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你见过有谁把24史读完了?

你见过有谁把24史读完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1/24 9:49:23

如果有谁在你面前说,他读完了24史,你最好别信。

迄今为止,我认识的一些真正的读书人,我还没见过谁能把24史读完的,除非他像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舜徽那样的史学大家、饱学之士,终生把研读24史作为职业的学者。即使如张舜徽那样的大家,他自己也认为,读24史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张教授在《自强不息,壮心不已略谈我在长期治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中谈到:“为了读24史,不畏艰难,不避寒暑,坚持不懈地认真去读……整整花了十年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三千二百五十九卷的大书。”

想想看,一个历史系教授读24史都这样困难,我们普通读书人的困难就更可想而知了。作为读书人,可能就24史中某个篇章读过,但我不相信他都张教授那样系统地读完。为什么呢?历史作家张宏杰认为,24史是古,有四千多万字,里面有今天读者不熟悉的大量生僻字,不知道的人名、地名,不熟悉的典章制度,诘屈聱牙之句太多,读起来极其费力。因此,假设一个人一天读完3000字原文,不论过年过节、刮风下雨,每天不间断地读,那么通读一遍24史,大约需要36年的时间。因此,除了少数的专业史学家,极少有人能真正读完24史的。同样的道理,除了24史之外,《资治通鉴》《史通》《通典》等等大部头的古籍,如果想要通读一遍,再去总结等,怕是一辈子也读不完。

不排除有极少数人读完了24史,并从中找到了读书和学习的乐趣。这种少数人一定是有读书信仰和文化追求的人,必须佩服。但是作为普通读书人,能读完24史,真是个遥不可及目标,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学识、时间和精力来分配读书时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读24史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不可能有人看完的。如果有人说他通读过24史,你可以认为他是个牛皮

二十四史通篇3000卷,4000万字。

正常人如果不求甚解,一天可以阅读八万字左右,一目十行十万字。如果需要一定理解和记忆的话,两万字顶天了。精研更不必说。

我们取个中,一天四万字。意味着读完二十四史最少要一千天,3年。

但这里还有这么几个难题:

二十四史本身并不都是鸿门宴这样的名篇,文字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大部分篇章是枯燥无味的流水账,让人读不下去,这是一。

而且大部分文字都是古文,没有一定的古文修养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两眼昏花,完全不知所云,简而言之,看不懂。

另外,二十四史很多篇章如艺文志、地理志、职官志、年表等等,没有相关知识,更是不知所云,完全对不上,看几篇就想把书扔了。

此外,古人写书,由于纸张不易,喜欢用各种简称代称,更是让不熟悉相关历史的人若堕五里雾中,茫然不解。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现在已经不用或者很少用的字或说法,现代人根本不认识。有人不服?那你自己看看好了,前四史《史记》马相如传中的名篇,《上林赋》,谁要是说全认识,我给他磕三响头。我反正是80%的字都不认识。鄙人硕士毕业,对史书颇有研究:

“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出入泾渭;酆镐潦,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狭之口,触穹石,激堆,沸乎暴怒,汹涌澎湃。弗宓汩,逼侧泌。横流逆折,转腾冽,滂濞沆溉。穹隆云桡,宛胶戾。逾波趋,下濑。批岩冲拥,奔扬滞沛。临坻注壑,坠,沈沈隐隐,砰磅訇,,鼎沸。驰波跳沫,汩漂疾。悠远长怀,寂无声,肆乎永归。然后灏潢漾,安翔回,乎,东注太湖,衍溢陂池。于是乎鲛龙赤螭,渐离,鳍,禺禺鳎,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鱼鳖声,万物众伙。明月珠子,的砾江靡。蜀石黄,水玉磊,磷磷烂烂,采色汗,积乎其中。鸿鹄鸨,鹅属玉,交精旋目,烦鹜庸渠,箴疵卢,群浮乎其上,泛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于是乎崇山矗矗,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九。南山峨峨,岩崎,摧崛崎。振溪通谷,蹇产沟渎,呀豁。阜陵别岛,崴,丘虚堀,隐辚郁垒,登降施靡,陂池豸,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以绿蕙,被以江蓠,糅以芜,杂以留夷。布结缕,攒戾莎,揭车衡兰,本射干,茈姜荷,持若荪,鲜支黄砾,蒋苎青,布闳泽,延曼太原。离靡广衍,应风披靡,吐芳扬烈,郁郁菲菲,众香发越,布写,。

