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朝算不算中国朝代(金朝算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吗)

金朝算不算中国朝代(金朝算是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91 更新时间:2024/1/13 23:01:19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可谓是数不尽的风流人物,说不完的帝将相,精彩绝伦的历史总是令人心生向往。

关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有这么一段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大历史,说的是一目了然。

而更简短的顺口溜,更是如同一句话一般,使人印象深刻,诸如:唐宋元明清,短短五个字就将中国最后五个朝代顺序说的清清楚楚。

关于这句“唐宋元明清”顺口溜,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会有一个疑问。

那便是宋朝虽然是正统王朝,但并非是大一统王朝,为何只提宋朝,而不提同时期的辽、金二朝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宋安之来说说宋朝所处的时期,属于是宋辽金西夏的大分裂时期,并非是中国大一统王朝时期。很多人误以为宋朝是大一统王朝,主要是因为北宋大致统一了中国。

而且现在以宋朝为主流正统王朝来叙事,也就是说以宋朝为主体历史来叙事,所以会下意识认为宋朝属于大一统王朝,其实并非如此。

那么当时正统王朝到底怎么回事呢?

按理说,如果处于分裂时期,史书肯定以正统王朝来为主体历史叙事,那么宋朝身为正统王朝,肯定符合这个条件。

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因为当时不只是宋朝是正统王朝,辽、金二朝亦是正统王朝,也就是说在当时大分裂的历史时期,宋、辽、金都是正统,这种三个正统王朝的划分,在中国历史上可并不多见。

为什么会这样划分呢,是因为这段大分裂时期以后,由下一个大一统王朝元朝划分的。

元朝建国以后,自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就因为到底哪个王朝为正统讨论过不少次,是到底独尊宋朝呢。

还是以将宋与辽金视为南北朝呢,一直没有盖棺定论,因此就一直搁置着。

直到元朝晚期至正三年(1343),丞相脱脱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法,拍板决定道:“三国(宋辽金)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为宋辽金三国都修史书,各为正统,因此形成了三个正统。

既然是三个正统王朝,为什么今天会形成只以宋朝为主流历史,并且朝代顺口溜中只带宋朝的情况呢。

甚至有些人认为同样是正统王朝,辽金也是高度汉化的政权,而并非单纯的草原游牧政权,为什么不能成为主流历史呢,觉得不公平,极端者还将其上升到民族角度。

其实仔细捋捋那段大分裂历史,就可以看出原因,首先宋安之先以承上下的角度来说说。

宋辽金三国,宋朝享国319年、辽国享国209年、金朝享国120年。

我们可以看看宋辽金大分裂时期形成于唐亡后的五代十国之后,结束于元朝,中间持续了三百多年。

如果我们以辽国为主流正统王朝叙事,那么会出现断层,毕竟辽国只是享国209年,辽国国祚结束以后是该以宋朝为主流历史叙事还是以金朝来叙事呢?

辽国之后再以宋朝叙事,很明显不合理,因为北宋虽然成立晚于辽国,但北宋曾经大致统一了中国,占据了大部分传统汉地。

先以辽国为主体叙事,忽略北宋,的确不太合适,而且这样一来显得宋朝是继承辽国,是下一个王朝了,不太合适。

再以金国来叙事,倒是合理一些,毕竟辽国亡于金国,金国占据了辽国曾经的版图,的确属于继承关系。

可问题同样来了,金国并没有承认自己继承于辽国,按照中国史学的传统观念来看,某个王朝纂修前朝的历史,就无异于承认本朝是前朝法统的继承者。

金国前期的确以辽国继承者自居,诸如《金史·完颜宗宪传》谓金初“朝廷议制度礼乐,往往因仍辽旧”。金人张棣亦说:“金虏有国之初,立法设刑,悉遵辽制”。

可金国两度纂修《辽史》,到了金章宗时期虽然修完,但“义例”并定,并没有彻底完成,不属于官方认定,也就意味着金朝并没有承认自己是继承于辽国。

而且就算以金国来继承辽国的话,可是金国国祚太短,亡国于1234年,以元朝成立的1271年来看,中间差了差不多30年,这段时期南宋尚在,又该如何说起呢?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辽国成立于916年,当时中国大地还处于五代十国乱世,如果以辽国为正统,那么五代十国的正统怎么算呢,五代十国到底是不是乱世,就又是一个问题了。

所以很明显辽国并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以金国为主流正统王朝叙事呢?

