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棣孙子朱瞻基在位多少年(历史上朱瞻基是个什么人)

朱棣孙子朱瞻基在位多少年(历史上朱瞻基是个什么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3/12/8 8:11:42

明成祖朱棣共有三名儿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人都是徐皇后所生(徐达长女),但三人性格却截然不同。

长子朱高炽性情温且爱好学习,但为人文弱,还有点残疾,在后来朱棣造反活动中起不到重要作用。

而二儿子朱高煦和三儿子朱高燧则性情凶悍,且目无法纪。其中朱高煦能征善战,在后来朱棣造反活动中立下了很大功劳。

当时为了鼓励朱高煦积极打天下,朱棣向朱高煦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你哥哥文弱,将来这天下没准是你的。

早在洪武时期,次子朱高煦便被朱元璋召到南京学习。

可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朱高煦言行轻佻、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知识,这让朱元璋对他是非常厌恶,为此朱元璋还亲自定下了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只给了朱高煦一个郡王。

如果生活平平静静,朱高煦很可能会就藩于封地,过一个明朝王爷的富贵生活,终结自己的后半生。然而他的生活轨迹却在朱棣靖难之役时被彻底打乱,而且父亲朱棣还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时朱元璋刚刚去世,朱棣带着朱高炽、朱高煦一同入朝,到了南京。

在南京,朱高煦游手好闲,经常做一些品行不端的事情,他的舅舅徐辉祖看到后训诫了他一次,但朱高煦却心生怨恨,偷了徐辉祖的宝马返回北平,在路上还因为各种小事杀死官民。

皇帝朱允炆当时正准备削藩,于是百官以此弹劾燕王朱棣不法,纵容儿子行凶。

1399年,朱棣被迫起兵造反,由于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所以朱棣命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大本营,自己则带领朱高煦南征。靖难之役对于朱棣而言非常艰难,几次差点丧命,多亏了二儿子朱高煦作战勇猛。

尤其是在浦子口时,朱棣被南军击溃,幸亏朱高煦率军来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朱棣准备了一张画饼给朱高煦,当时朱棣对朱高煦说:“努力罢!世子经常生病”。

这句话让朱高煦看到了夺嫡的希望,他认为自己只要建立足够的功勋便能够成为世子,甚至是太子、皇帝。

然而现实却重重的打脸,靖难之役后朱棣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样,对这件事压根不提,而且还果断册立了长子朱高炽的太子。

眼看立储无望,朱高煦是满腔怨恨,虽然被封为汉王,藩地在云南,但他就是不出京城,不断地找机会陷害朱高炽,等待时机夺嫡。

有一次,朱高炽和朱高煦共同拜谒朱元璋的孝陵。由于朱高炽身体肥胖,而且腿脚不灵便,摔了一个跟头。

朱高煦在后面冷嘲热讽的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听后很不爽,果断接过了话茬说:“更有后人知警也。”

朱高煦长时间逗留京城,结交大臣,朱棣也明白了朱高煦有夺嫡之心,所以改朱高煦的封地为山东乐安,强行下令让朱高煦就藩。

但朱高煦即便是离开了京城,依旧做着当皇帝的春秋大梦,并且在京城安排了很多眼线,时刻关注着朝廷的一举一动。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西历1424年),永乐帝驾崩。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

明仁宗登基之初,也知道朱高煦不服自己。但明仁宗考虑自己毕竟处处不如朱高煦,更何况永乐帝在传位上有食言的嫌疑,因此,明仁宗给了朱高煦很多赏赐,希望朱高煦能安分一些,不要生事。

朱高煦在明仁宗一朝是否还想过造反不得而知,因为明仁宗在位一年左右就去世了。

这时朱高炽的太子和接班人朱瞻基正在南京,朱高煦认为时机已到,派出了杀手在路上截杀返回北京的朱瞻基,并准备起兵造反。不过由于准备不足,截杀朱瞻基并没有成功。

之后是明仁宗朱高炽之子明宣宗朱瞻基登基。截杀失败后,朱高煦的起兵时间拖延了几个月。

当他起兵后,朱瞻基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御驾亲征。朝廷集结了大量兵力将其封地团团围困,无奈之下,朱高煦选择投降。

朱高煦投降后,朝廷大臣纷纷上书,请求将其处死,但朱瞻基念在是王叔,于是把他囚禁在了皇城内。

然而身处高墙禁地之中的朱高煦却相当不自在。他觉得自己是朱棣的儿子,靖难的功臣,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当今皇帝的亲叔叔,现在竟然被关了起来,竟然受到这种侮辱,所以朱高煦对自己的遭遇很愤怒。

朱高煦正在愤怒的时候,侄子朱瞻基就过来看望这位叔叔了,按理说朱瞻基真没别的意思,他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在世的兄弟并不多,所以朱瞻基并没有打算怎么着朱高煦。

反倒是朱高煦这位老兄,也不知是被圈禁在这里不服气,还是想捉弄一下自己的侄子,就趁朱瞻基不注意时伸腿绊了他一脚。朱瞻基是当今堂堂大明皇帝,在众人面前被摔得啃了一嘴烂泥,传出去还不被笑掉大牙。

朱瞻基的恼怒程度可想而知,他命人找来一口大铜缸,反过来把朱高煦扣在缸底,这时候朱瞻基还仅限于要教训一下朱高煦,并没有打算要亲叔叔的命。

朱高煦这时候如果服一下软,最后也不会被怎么着,但是朱高煦这位老兄偏不服软,他不仅不服软还要逞能,仗着自己力大无穷,竟然把几百斤重的铜缸给举了起来,并且还绕着侄子朱瞻基走了一圈。

朱瞻基彻底愤怒了,你叛乱谋反我忍你,不但不杀你,还把你圈禁起来养着你,但是你死不悔改,还暴力侵犯我,我就无需再忍。

另外自己的这位亲叔叔旧部众多,朝中也有一些人拥护他,保不准哪一天就会激起宫内政变,到时候自己一脉的皇位还能保?自己的子孙后代还能长存?

