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是怎样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4/1/25 13:38:45

勇敢,战争敌凯。

林则徐虎门销烟销毁的是鸦片,鸦片俗称大烟,是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吸食者极易上瘾,长期吸食能导致身体萎顿,精神颓靡。一般而言,最初几口鸦片的吸食令人不舒服,可使人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但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为了达到麻木的瞑想状态,吸烟者需要纹丝不动和安静。长期吸食过多,则会变得瘦弱不堪,面无血色,目光发直发呆,瞳孔缩小,失眠,对什么都无所谓。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人体的整个衰弱使得鸦片成瘾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还会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的父亲林宾日是个以教书为业的秀才。林则徐27岁那年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京时期,他与南方出身的清流派小京官结成文学团体“宜南诗社”,社友中有陶澍,黄爵滋,龚自珍等人。他们之间常常议论时局,讨论治世的学问,这自然为林则徐日后出任封疆大吏,建立斐然政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早在清初,鸦片就已随其他商品一起输入到了我国。在乾隆嘉庆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与此同时,英美法等国正逐渐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我们中国。以英为首的西方殖民者为扭转贸易逆差,以此敲开了我国的南大门广东。英国是最大的鸦片贸易贩子,美国次之,俄国也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鸦片的大量流入,使殖民者们大发横财,但却给我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鸦片大量输入严重冲击了我国的封建经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开始处于逆差地位。大量白花花的银子外流,使清政府国库空虚,财政拮据,百业萧条。鸦片最初只在沿海行销,后来逐渐深入内地,吸食上瘾者不可胜数,严重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鸦片贩子大量行贿也使清政府的吏治更加腐败。

种种情况使我国人民要求禁烟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政府和一些正直官员也逐渐认识到禁烟的重要性。1838年六月,鸿胪寺卿黄爵滋等人上奏,痛陈鸦片祸害,揭发官吏包庇鸦片烟贩,主张坚决遏制鸦片的输入。他认为要禁绝鸦片,必先加重严惩吸食者。湖广总督林则徐和两江总督陶澍等人十分赞成黄爵滋的主张。1838年农历七月到九月,林则徐三次复奏道光帝,指出若不禁烟,长此以往,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的话坚定了道光帝禁片的决心。

道光十九年(1839年)农历一月,林则徐离开北京,宣布这次出差将自备车轿,自带役夫,沿途供应不许铺张,若有犯者,言出法随。这种严肃的态度使英国的毒贩们感到了情势的转变。到达广州后,林则徐又在行馆门外张贴告示,严禁收取地方供应,所有随从人员不得擅离左右。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帮助和合作下,林则徐暗访密查,充分掌握了广州鸦片走私和经营情况,然后下令收缴外商鸦片,还让他们保证以后来船永不再夹带鸦片,如果有货全部没收,人立即正法。广州人民也纷纷行动起来,配合林则徐的缴烟命令。鸦片贩子不愿交出鸦片,操纵广州的外商商会破坏禁烟行动。林则徐便下令中止中英贸易,命令海关禁止外人离开广州,终于从四月至五月二十一日收缴了鸦片2万多箱。

随后林则徐选择在东莞虎门开始销烟,在场群众成千上万,争相观看这一次焚烟活动。林则徐先让兵士在海滩上挖成两个15丈见方的池子,池底铺上石条,四壁栏桩钉板,防止渗漏。又在前面设一涵洞,后面通一水沟。之后,将水车从沟道推入池子,将盐撒进,又把鸦片切成小块投入卤水中,浸泡半小时后再将石灰投入,池中立即水汤滚沸,围观群众欢呼声震天动地。退潮时,兵士放涵洞,池中水汤随浪潮涌动送入大海。然后再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下半滴烟灰。在连续20多天的时间里,收缴的鸦片全部被销毁。

