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小五虎上将是谁(三国演义蜀国后期将领上将排行 )

蜀汉小五虎上将是谁(三国演义蜀国后期将领上将排行 )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14 9:54:49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蜀汉阵营有家喻户晓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是蜀汉阵营武力值最高的五位,同时他们五个全部都能进入整个三国武功前十。

那蜀汉能打的就只有这五位吗?很显然不是!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还是有不少能征善战之将的。

听说还有一个“蜀汉小五虎”,王平张翼、马忠、句扶、邓芝。我并没有查到所谓的蜀汉小五虎的说法从何而来。就单说给出的这个名单,还真的是有点问题。

王平还可以,张翼的话武功差了点,马忠武功也差了点,句扶好多人没听过,邓芝给人的感觉是个文官。

因为感觉上面的“蜀汉小五虎”不太靠谱。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自己来排一个除了五虎上将的“蜀汉小五虎”。

最重要的一个审核标准就是武功要高能打。毕竟五虎五虎,能打是基础。不分时间段,把蜀汉所有出过手露过脸的都筛选一遍。有一个算一个,找到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武功最高的五人。


1、李严

李严,字正方。他是南阳人,是刘备托孤的重臣。李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个文官。人家不仅能当文还能武。武功还真的很强。

李严虽然存在感不高,出手不多,但是战绩足够亮眼。在原著第65回的时候,刘备带着黄忠和魏延攻打绵竹,李严和黄忠干了一架。

严领三千兵也,各布阵完。黄忠出马,与李严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孔明在阵中教鸣金收军。黄忠回阵,问曰:“正待要擒李严,军师何故收兵?”孔明曰:“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来日再战,汝可诈败,引入山峪,出奇兵以胜之。”黄忠领计。

李严和黄忠打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四五十回合已经不短了。

黄忠大家都知道,五虎上将之一,武功很高,能和关羽打平手。

李严能和五虎之一的黄忠打四五十回合平手。同时从诸葛亮形容:吾已见李严武艺,不可力取。其实也是委婉的告诉黄忠,他正面硬刚根本拿不下李严,所以要智取。

这也说明这四五十回合根本不是李严对战黄忠的极限。甚至李严有可能就和黄忠相当。

虽然,在三国里面想证明两个人实力相当最起码要打百回合,虽然李严和黄忠没打到百回合,但是可以说李严是纯武力最接近五虎的人,甚至比魏延都更接近,他才是蜀汉第六虎。

李严不仅武功高,文韬也不错。在诸葛亮去讨伐孟获的时候,诸葛亮说李严的谋略可挡陆逊。

孔明曰:“东吴方与我国讲和,料无异心;若有异心,李严在白帝城,此人可当陆逊也。

李严武功有五虎实力,谋略有陆逊实力。可以说李严文武双全。

但是呢,这个李严武功谋略没让人记住,却让人记住他干的一件缺德事。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汉的粮草供应主要就是李严负责的,然而李严在规定期限内粮草没有备齐,他怕诸葛亮责罚,就谎报军情说东吴打过来,导致让连战连捷的诸葛亮担心后方,撤军回来。错失了一个比较有理的战局。

李严也因此差点被斩首,因为是托孤重臣,才没杀他,将他贬为庶人。

只能说,李严最后这个结局挺悲惨,但是他自己要负主要责任。


2、魏延

魏延的武功确实不赖,但是没有高到能进五虎上将的地步,他离五虎还是有些差距的。

魏延的武功大体和张郃相当。而张郃,五虎上将除了关羽以外,其他四个人都追着张郃揍过。所以,魏延的武功和五虎有较大的差距。

这样看魏延不要说五虎了,和前面的李严比起来武功也逊色一些。

魏延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曾经大战庞德,后来被庞德杀退。

庞德在当时在曹营算是仅次于典韦、许褚,排第三的将领了。而庞德能和关羽战平手。庞德能杀退魏延,也说明庞德武艺在魏延之上,魏延也不如庞德,也不如五虎。

但是魏延能和五虎级别的打一会,不会那么快就被打败。

到了后期,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算是蜀汉第一大将了。当时魏延很多时候都是拿来和张郃去比。

魏延张郃没有真正打过,很难说孰高孰低。但是我们常说那个时期,张郃武功是全三国第一,似乎没魏延什么事,看来似乎张郃更高一点。

魏延这个人很会打仗,也很有谋略。“子午谷奇谋”就是他提出来的,不管是否正确,魏延都很懂得战略。

魏延这个人很狂,情商比较低,和同僚搞不好关系。这点和关羽有点像,魏延有的时候也被戏称“小关羽”。真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狂。

