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是成语故事。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它来自于秦末时期项羽亲身经历的事,也是项羽最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时,采取的作战策略。
公元前208年,秦军大将章邯汇合王离攻打赵国。赵王歇在张耳陈余的保护下逃跑至巨鹿城,不料被秦军围困。
赵王只好派人找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派刘邦出兵攻打咸阳,派宋义,项羽领军救赵王,两支义军谁先打到咸阳,立谁为王。
宋义领军救赵,因担心失败和下雨停止不前,被项羽杀了,楚怀王随即命项羽为主将,继续援救巨鹿。
项羽带领大军渡过漳河(也有说是黄河),命士兵将做饭的“釜”和渡河的船只,全部砸烂,烧了帐篷,所有人只带三天的粮食。表示出此战不胜则死的决心,自己亲自带领士兵冲在最前边,极大的鼓舞了军兵的战斗士气。
项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奔袭秦军。很快击败章邯的军队,又将王离的部队包围。经过九次对决厮杀,最终活捉王离,迫降章邯,取得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
巨鹿之战,是项羽一生中最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战,成就了项羽各路义军首领的地位。而“破釜沉舟”,是巨鹿之战的“魂”,彰显出项羽不愧为传世名将的气魄!
在历史上,同样都是背水一战,为什么韩信成功了,马谡却败了?
无意翻到这个问题,那我就来回答一下吧。史书上多有记载马谡是个精通兵法非常聪明的人,但记载归记载,下面咱们说的街亭之战,一点儿也没有体现出他的聪明和才能。
街亭是蜀军重要的粮道,诸葛亮就派他心目中非常喜欢的爱将马谡出战。临走时诸葛亮还不忘叮嘱马谡怎样怎样作战,可到了街亭马谡就不按诸葛亮的套路出牌了,老感觉自己的小聪明和思想战术才是最可靠的,以至于被魏军围困于山上几乎全军覆没,马谡战败逃回去之后诸葛亮也是大发雷霆,此等失去街亭对未来蜀国作战是个重大打击。
后来诸葛亮把马谡打入了大牢,马谡也知道这次在劫难逃了,但想起自己的家室,就向诸葛亮大打感情牌说,您像我的爸爸一样……这么长那么短等等!诸葛亮心一软便应允,将来马谡的家室会继续享受他的退休待遇,可军令如山诸葛亮就是再爱惜马谡,这次马谡的死也是免不了了,最后还是挥泪下令将马谡斩首。
上面咱们简单说了一下斩马谡的经过,其实刘备死前是告知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那么这句话放到现在我们怎么理解呢?小编感觉通俗的讲应该就是这个人爱吹牛皮,说出来的理论浮夸不实,想象和看着很美好,但是很难实施。后来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刘备所担心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史书上会有记载马谡精通兵法,非常聪明呢?那么小编感觉就是诸葛亮的用人识人观的问题了,马谡的一些策略和想法大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可能偶尔一次和诸葛亮纸上谈兵的情况下一次建议的好评,比如胜雍一战诸葛亮尝到了马谡建议的甜头,就把对这个人的认知观全面化了,过于偏执的认可就是一场灾难。
个人的一点看法,说的不好还请包涵!
