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吴三桂反清若成功,历史书如何描述他的经历并为其洗白?

吴三桂反清若成功,历史书如何描述他的经历并为其洗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4/3/18 2:46:47

假如在一个平行宇宙中,吴三桂反清成功,建立周朝。那么周朝官员在修《明史》的时候,必然会对吴三桂的行为进行洗白。以下文字就引自平行宇宙的《明史建州虏传》:

时闯贼破大同、真定,京师震动。我太祖高皇帝(注:即吴三桂)驰援之,至山海关,闻闯贼已破京师,天子自经死。帝欲自刎以殉国,左右夺其剑,谏曰:“死,易事耳。然今社稷倾颓,将军纵九死之,亦不能复。盍效申包胥乞师复楚之策?”帝然其言,西向叩首,血流湿衣。

帝遂亲往建州虏请兵十万,为朝廷雪耻。虏酋不允,帝长泣力恳。虏酋曰:“明朝文武数无信义,将军欲建大功,本国何难发兵助阵,恐成功之后,不知将置身何地耳。”帝曰:“我父子受朝廷厚恩,今日为巨寇弑逆,士庶伤心,神人共愤。我闻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家而后国。今君后俱遭惨弑,我食君之禄,焉有坐视之理。如必计成败而后行,是有觊觎于衷也。我桂今日誓死报国,虽肝脑涂地,亦所不辞,安问其他。”虏酋曰:“将军姑退,明日再议。”明日,帝挂孝复谒虏酋,痛哭哀恳,虏酋虽夷狄,亦感其诚,遂发兵。

建虏入关,帝身为前驱,斩将杀敌,闯贼逃遁,数败于帝,后为帝所诛。帝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建虏。不意虏酋狡诈,竟逆天背盟,雄据燕都,窃明朝神器,变中国冠裳。帝方知拒虎进狼之非,莫挽抱薪救火之误,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膻腥。奈何建虏势壮,帝深虑之,遂隐其志,假从虏。

……

时福王、唐王、桂王等藩,自立为帝,然皆不知北讨建虏,竟自攻伐,以争正统,逐为建虏所灭。帝见诸王不堪辅,隐忍不救,以图将来。适值先朝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托孤于帝。帝承重任,未敢轻举。

……

建虏以帝有功,封帝平西王,镇云南。帝扶先朝遗孤,选将练兵,密图恢复。时虏酋爱新觉罗玄烨年幼,与大臣鳌拜不和。帝施反间之计,玄烨竟诛鳌拜,自折肱股。帝遂举义旗,天下响应,遂逐建虏。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反清成功大周吞并大清咯!福此刻史官附体,著《大周史.太祖本纪》,开拍马哥粉饰帝模式。因是正史,故用文言,为能理解,白话注解。拍马简略,洗地详尽,让您叹为观止。看完后,您说说,福能当太史令不?

太祖开天达道神圣舜贤禹德汤肇纪立极仁文义武俊情惠康靖襄贞明桓庄元烈定业功高皇帝,尊名讳三桂,尊字讳长伯、月所,尊氏曰吴。戎旅世家,辽东人也,其先居高邮。初,帝诞,日月星共辉……(自评:谥号用字36个,字数最长,字数吉利。还说他人帅有才重情贤德,贤德如尧舜禹汤。允文允武襄大业开天辟地等。讳前加尊,把字也讳了,这是首创。日月星同辉,造神有新意!这马屁拍得空前绝后,能给满分不?能任太史令不?吴士说:光拍马屁不行,关键是洗地。把石敬瑭洗成李世民,你能吗?关键看悟友们的意见。悟友们,你们看完下面的洗地文,评价下福能不能任太史令啊?皇上说了,您说了算!)

……

帝引虏南下,时腐儒俗夫常非之。(正视问题,才能粉饰洗地,逃避只能让人嘴上夸心里骂,得让人心里嘴上都夸)圣乃智多星,其为实乃不负君父不负卿,谋胜子房及陈平。终襄华夏大周之盛业。方其时也,北虏势盛,西贼力强。帝携铁骑,难敌两雄,乃引北虏欲破西贼。一为雪思宗耻,二为报桓祖(吴襄)仇,三为安佳人心。且两贼相攻,帝广粮筑墙、徐图自强,将渔翁取利邪!后西贼果不敌,帝欲合力而战新赢北虏,然诸王、群雄或作壁上观或争利于内,帝遂罢。为天下计,帝遂弑明帝献于虏!(三桂因为清、顺厉害,就让清过来给崇祯、吴襄报仇夺回陈圆圆。然后保存实力,伺机联合其他力量。以清刚胜且水土不服而坐收渔翁之利或以逸待劳败之。这地洗得不错吧。三桂杀南明皇帝,这地难洗,但必须洗,还得洗干净。不然太史令没命。只好绞尽脑汁,大涮拖把。)