其实还不如辽国,因为金国国祚太短,120年的国祚在漫长的300多年大分裂时期,是前不搭唐亡后的五代十国乱世,后不搭元朝,更是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宋朝很明显符合这个条件,首先北宋不只是大致统一了中国,更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使中国大地再度进入大致安稳时期,这点是辽金所比拟不了的。

而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一直抵抗元朝到亡国。南宋亡,元朝方才大一统中国。

可以说两宋自始至终贯彻了整个大分裂时期,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以这个观点来看,以宋朝为主流正统王朝,以此为主体历史叙事,还是没问题的。

说完承上启下的观点,我们再说说宋辽国三朝哪朝继承华夏明最成功。

毫无疑问的是辽金虽然是由游牧民族建立起的政权,但对于华夏文化还是接受和学习着,并非是一味的野蛮,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可以说是高度汉化的政权。

我们先来说说辽金二国的发展过程。

这两个国家虽然都是由游牧民族建立,但对于汉文明融合的很好,像辽国前期,契丹人以“蕃”自居,自外于“中国”

到了辽兴宗以后,辽国开始汉化,以北朝自居。按照佛教的地理概念来说。

中国属于是四大部州中的南瞻部洲,像唐宋石刻之中以南瞻部洲意指中原王朝的例子比比皆是,到了辽国中晚期的石刻中,也常见“南瞻部洲大契丹国”等说法的。

在辽道宗末年修成的《皇朝实录》,更是自称“辽为轩辕后”,可见辽国对于华夏文明是认可和接受的。

如果说辽国的文明,是一个逐渐接受逐渐学习的过程,那么金国比之辽国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

金国最初文明程度很低的,甚至被宋人评价为“夷狄中至贱者”。

其实这个评价也名副其实,金国在对待北宋亡国之君徽钦二帝上面的确野蛮。

而且更关键的是,亡北宋其国不说,还大规模挖掘宋帝陵,将宋哲宗的尸骨直接抛尸野外,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国家所为,给人一种丧心病狂的强盗之感。

不过自金熙宗改制以后,金国从此开始汉化,文明程度也开始发展起来,诸如之前金国为何两次纂修辽史呢。

就是因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金国开始思考正统一说,并没有确定自己是继承于辽国,内部甚至还有人认为金国应该是继承于北宋法统。

像金章宗时期金国更是改金德为土德,俨然是一派中原王朝的作风,可见金国随着时间推移和发展,文明程度也变得高起来了。

说完辽金二国,再看看同时期的宋朝,其实宋朝更具有优势,如果说辽金二国是一个逐渐接受和学习。

最后演变成为高等文明王朝的情况,那么宋朝根本不需要接受的过程,就是唐朝法统的继承者。

首先我们看看宋朝的优势,一是宋朝虽然分为两宋,但可谓是一脉相承,文化并没有断代。二是宋朝的文明程度很高,诸如陈寅格先生评价“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像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宋朝就独占六席。三是自五代十国的《旧唐书》以后,宋朝又纂修了《新唐书》,等于是承认和继承了唐朝的法统。

因此以文化方面来看,宋朝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一哥,也是当时对于华夏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正统王朝。

最后总结来说,虽然在宋辽金西夏那段大分裂时期,有着宋、辽、金三朝正统,但无疑宋朝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化上也是登峰造极,成为主流正统也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以宋朝为主体历史叙事,并且诸如朝代顺口溜中“唐宋元明清”也只是以宋朝为代表,属于是正常而合理的情况。

更多文章

  • 占筮为什么用蓍草(古人用蓍草占卜吉凶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占筮为什么用蓍草

