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写的?有何依据?

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写的?有何依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697 更新时间:2024/1/24 3:41:52

“破釜沉舟”是成语故事。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它来自于秦末时期项羽亲身经历的事,也是项羽最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时,采取的作战策略。

公元前208年,秦军大将章邯汇合王离攻打赵国。赵王歇在张耳陈余的保护下逃跑至巨鹿城,不料被秦军围困。

赵王只好派人找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派刘邦出兵攻打咸阳,派宋义,项羽领军救赵王,两支义军谁先打到咸阳,立谁为王。

宋义领军救赵,因担心失败和下雨停止不前,被项羽杀了,楚怀王随即命项羽为主将,继续援救巨鹿。

项羽带领大军渡过漳河(也有说是黄河),命士兵将做饭的“釜”和渡河的船只,全部砸烂,烧了帐篷,所有人只带三天的粮食。表示出此战不胜则死的决心,自己亲自带领士兵冲在最前边,极大的鼓舞了军兵的战斗士气。

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奔袭秦军。很快击败章邯的军队,又将王离的部队包围。经过九次对决厮杀,最终活捉王离,迫降章邯,取得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

巨鹿之战,是项羽一生中最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战,成就了项羽各路义军首领的地位。而“破釜沉舟”,是巨鹿之战的“魂”,彰显出项羽不愧为传世名将的气魄!

在历史上,同样都是背水一战,为什么韩信成功了,马谡却败了?

无意翻到这个问题,那我就来回答一下吧。史书上多有记载马谡是个精通兵法非常聪明的人,但记载归记载,下面咱们说的街亭之战,一点儿也没有体现出他的聪明和才能。

街亭是蜀军重要的粮道,诸葛亮就派他心目中非常喜欢的爱将马谡出战。临走时诸葛亮还不忘叮嘱马谡怎样怎样作战,可到了街亭马谡就不按诸葛亮的套路出牌了,老感觉自己的小聪明和思想战术才是最可靠的,以至于被魏军围困于山上几乎全军覆没,马谡战败逃回去之后诸葛亮也是大发雷霆,此等失去街亭对未来蜀国作战是个重大打击。

后来诸葛亮把马谡打入了大牢,马谡也知道这次在劫难逃了,但想起自己的家室,就向诸葛亮大打感情牌说,您像我的爸爸一样……这么长那么短等等!诸葛亮心一软便应允,将来马谡的家室会继续享受他的退休待遇,可军令如山诸葛亮就是再爱惜马谡,这次马谡的死也是免不了了,最后还是挥泪下令将马谡斩首。

上面咱们简单说了一下斩马谡的经过,其实刘备死前是告知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那么这句话放到现在我们怎么理解呢?小编感觉通俗的讲应该就是这个人爱吹牛皮,说出来的理论浮夸不实,想象和看着很美好,但是很难实施。后来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刘备所担心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史书上会有记载马谡精通兵法,非常聪明呢?那么小编感觉就是诸葛亮的用人识人观的问题了,马谡的一些策略和想法大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可能偶尔一次和诸葛亮纸上谈兵的情况下一次建议的好评,比如胜雍一战诸葛亮尝到了马谡建议的甜头,就把对这个人的认知观全面化了,过于偏执的认可就是一场灾难。

个人的一点看法,说的不好还请包涵!

如果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喜欢的点个关注吧!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聪慧还是巧合,历史上算孤例吗?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他人生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的综合体现。背水一战又细分为以下三战是逐步展开的:情报战,神经战,心理战。

一,情报战

刘邦起兵讨伐项羽的时候,赵王是站队在项羽这边的。于是,刘邦派韩信和张耳一起领军攻打赵国。赵王派心腹大将陈余率近20万大军迎战,陈余在战略要地井陉口安营扎寨。以逸待劳,等待汉军的到来。

陈余军中有个很有军事才能的将军叫李左车,他向陈余建议:*韩信最近打了很多胜仗,锐气很盛,现在又和张耳合兵一起来攻打我国,我军应该避开汉军的锋芒。汉军千里而来,他们的粮草一定跟不上。井陉口的道路很窄,行军的速度肯定很慢,军需粮草也会远远的落在后面。请你给我3万军队,我率兵从小路截断汉军的粮道。将军在这死守,不要和汉军交战。汉军前进不能交战,后退,又有我的大军阻挡,不出十日,韩信和张耳就不战自败。请将军采纳我的计谋,否则,我们是没有把握取胜的*。陈余是个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经常自称是仁义之师,打仗从不用阴谋诡计。他说:*兵法上说军队人数是敌人的十倍就可以包围敌军了,如果是敌人的两倍就能作战。现在韩信率领不到一万人的军队长途跋涉跑了上千里来攻打我国。我军拒绝和汉军交战,以后比汉军更强大的敌人来了怎么办?各路诸侯会看不起我国的,以后都会来欺负我国的*。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建议。

韩信在攻打赵国的前一个月,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化妆成普通的老百姓,到赵军的军营附近和赵军接处,收集赵国军队的情报。他听说李左车的计谋没有被采纳,高兴地说:*是天助我也*,率兵急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二,神经战

汉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安营扎寨的当天夜里,韩信把将士们叫醒,挑出2000名精锐的骑兵,每个人手里拿一面红旗,从小路绕到敌军营寨的后面。韩信对他们说:*赵国的军队见我率领的军队离开后一定会全军出动,你们从进赵军的营地,把赵军的军旗都换上我军的*。韩信命令传令兵们:今天歼灭赵国的军队后,我军杀猪宰羊,还有美酒佳肴,请将士们喝酒吃肉!*大家都不相信,但是表面上都响应。韩信率领一万大军,渡河而去,背对着河水安营扎寨。赵国军队的将士们看到后都哈哈大笑,都认为韩信是徒有虚名,这样的排兵布阵不等于把羊放进狼群吗?等于白白的送死。赵军官兵们原先绷紧的神经都放松了,都认为韩信率领的汉军不足为虑。