所以朱瞻基认定朱高煦活着始终是个定时炸弹,留着可能会给大明带来巨大隐患。

朱瞻基命人把铜缸死死压住,在铜缸的周围放上柴火,把柴火点燃,直接把朱高煦烧死在了铜缸内。

朱瞻基是个老实人,也是一个好皇帝,但是老实人被逼急了也容易暴力吃刀子,而且后果相当严重。而汉王朱高煦则真的是咎由自取,都成了别人案板上的鱼肉了,还不知收敛,最后连同自家儿子一起走向了死亡深渊。

标签: 朱棣孙子朱瞻基

更多文章

  • 朱高煦为什么斗不过朱瞻基(朱瞻基和朱高炽的关系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煦为什么斗不过朱瞻基

    很多人都羡慕古代的“皇子”,身在帝王家一辈子都能荣华富贵,并且有令人羡慕不来的特权。当然,被选为江山“继承人”的皇子更是令人羡慕,将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天下一切皆掌控在自己手中。看起来,皇子的生活令人羡慕。但是,他们的身份也带来了不少威胁。如果不曾遇到夺嫡事件,或许还能一辈子安乐无忧。但是,一旦遇到

  • 毛笔用狼毫还是羊毫(书法毛笔的狼毫羊毫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毛笔用狼毫还是羊毫

    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忘了那本书上写的,初学书法必须用羊毫。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这句话,但初学书法真的必须用羊毫吗?也许你被误导了。首先我们来看,书法的学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字、风格。一开始学书法我们都是先从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开始练起。所以学习书法的关键就是学习用笔,赵孟頫在《跋定

  • 古代中国最大的三个官职(历史上最大的官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最大的三个官职

    刘邦建立汉朝,但对一些徭役苛法等全部废除,政治制度沿袭秦朝。后世各朝代根据当时社会特点,添加与时俱进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官职变化。中国统一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也都是以秦汉为雏形。三公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徒大司徒就是“司土”,在三皇五帝时国家政府机构比较少,管理土地是政府主要机构,命名司土。到西汉

  • 庆父未死鲁难未已小故事(原文种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庆父未死鲁难未已

    齐桓公在位时,邻居鲁国爆发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情,鲁庄公去世后的一年内,他的庶兄庆父为了争位,不停地制造混乱,最终先后杀了两任国君。在弑杀第一位国君后,齐桓公派使者仲孙湫前去鲁国吊唁,以及调查鲁国情况,《左传》记载仲孙湫回来时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意思是说庆父过于邪恶,千古罕见的大坏人,将给鲁

  • 康熙也配叫千古一帝吗(康熙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也配叫千古一帝

    很多小伙伴一听“康熙”二字就会说:‘这不是清圣祖皇帝康熙嘛,千古一帝’紧接着又一群人说了,‘李世民’才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康熙不配,这就有了两波分派舆论到底谁才是千古一帝。小曼认为成为千古一帝的必备要素是1、人民幸福,国泰民安2、治国有方,民官认同3、重视文化,文化昌盛4、开拓疆土,统一天下。如

  •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与联系(主要特点有几点 )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清晨,满怀着期盼,作了一首小诗。想用“古体诗”的标签定义。细细琢磨,大概是不对的。在大多现代人眼中,所谓“古体诗”,应该是多用文言意义,区别于现代诗歌的古代诗吧。其实这种划分是错误的。何为古体诗?其实是指唐以前的诗歌体裁,又称为古风、古诗。它是相对自由的,对平仄,格律,对仗押韵等没有明显的规定。每句

  • 朱见深是明君还是昏君(历史上朱见深是个怎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见深是明君还是昏君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的长子。这个皇帝的少年时代是比较悲催的,在当太子的时候,却被堂弟朱见济抢了太子位,而且还被自己的叔叔明景帝朱祁钰关了起来,熬了几十年,眼看要轮到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又被亲爹把皇位抢了去。在自己亲爹和叔叔的皇位争夺战中,内心各种纠结,天天担惊受怕,也就是这个原因落下了

  • 历史上的嬴傒结局是什么(真实的秦国嬴傒的下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嬴傒结局

    电视剧《大秦赋》完美收官,这部长达78集的历史正剧宣告结束。当众多观众慨叹渭阳君嬴傒是最悲情男人时,我却看到了一个高大的柱石,一个定海神针,让萧墙之内稳定无忧,为秦王朝的发展强大保驾护航的真正男主。渭阳君嬴傒本是秦国太子安国君赢柱的宠儿,是秦朝王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然而世事难料。在赵国做了八年质子的

  • 古代节度使是什么意思(唐朝地方节度使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节度使是什么意思

    唐朝的节度使,一开始对于开疆拓土、稳固边疆是有积极作用的。唐朝之所以设节度使,一是开疆拓土的需要,二是强敌环伺不得不防范的需要……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强汉,到万国来朝、皇帝被称“天可汗”的盛唐,终究也抵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亡国的一天。强汉在夕阳西下时,汉献帝被“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路诸侯互相兼

  • 古代封疆大吏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封疆大吏是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封疆大吏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封疆大吏,指古代省一级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封疆大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的职位。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封疆大吏,其官阶与各省总督或巡抚相当,为正二品或从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