如果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喜欢的点个关注吧!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聪慧还是巧合,历史上算孤例吗?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他人生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的综合体现。背水一战又细分为以下三战是逐步展开的:情报战,神经战,心理战。
一,情报战
刘邦起兵讨伐项羽的时候,赵王是站队在项羽这边的。于是,刘邦派韩信和张耳一起领军攻打赵国。赵王派心腹大将陈余率近20万大军迎战,陈余在战略要地井陉口安营扎寨。以逸待劳,等待汉军的到来。
陈余军中有个很有军事才能的将军叫李左车,他向陈余建议:*韩信最近打了很多胜仗,锐气很盛,现在又和张耳合兵一起来攻打我国,我军应该避开汉军的锋芒。汉军千里而来,他们的粮草一定跟不上。井陉口的道路很窄,行军的速度肯定很慢,军需粮草也会远远的落在后面。请你给我3万军队,我率兵从小路截断汉军的粮道。将军在这死守,不要和汉军交战。汉军前进不能交战,后退,又有我的大军阻挡,不出十日,韩信和张耳就不战自败。请将军采纳我的计谋,否则,我们是没有把握取胜的*。陈余是个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将领,经常自称是仁义之师,打仗从不用阴谋诡计。他说:*兵法上说军队人数是敌人的十倍就可以包围敌军了,如果是敌人的两倍就能作战。现在韩信率领不到一万人的军队长途跋涉跑了上千里来攻打我国。我军拒绝和汉军交战,以后比汉军更强大的敌人来了怎么办?各路诸侯会看不起我国的,以后都会来欺负我国的*。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建议。
韩信在攻打赵国的前一个月,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化妆成普通的老百姓,到赵军的军营附近和赵军接处,收集赵国军队的情报。他听说李左车的计谋没有被采纳,高兴地说:*是天助我也*,率兵急进。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二,神经战
汉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安营扎寨的当天夜里,韩信把将士们叫醒,挑出2000名精锐的骑兵,每个人手里拿一面红旗,从小路绕到敌军营寨的后面。韩信对他们说:*赵国的军队见我率领的军队离开后一定会全军出动,你们从进赵军的营地,把赵军的军旗都换上我军的*。韩信命令传令兵们:今天歼灭赵国的军队后,我军杀猪宰羊,还有美酒佳肴,请将士们喝酒吃肉!*大家都不相信,但是表面上都响应。韩信率领一万大军,渡河而去,背对着河水安营扎寨。赵国军队的将士们看到后都哈哈大笑,都认为韩信是徒有虚名,这样的排兵布阵不等于把羊放进狼群吗?等于白白的送死。赵军官兵们原先绷紧的神经都放松了,都认为韩信率领的汉军不足为虑。
三,心理战
天亮后,韩信率领汉军直扑井陉口,韩信号令传令兵们给汉军各个大营喊话:*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后退就得被河水都淹死,我们维一的出路就是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打败赵军才是我们的维一活路*。汉军的将士们听到后,都向猛虎一般冲向赵军的大营,赵军打开营寨应战,双方激烈的撕杀起来。打了很久,韩信和张耳诈败开始撤退了,把部队引到水边的大营。驻扎在水边的部队前来增援,和赵军又互相的撕杀成一团。赵军的大军是杀红了眼,大军全部冲杀出营寨。这个时候韩信事先布署好的2000骑兵突然杀尽赵军的大营,把赵军的军旗全部换上了汉军的军旗并且都大声的高喊。赵军将士们回头一看,军营里都是汉军的军旗,知道自己的老巢被战领了,汉军的主力援军杀过来了。顿时大乱,再也无心恋战了,粉纷逃跑了,赵军的军官们斩杀了很多逃跑的士兵们,也没有能阻拦住士兵们逃跑。汉军们是前后夹击,赵军主帅陈余也被乱箭射死,赵王是稀里糊涂的当了俘虏。
韩信下令生擒李左车者赏千金,不久就有士兵们押着李左车来领赏了。韩信亲自为他松绑,还恭恭敬敬的让李左车做上座。
在全军的庆功宴上,有个喝得醉眼朦胧的军官问韩信:*兵法上说扎营要背对山岭,面朝江河。而这次大将军却背道而驰,却取胜了,是什么原因呢?*韩信看了看他说:*在这种敌人是我数十倍的情况下,如果不把部队放在死亡的境地下,让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的话,那就全部逃跑了,还能打赢吗?*大家一听都非常的佩服韩信的奇葩用兵。
后来,韩信在李左车的帮助下,又打了很多的大胜仗。
当然历史上最成功的有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失败的案例三国马谡的*失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