三,心理战

天亮后,韩信率领汉军直扑井陉口,韩信号令传令兵们给汉军各个大营喊话:*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后退就得被河水都淹死,我们维一的出路就是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打败赵军才是我们的维一活路*。汉军的将士们听到后,都向猛虎一般冲向赵军的大营,赵军打开营寨应战,双方激烈的撕杀起来。打了很久,韩信和张耳诈败开始撤退了,把部队引到水边的大营。驻扎在水边的部队前来增援,和赵军又互相的撕杀成一团。赵军的大军是杀红了眼,大军全部冲杀出营寨。这个时候韩信事先布署好的2000骑兵突然杀尽赵军的大营,把赵军的军旗全部换上了汉军的军旗并且都大声的高喊。赵军将士们回头一看,军营里都是汉军的军旗,知道自己的老巢被战领了,汉军的主力援军杀过来了。顿时大乱,再也无心恋战了,粉纷逃跑了,赵军的军官们斩杀了很多逃跑的士兵们,也没有能阻拦住士兵们逃跑。汉军们是前后夹击,赵军主帅陈余也被乱箭射死,赵王是稀里糊涂的当了俘虏。

韩信下令生擒李左车者赏千金,不久就有士兵们押着李左车来领赏了。韩信亲自为他松绑,还恭恭敬敬的让李左车做上座。

在全军的庆功宴上,有个喝得醉眼朦胧的军官问韩信:*兵法上说扎营要背对山岭,面朝江河。而这次大将军却背道而驰,却取胜了,是什么原因呢?*韩信看了看他说:*在这种敌人是我数十倍的情况下,如果不把部队放在死亡的境地下,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的话,那就全部逃跑了,还能打赢吗?*大家一听都非常的佩服韩信的奇葩用兵。

后来,韩信在李左车的帮助下,又打了很多的大胜仗。

当然历史上最成功的有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失败的案例三国马谡的*失街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名人名言 人生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莪最欣的名言警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花落。去留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金的惑、力的、宦海的沉浮人心竭。一旦所欲不能,一旦所想成功不了,一旦希望落空成泡沫,就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而要克服些面影就需要辱不、去留意的豁的精神境界。朋友,共勉之!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

  • 急需古人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古

  • 有人说后世无人能成功运用韩信的“背水一战”战术,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井陉之战是“以多打少”,韩信背水列阵是为掩护张耳十几万汉军主力渡河。】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军事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彭城之败后,楚汉相争的战略形势。】前205年3月底,刘邦彭城之败后,汉军败兵迅速回撤荥阳布防。同年4月,韩信所率联军主力30万会兵夹击项羽来迟,刘邦VS项羽的彭城之战

  • 完壁归赵的故事赶紧发来啊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完壁归赵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壁,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

  • 刘强东案女主角虎背熊腰相貌一般,说奶茶不如她的眼睛生锈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事儿真的不好说了,在美国那一刻,刘强东觉得他比奶茶妹漂亮。到底是自愿发生关系还是强迫发生关系?现在真是有点糊涂了。强哥脸盲,你看上女主角两分钟就那个了,可见多喜欢刘强东的人物经历:1992年,刘强东高中毕业于宿迁中学;同年8月底,刘强东以高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 温州有多少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一缕清风沁人心,抚于案上闲自适!大家好,我是清风抚案!如果喜欢清风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并点点赞哦!温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温州人,更是被成为“东方犹太人”。虽然前段时间,关于温州,人们大多的印象都是“江南皮革厂”。但是,温州历史上人才辈出,被人们铭记的,更应该的是那些为社会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名人

  • 温州历史上都有什么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温州历史上的名人我知道的有这三个。谢灵运(385433)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叶适(11501223)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字正则,号水心温州市区人刘基(13111375)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字伯温,文成南田人董允(?-246),字休昭

  • 要写3位历史人物的传记之类的,要项羽,曹操,鲁迅,每篇200~300字,主要是性格概括,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力能扛鼎的大力士,领着群众揭竿而起的英雄。可是,太过于讲义气的他输给了一个从亭长开始的刘邦,他没有他的心机深重,他没有他的待人虚假,他就是他。虽然有鸿门宴的生杀予夺之权,他断然拒绝这样谋害自己曾经的兄弟;即使霸王别姬,即使四面楚歌,他依然豪迈一笑,无言面对江东父老的无奈,他勇敢的选择了离开,他

  • “赌命”的背水一战,韩信赢了,后人为何却不敢模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背水之战:第一原则是知己知彼。第二原则是置之死地。第三原则是夺敌战心。后人不是没有效仿,而是要么效仿不成功、要么是被人逼成背水,所以背水之战也就韩信打得最漂亮。首先是知己知彼,才敢背水一战。平魏之后,韩信向刘邦请兵,以实现开辟北方战场的计划。刘邦同意,于是韩信与张耳率三万精兵直下代国。此战甚是顺利,

  • 小木匠陆中明跟劳荣枝案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小木匠陆中明为了揽活而死于非命。那他和劳荣枝有什么关系呢?先看看小木匠是怎么来到出租房的?劳荣枝色诱有钱人殷某到了出租房。殷某死活不相信法子英会杀人,为了证实自己敢杀人。于是法子英以做木工为由,找到了小木匠陆中明,小木匠到出租屋,见笼里关了人,感觉不妙,想退出,被法子英追赶杀害!殷某见到恶魔法子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