最后魏延的结局,说了一声“谁敢杀我”就被马岱突袭杀死。结局真的是唏嘘。


3、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一开始隶属曹魏,后来成为蜀汉将领。

姜维的武功第一次展示是在天水郡城下和老赵云打了几个回合,打了几个回合看不出来姜维真实水平,但是可以看出姜维武功不低。同时能引得赵云赞叹,姜维还是头一个,也是全书唯一一个。

后来归降蜀汉之后,感觉姜维的武艺可能略弱于魏延。不过这个也不好说,因为他两没打过。

姜维27岁投降投降蜀汉,62岁去世,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能说姜维的武艺一点没进步吗?不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就算前面姜维可能略弱于魏延,到了后期,姜维的武功完全可以超过魏延了。

作为后期蜀汉的顶梁柱,绝对的主角。姜维经常上阵和人单挑。而且纵观全书,姜维单挑没有败过。要是没有扎实的武功,也做不到这水准。

姜维还有个让人惊讶的空手接箭的绝技,最后反杀郭淮败中取胜。也可以看出姜维武功很强。

姜维在后期武功也不是没有对手,邓艾、邓忠父子都能和姜维打平手。徐质连姜维都避其锋芒。文鸯诸葛尚二人姜维虽然没和他们打过,但是大概率不是他们的对手。

姜维武功也算是三国后期时期的超强王者。够得上小五虎的资格。


4、关平

关平,在原著中是关羽的义子。历史上好像是关羽的亲儿子。

我一直觉得关平的武艺算是被忽视或者说被低估的。

关平自从成为关羽的义子就跟谁关羽南征北战,武功肯定是受到关羽的点拨或者传授,想想也不可能差,甚至有可能比好多人都要强。

能体现关平实力的是关平和庞德的一场大战。

关平大骂庞德:“背主之贼!”庞德问部卒曰:“此何人也?”或答曰:“此关公义子关平也。”德叫曰:“吾奉魏王旨,来取汝父之首!汝乃疥癞小儿,吾不杀汝!快唤汝父来!”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

关平和庞德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前面庞德说了不杀关平,所以有可能庞德没下死手。但这样关平还能和庞德战平,也确实水平不弱。

庞德武功挺高,和老年的关羽战成平手。那关平三十回合能和庞德战平,看来关平比老年的关羽也弱不了多少。

关平这表现可比魏延强。庞德和魏延交手,明确的打败了魏延,但是和关平大战却是战平。庞德想要打败关平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样看来关平武艺也比魏延高强。关平这个时候的定位应该是不亚于老年关公。

只是有关羽这样一个大佬在,关平很少有机会出手和他人单挑,这就让人忽视了关平的武艺。

关平最后的结局也挺惨,和关羽一起败走麦城,在突围的时候,为了救关羽力尽被擒,和关羽一起被斩首了。


5、诸葛尚

诸葛尚知名度不高,毕竟是三国很后期的人物,蜀汉都快灭亡了他才正式出场。而且昙花一现,没多久就战死了。

而很多人看三国呢,看到诸葛亮去世估计就不往后看了。所以,不知道诸葛尚是谁也很正常。

诸葛尚是诸葛亮的孙子,他爸叫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尚出场的时候只有19岁,死的时候也只有19岁。

虽然不知名出场时间极短,但是这小子的武功相当厉害。

在原著第117回,诸葛尚有一次让人惊艳的表现:

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

师就是师纂,邓就是邓忠,也就是邓艾的儿子。

诸葛尚一个人打败邓忠和师纂两个人。二打一打赢了。这相当恐怖。

师纂是邓艾的心腹爱将,虽然实力不明,但是也不能说忽略不计。

关键在于邓忠,邓忠可是和姜维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的人啊!

诸葛尚一个人打败了和姜维打过平手的邓忠再加一个师纂。

这武功妥妥在姜维之上了。诸葛尚估计可以和文鸯去争一争后三国第一猛将了。后三国能和文鸯比的也就只有诸葛尚了。

最后诸葛尚的结局。诸葛瞻中了邓艾的计策,自刎而死。诸葛尚看到自己父亲死了,自己也不想活了。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冲锋,最后战死。以死报国,不辱没祖宗名声。


以上五人就是除了蜀汉五虎上将以外,武功最高的五人。可以和蜀汉五虎上将放在一起,组成蜀汉十大猛将。

至于这五人能不能排个第一第二来,这个就见仁见智了,就不在这里排了。


最后,有人说,五虎不仅能打,还要会带兵打仗。

要说带兵打仗,这五人也不弱啊!