或曰帝何以弑明帝献于虏?初,帝引虏南下破贼,且以北虏水土不服,不习水战而合诸王、群雄以灭虏。予以勤王而兴明,再建太成(太祖、成祖)之功。然诸王、群雄,皆为其私,相互攻伐,天不佑明,华夏危矣。忠臣良将亦为庸君奸臣所害,或因争利死于朝堂,或因独斗死于疆场,或因败投于虏。帝曰:天下非一姓之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况将军乎?帝为天下计,引虏而诛明帝。一为惑虏二为合力。外有北虏内有西贼上有庸君,帝以三万铁骑,或谋或交,或迫或惑。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三十七载而奄有天下,拯华夏正朔于危亡,复华夏衣冠发饰于即灭,解兆民于倒悬。虽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成仁宣亦不及也!……(这里说的是南明各自为战,相互攻击,忠臣能将,要么死于朝堂要么死于单独为战要么被迫(战败或被逼)投降。人心尽失,三桂也是为了重振华夏。才引狼入室,被杀主献敌的。目的是迷惑清朝,消除内讧,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然后联合三藩,重建华夏,建立大周。)

史官福赞曰:帝为宗周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帝污己(引狼入室)而惑敌则敌灭,帝污己(以下犯上)而诛独(南明帝,这里说他是独夫,节操呢?福,附体,至于这样吗?)则独亡。帝调虎离山,纵横捭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忍人所不能,再建华夏,号曰大周。得天下绝美,杀贼灭虏于野。(反正赢了,怎么吹都有理,有美女圆圆,还能亡清。有没有想到三志帝完颜亮?)帝提三尺剑,而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未有之功业也。煌煌哉!太祖!(这段说的是他忍辱负重,不怕挨骂,纵横捭阖,最终干掉大顺、大西、大清。然后顺势再拍马一番,福这化身史官,那吴士必须封福太史令吧。福,好脸红,是不是太无耻了?请悟友轻拍,谢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帮我找一份有关于道教的详细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

  • 《道藏》主要有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道藏》为道教经书之总集。今所见《道藏》,由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联合,於1988年影印出版,原书512函,以《千字文》编号,缩小之后,编为16开本36册,为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之合集,共收入各类道书1476种,5485卷。《正统道藏》5305卷,由明朝第43代天师张宇

  • 的到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道教始源於黄帝,发扬於老子,成教於张道陵天师。二“始祖”---黄帝“始祖”黄帝,复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向仙人求道并修炼的圣贤。道历是以黄帝问道广成子之时为纪元的。三“道祖”---老子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在道家思

  • 谁知道历史上有多少三只眼的人?,还有,道家祖师老子,我听说他是白头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据传,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

  • 胡雪岩为何娶那么多姨太太,这些姨太太又是如何对待他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大清276年的历史中,头戴红顶子又身穿黄马褂的商人,唯有胡雪岩一人。曾官至“布政使衔”从二品官阶,商业帝国富可敌国,妻妾之多成为传奇人生标签,最终却以家徒四壁的落魄晚年谢幕。将生意伙伴发展成床上伙伴胡雪岩从一个店伙计,到商人,再到巨贾,终到“红商”双赢的人生巅峰。一步步走来,可谓历尽艰辛。期间,因

  • 胡雪岩是如何被没落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胡雪岩破产,看似偶然,其实必然!1、生意人陷入朝堂的权力之争,注定了不会有好结果。2、自己没有认清形势,盲目自信和信任别人。其实,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的人却不少。胡雪岩没落的最直接原因是他投机蚕丝失败,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他能起家主要是借助官场之力,自然也就被卷进了官场斗争

  • 历史故事 荆轲刺秦王 300字 不要多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穿了上朝的礼服黑色龙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七寸的匕首就露了出来,所谓图穷而匕首现。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

  • 道教有哪些主要经典?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南华真经》《文始真经》《冲虚真经》《通玄真经》《度人妙经》《阴符经》《清静经》《西升经》《心印经》《黄庭外景经》《黄庭内景经》《玉皇经》《玉枢经》《三官经》《北斗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太上老君内观经》《洞玄灵宝定观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坐忘论》《化书》《重阳立教十五论》《

  • 道教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道教是土生的宗教:道教是中国古代宗教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源於自然的崇拜:华夏先祖崇拜自然、崇拜鬼神,盛行沟通人神意愿的占卜等多种方术。这种原始宗教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对「天」或「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宗教经历了显著的理性化演变,

  • 中国古代的茅山派?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茅山派道教教派。茅山在江苏句容。茅山是我国著名道教名山,上清派发祥地,道教称之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中国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所创。因在茅山筑馆修道,尊三茅真君为祖师,故名。一说汉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及其弟固、衷于茅山采药炼丹,济世救民,被称为茅山道教之祖师,茅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