林则徐指导中国人民的禁烟斗争,具有了反抗侵略,悍卫民族生存权利的伟大意义。虎门销烟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而今我们国人要做的则是要永远记住这一历史事件,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蹈覆辙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敢于同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黑恶行为作斗争。遇见吸食毒品者要勇于去揭发去抵制,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风清气正的大环境里而努力!林则徐及广大禁毒工作者为维护祖国社会的安定富足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爱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的一些著名人物如孔子都出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域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仔细一看,大多数著名人物,譬如孔子、墨子、老子、庄子、孟子等,都是夏商的后裔,而不是周人后裔。而徐州周边,都是夏商后裔的聚集区,譬如宋国、杞国、徐夷等等。考古发现也表明,商朝的历法水平远高于西周。《尚书》里也说周武王请教箕子。《左传》里的很多史料也基本上都是来自夏商后裔的口说。这一切都说明,夏商

  • 约法三章"是谁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约法三章”的典故来源于司马迁《史记》,是刘邦的典故。一,典故来源简说刘邦攻进秦都城咸阳,占领皇宫后,见皇宫内珠宝无数,美女如云。贪心大起,色心也大起。一个穷亭长有了这么多的钱,有了这么多任他蹂躏的女人,乐不可支。顿时把他自己为什么来到咸阳的事情忘了,一味高乐不了。大将樊哙说,“主公自爱!如此行为冷

  • 明未清初书法家王铎被人称为神笔,你喜欢他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此文系原创]悟空问我:“明未清初书法家王铎被人称为神笔,你喜欢他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四个字:非常喜欢!我喜欢王铎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王铎对书法传统的继承执着,二是王铎对书法的创新勇气可嘉。王铎对书法传统的继承不是一般的执着,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近乎痴迷,这可以从王铎留下的大量书法作品

  • 如何评价商鞅这个历史人物?他做的对还是错?或者说他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妙色莲花对于:如何评价商鞅这个历史人物?他做的对还是错?或者说他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妥?不做正面的回答,因为这个搜索上有完整的答案,我只提几点供大家思考,也从侧面回答这个问题。一、历史上的改革家,能称得上这个称号的人,有几个共同点。1、有抱负且积极向上的人。2、推动人类发展和干实事的人。3、被

  • 东山再起的典故及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东山再起的典故及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东山再起的典故出处】《晋书·谢安传》。【东山再起的典故释义】再起:再次

  • 近代史都有那些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开国之伟人并糸统的建立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完整、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军事兵种院校!且全意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原则!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奋斗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不懈探索,勇于奋斗,其间涌现了一大批名人志士,但最

  • 历史上哪些著名人物的传记值得当代人阅读?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我觉得凡有成就的名人传记都值得读,包括现代的。我读传记不多,现在还能记起的就是《毛泽东传》和《拿破仑传》,当然像《史记》里面的本纪也可以说是人物传记,但不管哪种,只要你手里面有的话都可以看一下。很多人不喜欢甚至反对看传记,觉得那是只历史原因所造就;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能成就一番事业,身上或多或少都

  • 说一说刘邦的约法三章和文景之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约法三章,可以说是大汉天子隔空抛物摔出去的第一道皇诣,是一道皇榜,但又不是,也可算是替代性的圣旨。为什么?1.一切皇室财物归军管会封存并护收,以及城中治安照常各自值班。至于秦印大概已由汉祖在城外把玩。2,军队中军驻扎城外一里处,等待迎王进城称皇。3.约法三章是汉帮精致琢磨出来的待天明前的最喑之时刻而

  • 如果排名中国古代十大战神,白起,吕布,项羽分别可以排到第几?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十大战神,如果排名的话,我以为:第一名:管仲管仲发明了一套非常先进、实用的军事思想,即“寓兵于民”,兵民结合,并积极地予以推广和实践,即发展了生产,又强大了军事;而且还还亲自率军作战,驱逐戎狄,折服楚晋,百战百胜,率领诸侯维护周王朝的天下,使齐国成为第一个春秋霸主。管仲即是著名的军事家,也是

  • “知行合一”谁提出来的以及来由?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