐桓公在位时,邻居鲁国爆发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情,鲁庄公去世后的一年内,他的庶兄庆父为了争位,不停地制造混乱,最终先后杀了两任国君。在弑杀第一位国君后,齐桓公派使者仲孙湫前去鲁国吊唁,以及调查鲁国情况,《左传》记载仲孙湫回来时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庆父过于邪恶,千古罕见的大坏人,将给鲁

  • 康熙也配叫千古一帝吗(康熙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也配叫千古一帝

    很多小伙伴一听“康熙”二字就会说:‘这不是清圣祖皇帝康熙嘛,千古一帝’紧接着又一群人说了,‘李世民’才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康熙不配,这就有了两波分派舆论到底谁才是千古一帝。小曼认为成为千古一帝的必备要素是1、人民幸福,国泰民安2、治国有方,民官认同3、重视文化,文化昌盛4、开拓疆土,统一天下。如

  •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与联系(主要特点有几点 )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清晨,满怀着期盼,作了一首小诗。想用“古体诗”的标签定义。细细琢磨,大概是不对的。在大多现代人眼中,所谓“古体诗”,应该是多用文言意义,区别于现代诗歌的古代诗吧。其实这种划分是错误的。何为古体诗?其实是指唐以前的诗歌体裁,又称为古风、古诗。它是相对自由的,对平仄,格律,对仗押韵等没有明显的规定。每句

  • 朱见深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上朱见深是个怎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见深是明君还是昏君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的长子。这个皇帝的少年时代是比较悲催的,在当太子的时候,却被堂弟朱见济抢了太子位,而且还被自己的叔叔明景帝朱祁钰关了起来,熬了几十年,眼看要轮到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又被亲爹把皇位抢了去。在自己亲爹和叔叔的皇位争夺战中,内心各种纠结,天天担惊受怕,也就是这个原因落下了

  • 历史上的嬴傒结局是什么(真实的秦国嬴傒的下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嬴傒结局

    电视剧《大秦赋》完美收官,这部长达78集的历史正剧宣告结束。当众多观众慨叹渭阳君嬴傒是最悲情男人时,我却看到了一个高大的柱石,一个定海神针,让萧墙之内稳定无忧,为秦王朝的发展强大保驾护航的真正男主。渭阳君嬴傒本是秦国太子安国君赢柱的宠儿,是秦朝王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然而世事难料。在赵国做了八年质子的

  • 古代节度使是什么意思(唐朝地方节度使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节度使是什么意思

    唐朝的节度使,一开始对于开疆拓土、稳固边疆是有积极作用的。唐朝之所以设节度使,一是开疆拓土的需要,二是强敌环伺不得不防范的需要……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汉,到万国来朝、皇帝被称“天可汗”的盛唐,终究也抵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亡国的一天。强汉在夕阳西下时,汉献帝被“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路诸侯互相兼

  • 古代封疆大吏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封疆大吏是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封疆大吏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封疆大吏,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封疆大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的职位。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封疆大吏,其官阶与各省总督或巡抚相当,为正二品或从二品。

  • 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孝庄皇后的皇后封号是谁封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

    大家都知道皇太极是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一位皇帝,同时皇太极之所以能够成为统一大清的第一位皇帝,却离不开大玉儿的帮助。大玉儿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后,她原本和海兰珠是亲姐妹,后来却因为皇太极让姐妹之间闹得很不愉快!皇太极的一生身边女人不断,但是自从海兰珠的出现,他就决定了海兰珠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当时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