    古人为什么用蓍草演绎《周易》?蓍草的灵性从哪里来?古人演绎蓍草的目的又是什么?卦如何立,爻如何生,卦爻又如何展现其意义?《周易·说卦》一开篇,用一段包含激情与哲理的文字做了最为精炼的交代。《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

  • 金国怎么建立和灭亡的(大金朝为什么灭亡这么迅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国怎么建立和灭亡的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中国历史上将这一政权称为金国(也称“金朝”)。金国前期军事实力强劲,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就相继攻灭了辽国和北宋,成为中国北方当之无愧的霸主。到了金世宗(1161年-1189年在位)、金章宗(1189年-1208年在位)统治时

  • 长平之战是谁和谁打(长平之战白起的交战对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平之战是谁和谁打

    《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众所周知,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长平一带,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秦国取得全面胜利,不仅拿下了长平,更消灭了45万赵国士兵。在长平之战前,赵国是完全有机会和秦国争夺

  • 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叫什么(楚汉之争长达四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叫什么

    古老的《孙子兵法》早就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战争的胜负不仅可以决定个体的命运,还能决定历史的走向。楚汉战争历时三年,其中以项羽和刘邦的彭城大战和垓下之战最为精彩。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以3万兵马大败刘邦五十万大军。可是到了垓下之战时,时不我与,楚霸王项羽终于节节败退,最终

  • 侗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侗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活)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侗族的风俗及特色的介绍

    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不同,侗族也不例外,有很多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人们的生活都是要有仪式感的,而有的仪式感都是来自于节日,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有不同,侗族也是不例外。有很多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那么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侗族有一个节日叫做花

  • 自刎而死是什么意思(请帮忙解释一下自刎而亡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自刎而死是什么意思

    两军交战,士气为重。签订鸿沟和约之时,已是项羽气衰时刻。他曾经志在剿灭刘邦,称霸天下,谁料到如今只能落个中分天下,而且被迫率兵东归。项羽此时不仅意志消沉、情绪失落,楚军队伍中也弥漫着无心恋战、恐慌沮丧的气氛。项羽能够放下身段,与刘邦签约求和,是因为楚军此时兵疲粮尽,前方战事没有进展,后方驻地遭受侵扰

  • 淝水之战是谁和谁打的(谁赢了,谁兵力多)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淝水之战是谁和谁打的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十一月,晋军取得洛涧之战的胜利后,谢石、谢玄等率军水陆并进,直逼淝水东岸,军容甚整。苻坚登寿阳城瞭望,见晋军部伍严整、将士士气高昂,见附近的八公山(在今安徽寿县东北2.5千米处)上草木摇动,皆以为是晋军,回头对苻融说:“此亦就敌也,何谓少乎!”这时苻坚心中始产生畏惧之情。谢石

  • 风声鹤唳出自哪个战役(典故风声鹤唳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声鹤唳出自哪个战役

    风声鹤唳这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风声鹤唳的历史故事两晋王朝灭亡之后,琅玡王司马睿南迁,在建康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这时北方处于各少数民族政权相互征战的局面。最终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北方,与东晋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前秦统一

  • 阿凡达当年有多火多成功(阿凡达票房为什么那么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凡达当年有多火

    重磅信息,史诗级科幻巨制《阿凡达》终于要重映了!这一次是实锤了,《阿凡达》将于3月12日王者归来!自去年电影行业复工以来,好莱坞重映电影可谓是层出不穷,不乏有《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星际穿越》等重磅作品,然而始终未能等到传说中的《阿凡达》。如今终于“天神下凡”,这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影片,势必将成为

  • 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历史上围魏救赵的作战双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围魏救赵是什么战役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齐国田忌与孙膑击败魏国庞涓于桂陵。但是这一场经典的诱敌战役,并没有出现在《史记》上,以至于后世众说纷纭。直至《孙膑兵法》的出土,才揭开了这场神秘之战的面纱。公元前386年,赵国把都城迁往邯郸,这标志赵国彻底与魏国决裂(迁都的意义先不在这里复述)。不复三晋一致对外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