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写自己人物传记

写自己人物传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12 更新时间:2024/1/24 10:26:40

每个人都可以写人物传记。

日本人写的,一本叫《窗边的小豆豆》

写自己的话,要给一些自己的信息,才会真实写人物传记主要有以下要点:①以时间为序组材,概括人物一生;②突出人物重点活动,详略安排得当。介绍人物的思想精髓。范文如下屈原-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出自哪本书?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意思:负:背着;荆:荆条

  • 渑池相会到负荆请罪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得其位而未得其时从完璧归赵到渑池之会再到负荆请罪将相和,蔺相如的形象甚至有如圣人,文武兼备,虚怀若谷,有勇有谋,碧血丹心。从史书上看来,蔺相如几乎没有任何的缺点。但可惜的是,他的发迹太晚了。他真正被赵国上层所赏识的时候已经是赵惠文王执政的后期,国家已经成型,他的出现完全是一个偶然。是因为秦王索要和氏

  • 求推荐历史人物传记类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二月河的清朝帝王小说系列如《康熙大帝》(已经拍成康熙王朝)《雍正皇帝》(已经拍成雍正王朝)像美国一个什么人写的《毛泽东传》也不错如果再往前,你觉得最好看的是《史记》。里面的人物事件社会风情等等各各方面都描写的非常好。只是读起来会有点吃力。不过,一旦看明白了,会感觉非常的过隐。特别是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

  •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百度知道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赵国大将廉颇。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

  • 当阳长坂坡历史20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刘备在火烧新野后,虽挫曹军锐气,但实力过于悬殊,随全军整体后撤,因随军百姓过于庞大,前军后军脱节,刘备与两位夫人及刘备唯一幼子失散,故赵云七进七出,怀抱幼主,冲出曹营,在当阳桥前张飞前来接应,猛张飞虽一粗人,此时形势所逼,用马尾帮草绳在小树林做疑兵,曹操来到桥下未敢先动,张飞声如震天,气若斗牛“吾来

  • 近现代历史上,河南都出过哪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杨靖宇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

  •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蔺相如和廉颇历史故事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

  • 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的人物传记书有哪些值得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实在不好意思,我一老农民,真答不了这题。以下书单是近些年口碑非常好的。楼主可以尝试做选择。1、《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推荐语:能透过时

  • 你觉得中国近代史有哪些民族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首推毛泽东!什么叫英雄?英雄是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只有毛泽东才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称号!第一,英勇斗争。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毛泽东从不消极更无怯懦勇往直前不退却,不论有什么危险他都毫不在意,坚决斗争到底。无论是农民运动低潮,井岗山斗争的敌军五

  • 近代天津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近代天津历史名人很多,主要介绍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南开大学创建者张伯苓和弘一法师等人,以飨读者。于敏:中国“氢弹之父”于敏(19262019),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人。1960年底,于敏等参与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当时我国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用于氢弹计算的只有很少时间。于敏领导下的人员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