姜维、魏延不用说。

李严能独当一面也说明带兵打仗方面没问题。

关平天天跟着关羽,就算不会,耳濡目染,也会了。而且跟着关羽的关平经常独当一面,这也不像是那种不会带兵作战的。

诸葛尚嘛,书中说他也博览兵书,看书中表现也是会带兵作战。

所以,这五个人不仅武功高,带兵打仗也是没有问题的。


综上,蜀汉小五虎是李严、魏延、姜维、关平、诸葛尚。

标签: 蜀汉小五虎上将

更多文章

  • 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吐蕃王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吐蕃帝国是被谁灭了

    对一个君王来说,在位时间自然越长越好。只有这样,君王才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规划并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漫长的统治也容易带来一些不可避免地问题,例如亲信、外戚等各种势力对朝政不良的干预。在位时间长达42年的吐蕃赞普婆悉笼猎赞(又称赤松德赞)是一个堪比汉武帝、唐玄宗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军事上四面扩张,

  • 崇祯皇帝的子女后面怎么样了(明朝崇祯皇帝还有后代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崇祯皇帝的子女

    没人愿意当亡国皇帝,当年,赵佶见金兵太凶,赶紧退位去当太上皇,结果一样被俘。崇祯也不愿意啊,他一坐上皇位后,就一直焦头烂额,也想过很多办法扭转局面,只是明朝此时的走向,已经完全按照历史发展的惯性,直接奔向了结尾。于是,崇祯看着城下黑压压的起义大军,选择了殉国。不过崇祯没打算一个人赴黄泉,他先是逼着周

  • 王谢两家怎么灭的(东晋的王氏和谢氏为什么会衰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谢两家怎么灭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王谢在士族门阀时代可谓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但月有阴晴圆缺,再旺盛的家族都有衰败的一天,对王谢而言侯景之乱是他们两家族噩梦般的存在,那么为何侯景会对王谢那么愤恨呢?侯景原本是东魏权臣高欢的手下,在高欢在世时侯景忠心的对待于他,但他不愿意受到高欢儿子高澄

  • 真正的观音是男的女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观音是男的女的

    通过西游记,作为取经任务的总执行,我们知道观音菩萨是个女性,特别温柔,还很负责,并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伸出自己的双手给予帮助。观音真的是女性吗?关于这个问题,剧中也从侧面透露了一点,当时有很多女妖想通过吃唐僧肉长生不老,修炼成精,但是猴子却特别看不起他们,总是叫她们粉骷髅,从这点来说,也可以间接

  • 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清朝九子夺嫡的九位皇子最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九子夺嫡每个人的下场

    康熙人称千古一帝,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睿智君主,晚期的九子夺嫡令父子之间关系恶化,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储君之位只有一个,康熙的儿子最后死的死,幽禁的幽禁,一场九子夺嫡的逐鹿,胤祯(雍正)虽夺得宝座,但却留下了骂名。康熙九子夺嫡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一起来看看吧!清朝九子夺嫡主要人物是皇长子胤褆、皇二子胤礽

  • 现代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对现代五子登科的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现代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

    在足球比赛中,我们常常会用成语或俗语来形容球员的进球,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球员一场比赛打入两球,就会被称作“梅开二度”,打进三球则是上演了“帽子戏法”。如果有个球员状态非常好,一口气打进了五个进球,那就会被叫做“五子登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被经常使用的祝福词和吉祥语,五子登科一词蕴含着浓浓的喜气,也

  • 包拯斩过的最大官(包青天铡过最大最厉害的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包拯斩过的最大官

    包拯自古以来就是老百信心中的靠山,作为当时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包大人就是正义、刚直、清廉的典范,老百姓们亲切的称他为“包青天”,在历史上也就包拯得到这么一个称号。在包拯手里,只要是犯了法,最终都会被严惩,就连皇亲国戚也有被他斩首的,包拯这么硬气,那他背后肯定是有后台的吧!先说包大人的三口铡刀:狗头铡

  • 陈圆圆李自成吴三桂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圆圆李自成吴三桂是什么关系

    在明末的政坛上,陈圆圆是一个重要的符号,因为有她的存在,明末的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陈圆圆应该算一个政治人物。但是奇怪的是,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忽然发现,陈圆圆并没在这段历史上发出过任何声音。一个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的人,却成为一个左右明末政坛的重要力量,这实在是一件有趣而诡

  • 西晋被哪个国家灭了(西晋王朝被哪个民族给灭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晋被哪个国家灭了

    三国时期,仅仅占据北方的曹魏政权,却能征乌桓,破鲜卑,将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得不敢南下。可是,最后统一了全国,国力远超过曹魏的西晋,却最终亡于匈奴人之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这是因为曹魏时期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是典型的外部矛盾,而到了西晋时期,中原政权和游牧民族则是变成了典型的内部矛盾,为何这么说,大

  • 东德和西德怎么统一的(东西两德统一时间,经历几个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东德和西德怎么统一的

    德国,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在近代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曾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战后为了彻底消除德国的威胁,英法美苏四国对德国和柏林进行了分区占领,一个实力弱小的德国更符合欧洲的利益。然而,东欧剧变开始后,东德和西德在世界惊讶的目光下再次重新统一,为什么欧美国家会允许德国重新统一呢?难道不害怕德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