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清是不是败在慈禧(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会不会灭亡)

大清是不是败在慈禧(假如没有慈禧太后清朝会不会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3/12/4 17:18:21

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叶赫贝勒布扬古

这是一个可以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相媲美的故事,那么,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之间又有什么渊源呢?

难道大清亡真的源于这个诅咒吗?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叶赫那拉与爱新觉罗的前世渊源!

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

爱新觉罗氏部族是建州女真的代表,叶赫那拉氏部族是海西女真的部族之一。

建州女真,靠近朝鲜和明朝辽东,所以贸易、战争比较频繁,在不断地冲突和融合中,更新了自身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但国内各部族四分五裂,长期内斗,实力较弱!

相较于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所处位置靠近蒙古,继承了蒙古的军事传统,自身军事力量较强,但长期受到明朝的刻意削弱,且受牧场较少的影响,半渔半牧的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从先天条件来看,应该说海西女真的实力更强!

海西女真的崛起,源于蒙古草原的动荡,更得益于自身部落组成结构的变化

在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第一次决战—古勒山之战前,海西女真中除叶赫那拉氏部族外,察合台部,乌拉部和哈达部都在同一时期衰弱下来。

大量散落的蒙古人和女真都投奔了东部的叶赫部,带来了大量的生产力和先进的军事技术。

叶赫部军事实力大增,海西女真也在这种部族实力的消长之间变得生机勃勃。也是在这个时期,建州女真也在明朝的扶持下,开始发展起来!

李成梁扶持成就了建州女真的快速崛起

相较于对海西女真和蒙古部落的刻意削弱,为牵制逐步崛起的叶赫氏部族,明朝边将李成梁对建州女真更多的是放纵和扶持。

努尔哈赤成为建州女真的首领后,顺应蒙古草原的风云际变,大量收留人口,加强军事力量。于万历十九年,统一建州女真各部。

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之后,海西女真和临近的蒙古各部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遂结成了反对建州女真的九部联盟,试图削弱这个强大的部落!

在兵力上,九部联盟共集结三万多人的部队,而此时的努尔哈赤只有一万军队,军事实力一目了然!然而,九部联盟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占尽优势,但各部落间勾心斗角,难免调度失灵,这成为了九部联盟的致命弱点。

加之努尔哈赤多次跟随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与蒙古作战的经验和对敌人作战战术的了解,古勒山之战九部联盟遭遇惨败!此战之后,海西女真中的辉发部、哈达部、乌拉部相继被努尔哈赤击败!

古勒山之战是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冲突,也是决定着未来关外女真氏族兴衰荣辱的决战。

哪一方失败,都将被永远的压制,失去发展壮大的机遇,但命运之神眷顾了努尔哈赤,他胜利了,建州女真胜利了!

古勒山之战九姓之师损失四千多人,大败而归,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九部联盟都未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原本实力强大的海西部落被努尔哈赤逐步蚕食,至明万历四十七年,最强大的叶赫部落被征服,女真归于统一!

萨尔浒之战:海西女真的谢幕之战,建州女真的崛起之战

万历四十六年,扫荡关外的努尔哈赤,向明军发起进攻。

四十七年,明军以杨镐为辽东经略集结9万精锐,加上叶赫部和朝鲜军共11万人分四路向努尔哈赤发起进攻,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努尔哈赤以6万兵力穿梭迂回,打得明军惨败而归,战损近四万五千多人,兵器辎重无算。

此战,是努尔哈赤的立身之战,使得虚弱不堪明朝元气大伤,而努尔哈赤乘机攻灭了关外的最后一个对手—叶赫部

就是在这场战役之后,流传下来了那句传奇的诅咒—“就算整个部族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亡爱新觉罗氏”

按理来说,在蒙古动乱这样良好的发展环境下,海西女真实力暴涨,再加上周围部族的支持,完成统一女真大业的应该是叶赫那拉氏!

然而在之后的古勒山之战和萨尔浒之战中,爱新觉罗氏所在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使得刚刚走上正轨的叶赫那拉氏不得不在声声悲歌中谢幕!

诅咒应验:咸丰皇帝死后,慈禧铁腕夺权?

咸丰皇帝临终托孤于八位顾命大臣,但是年仅30岁的慈禧,联合恭亲王将其全部推翻,而后杀死恭亲王,垂帘听政四十年。

这四十年,正是清朝走向灭亡的四十年,无疑会使人有一种慈禧就是灭亡清朝的元凶巨恶。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

清朝的灭亡有天灾也有人祸,内部吏治暧昧,外部列强环伺。

自康乾盛世过后,清朝国力逐渐衰退,闭关锁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满清贵族愚昧不堪,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积极变革,至咸丰时期,官场贪腐,社会上弯风邪气横行。

此外,清军八旗军腐败不堪,绿林军战斗力低下,军力大减,在于列强的作战中败多胜少。

其中,慈禧太后的愚昧落后和奢华生活无疑是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据传慈禧太后经常将军费开支用来修建园林,这也造成清军兵器老旧,就连北洋水师修理战舰的军费也被克扣,致使北洋舰队在与实力较弱的日本舰队的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如此种种,无不将清朝的灭亡归罪于慈禧太后!

大清亡于叶赫那拉氏?