最重要的是,除非相关研究人员,大部分章节读了根本没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破釜沉舟是哪个历史人物写的?有何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是成语故事。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它来自于秦末时期项羽亲身经历的事,也是项羽最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时,采取的作战策略。公元前208年,秦军大将章邯汇合王离攻打赵国。赵王歇在张耳陈余的保护下逃跑至巨鹿城,不料被秦军围困。赵王只好派人找楚怀王求救。于是,楚怀王派刘邦出兵攻打咸阳,派宋义,项羽

  • 名人名言 人生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莪最欣的名言警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花落。去留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金的惑、力的、宦海的沉浮人心竭。一旦所欲不能,一旦所想成功不了,一旦希望落空成泡沫,就失落、失意乃至失志。而要克服些面影就需要辱不、去留意的豁的精神境界。朋友,共勉之!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

  • 急需古人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古

  • 有人说后世无人能成功运用韩信的“背水一战”战术,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井陉之战是“以多打少”,韩信背水列阵是为掩护张耳十几万汉军主力渡河。】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军事研究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彭城之败后,楚汉相争的战略形势。】前205年3月底,刘邦彭城之败后,汉军败兵迅速回撤荥阳布防。同年4月,韩信所率联军主力30万会兵夹击项羽来迟,刘邦VS项羽的彭城之战

  • 完壁归赵的故事赶紧发来啊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完壁归赵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壁,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

  • 刘强东案女主角虎背熊腰相貌一般,说奶茶不如她的眼睛生锈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事儿真的不好说了,在美国那一刻,刘强东觉得他比奶茶妹漂亮。到底是自愿发生关系还是强迫发生关系?现在真是有点糊涂了。强哥脸盲,你看上女主角两分钟就那个了,可见多喜欢刘强东的人物经历:1992年,刘强东高中毕业于宿迁中学;同年8月底,刘强东以高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

  • 温州有多少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一缕清风沁人心,抚于案上闲自适!大家好,我是清风抚案!如果喜欢清风文章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并点点赞哦!温州,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温州人,更是被成为“东方犹太人”。虽然前段时间,关于温州,人们大多的印象都是“江南皮革厂”。但是,温州历史上人才辈出,被人们铭记的,更应该的是那些为社会文化做出贡献的历史名人

  • 温州历史上都有什么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温州历史上的名人我知道的有这三个。谢灵运(385433)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移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叶适(11501223)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主要代表字正则,号水心温州市区人刘基(13111375)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字伯温,文成南田人董允(?-246),字休昭

  • 要写3位历史人物的传记之类的,要项羽,曹操,鲁迅,每篇200~300字,主要是性格概括,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力能扛鼎的大力士,领着群众揭竿而起的英雄。可是,太过于讲义气的他输给了一个从亭长开始的刘邦,他没有他的心机深重,他没有他的待人虚假,他就是他。虽然有鸿门宴的生杀予夺之权,他断然拒绝这样谋害自己曾经的兄弟;即使霸王别姬,即使四面楚歌,他依然豪迈一笑,无言面对江东父老的无奈,他勇敢的选择了离开,他

  • “赌命”的背水一战,韩信赢了,后人为何却不敢模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背水之战:第一原则是知己知彼。第二原则是置之死地。第三原则是夺敌战心。后人不是没有效仿,而是要么效仿不成功、要么是被人逼成背水,所以背水之战也就韩信打得最漂亮。首先是知己知彼,才敢背水一战。平魏之后,韩信向刘邦请兵,以实现开辟北方战场的计划。刘邦同意,于是韩信与张耳率三万精兵直下代国。此战甚是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