慈禧的奢华生活是在消耗清朝的国力么?有一点是我们无法忽略的,慈禧太后是一个女人,那么这些奢华的生活,也许只是一个女人常见的虚荣心而已。

也许她并没有掌握国家的能力,在身边佞臣的蛊惑下,不断地做出错误的决定,一步步地将大清王朝带入坟墓之中!

如此种种,慈禧的心中所想,今人已无从考证,历史也往往是有着古老的神秘感!

清朝的灭亡,无疑是历史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慈禧虽负有极大的责任,但清朝的灭亡真实原因终归是我们无法考证的,是叶赫那拉氏的诅咒,还是历史的巧合?对此,你怎么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宫斗事件(宫斗这种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宫斗事件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的《长恨歌》中曾经写道:“后宫佳丽三千人。”虽然这里头是把服侍的宫女也算进去了。但其实在古代,皇帝的生育问题已经上升到王朝兴衰的高度,为了多生儿子,皇帝们往往要多纳妃嫔。按照《礼记》的说法,“天子有一后,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秦始皇有多少嫔妃。史书没有记载,但从他有

  • 中国古代最恐怖的骑兵多可怕(匈奴骑兵真有那么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古代最恐怖的骑兵

    元人弓马,天下无双!一提到蒙古骑兵,人们就想到了恐怖的骑射,把蒙古骑兵称为魔鬼的骑兵。蒙古骑兵之所以这么厉害,很多人都认为是蒙古骑兵的射箭厉害,很多的专家教授也都认为是蒙古军队的射箭太厉害,所以能够横扫欧亚大陆,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一支军队!蒙古骑兵进攻是射箭,后撤还是射箭,你追又追不上他们,你一撤退

  • 清朝官员品级服饰图案(清代官员品级对应的官服颜色)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官员品级服饰图案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谓于产。——《论语》在古代社会,人们对服饰穿着已经非常重视,服饰一方面用来抵御严寒,为身体保暖;另一方面,服饰也同样是身份地位的显现。这一点在清朝尤甚

  • 朱元璋为什么愿意儿子穿龙袍(发现太子穿龙袍高兴吗 )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愿意儿子穿龙袍

    明朝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出兵50万北伐,讨伐燕王朱棣,李景隆最后兵败,背负骂名,但他的名字却被人熟知。时间再往前推40年,朱元璋平定天下,他身边有位名将叫李文忠,此人文武双全,虽然年龄小,但勇猛不输给徐达、常遇春等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李景隆的父亲。时间再往

  • 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四大太后(最厉害最具有影响力的太后)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最伟大的四大太后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有这么四位皇太后,可谓是“女中豪杰”。在她们的影响之下皇帝更加勤政,社会更加稳定和平,社会经济发展等达到新的高度,对王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我们一起认识下她们吧。北魏冯太后冯氏冯太后为北魏文成帝的妻子,献文帝的母亲。献文帝刚即位时,冯太后母子二人共同面临着大将军乙浑欺凌,

  • 古代中书舍人是什么官职(在唐代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书舍人是什么官职

    李唐代隋后,为了稳定政权根基,唐朝政府在隋制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并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政官僚体系。其中中书舍人这一官位的职权在唐代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加强。本文将以唐代中书舍人的职权为主要谈论对象,一窥唐代独特的行政官僚体系。中书舍人始置于魏晋时期,在南北朝时期地位日渐重要,拥有诏诰职权,纵观南

  • 宋朝是中国最丢脸的朝代吗(宋朝是历史上最耻辱的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是中国最丢脸的朝代

    公元1125年,大宋著名文艺青年宋徽宗在位的第24年,宋辽因签订澶渊之盟而享受了长达100年的和平。宋朝经济大发展,变成了史上最土豪朝代;于是“别打我,给钱”成为大宋的立国之本。而大辽呢,也成功被大宋同化,草原人的锐气消失殆尽。话说这时候在大辽的东北方崛起了一个强悍的民族--女真。到了今天,他们仍然

  • 武大郎真正的历史背景与真相(武大郎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大郎真正的历史背景

    说起潘金莲和武大郎的故事,相信大家脑海里会清晰的想起这样一段故事:潘金莲勾搭清河县首富西门庆毒死丈夫武大郎,后被武大郎兄弟武松杀死的故事,也正是小说《水浒传》里的故事被人们所口口相传。加上宋代四大奇书之一《金瓶梅》对武大郎和潘金莲二人爱情纠葛的续写,使得很多人好奇,历史上是否存在潘金莲和武大郎着几个

  • 明朝朱元璋在哪里建都(皇帝朱元璋把都建在城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在哪里建都

    在元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从一个讨饭的小和尚起步,逐渐脱颖而出;公元1356年率军攻下集庆(今南京)后,将其改名为“应天”,但当时只是把该城作为临时身之所。到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由吴王而称帝,改元洪武。同年8月,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攻入北京,元顺帝北走,元朝政权灭亡。明朝政权逐步由偏处东南一隅的割

  • 老子传道给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老子教化了释迦牟尼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老子传道给释迦牟尼佛的说法

    至于老子是否点化了释迦牟尼,我们先从时间上看。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当然,春秋和战国是两码事的,有一部分人认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是在公元前479年,这一年孔子逝世,朱熹曾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带走仲尼,诸侯纷纷灭。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是在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刚好是《春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