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为什么张振武要逼一个不是革命也不是党派的黎元洪当湖北都督,而不是自己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78 更新时间:2024/2/22 19:17:11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辎重队和第八镇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同时起事,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起义爆发后,党人公推工程营队官、日知会成员吴兆麟担任临时总指挥。第二天清晨,吴兆麟与党人张振武等召开会议,商量成立军政府事宜。会上张振武等人提出:“起义已初步成功,现在急需组织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我们必须找一个德高望重之人,以便号召天下。”

众所周知,武昌起义的领导人都是新军中的低级军官,资历不足;张振武是共进会负责人之一,不为人所知;其他共进会和学社的领导人刘公、孙武和蒋翊武又不在武昌,一时联系不上;党人属意的黄兴和宋教仁又远在上海,缓不济急。正在这时,巡逻士兵发现了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的藏身之处,正为都督人选犯愁的党人喜出望外,黎元洪平时威望尚可,比较开明,党人认为此时由黎元洪出任湖北都督,最为适当,于是派人迎接黎元洪上任。

“床下都督”黎元洪

起义爆发后,黎元洪见势不妙,逃至心腹参谋刘文吉家中藏匿。据说党人来请他赴任时,黎元洪吓得躲在了床底下,所以后来落了个“床下都督”的外号。在党人威逼下,黎元洪只好出任军政府都督,党人以他的名义发布通告,号召全国。

张振武

张振武与孙武、蒋翊武号称“首义三武”,军政府成立后,张振武担任了军务部副部长,是军政府的实际控制人之一。民国成立后,黎元洪借袁世凯之手杀死了张振武,这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之一。

这也并不是张振武一个人就能决定的,在武昌起义的发动组织是孙武和张振武负责共进会,和蒋翊武领导的文学社,在贡献上,文学社的作用比共进会要大一点,而革命党要选黎元洪当湖北都督,和张振武无法决定这件事一样,自身的影响力不够。

武昌首义者张振武张振武是湖北罗田人,先前在湖北省立师范学堂就读,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员,1905年自费到日本留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担任湖北方面组织工作,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发展革命力量,扩充革命队伍,1911年6月,加入了孙武、焦达峰成立的共进会,由于张振武能力比较强,又变卖家产资助革命,在共进会中影响力逐渐提升。

又由于张振武胆识过人,在共进会中主要负责财务、筹款和购运军火等事务,在武昌起义的时候,张振武是领导者之一,因此被称为武昌首义者之一。

实际上,当时革命党的势力并不强大,而共进会和文学社的影响力也不足,在武昌的新军起义领导者中也都是中下级军官,想要震慑整个武汉乃至湖北,影响力是不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决定让黎元洪担任湖北都督是十分明智的。

床底下请出的湖北总督黎元洪能够担任湖北总督,和黎元洪在辛亥革命之前的做事风格有关系,当时黎元洪对部队十分宽容,所以革命力量在黎元洪的部队中发展最快,黎元洪也就睁一只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对于革命活动也不过问,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使得黎元洪获得了革命的的好感。

在武昌起义后,湖北总督瑞徽和第八镇统制张彪都跑了,革命进行的比想象的还要成功,这个时候就需要打出旗号,领导全局,通电全国。实际上文学社和共进会起义之前是想让同盟会来领导的,结果黄兴没有赶来,起义就爆发了(黄兴率领革命起义N次,无一成功,武昌起义时黄兴还没赶上)。而当时革命军的总指挥吴兆麟只是一个兵勇,影响力不够。

这个时候包括张振武在内一些革命军要干在咨议局酝酿筹建湖北军政府的名单,在军政府总督这个人选上,始终是拿捏不定,最后张振武提出以亲近革命党的黎元洪出任总督。

当时黎元洪正准备潜逃,被革命党抓到行踪,到黎元洪住处去后,黎元洪吓的躲到了床下,革命党人找到黎元洪对着床下喊话“请黎统领出面议事,不必顾忌”,黎元洪也不敢出来,后来还是被人给拽出来的。在革命党人的推拉下,黎元洪被带到咨议局,革命党人还说,告示都已经写好,就差都督签名了,黎元洪就这样当了湖北都督。

实际上,张振武等人还是资历和影响力不够,因此只能把黎元洪拉出来壮声势,实际上在武昌起义中,黎元洪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随后南方多省相继宣布独立,从中不仅能看出武昌起义的作用,也有黎元洪的作用,毕竟小兵造反和当官的造反,那是不一样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鱼得水、草木皆兵、东山再起分别是那些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如鱼得水[rúyúdéshuǐ][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草木皆兵,读作cǎomùjiē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

  • 古代邯郸因有什么而出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军破邯郸,赵王迁降秦,邯郸属秦国,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赵国。次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是邯郸郡的首府。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立张耳为赵王,都城仍设邯郸。九年,刘邦封其爱子如意为赵王,并重建邯郸宫城,富丽堂皇温明殿即建于此时。一直到西

  • 黎元洪在辽宁打过仗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黎元洪是武昌起义时的清军协统,被革命党人奉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从此发迹,先后两次出任北洋政府总统,成为民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黎元洪父亲早年在天津当兵,黎元洪随父居住在天津北塘一带。后来黎元洪考入天津水师学堂,1888年毕业后,被赏以六品顶戴,以把总身份在北

  • 邯郸,中国唯一一个三千年不改名字的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古城距今已有3100多年的建城历史。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邯郸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的城邑,肇起于商殷。邯郸之域在西周时属于卫国,春秋时为晋地,当时邯郸已是闻名遐迩的农业、手工业

  • 评书《说岳全传》是谎言还是真实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姑妄言之姑听之吧《说岳全传》是清代钱彩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最早刊本为金氏余庆堂刻本,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主要讲述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这本书的流传

  • 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中有哪些牛B的绰号,那些人物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那可太多了,在单田芳老爷子的评书里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江湖人物的绰号了。一个个叫起来朗朗上口,霸气十足。当然了,那些人有的确实是在武艺超群,名副其实,有的则是拉大旗做虎皮,全靠名号唬人。在下不才,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单老评书中那些震天响的绰号,以及他们各自的武功实力。不过由于人数太多,咱们不能一

  • 评书《兴唐传》的十六杰是力量排行,如果按照武艺顺序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听过评书《兴唐传》的朋友都知道,书中的十六杰与评书《隋唐演义》中的十三杰、古白话小说《说唐全传》中的十八杰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兴唐传》的十六杰排的不是武艺高低,而是力量,这点陈荫荣老师在书中曾说明过。要进行武艺顺序的重新整理,我们首先就要来看一下书中的十六杰,以锁定人员名单。李元霸裴元庆宇文成都雄阔

  • 演义评书中杨家将有几代人物?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在北宋中期杨家将的故事就开始流传于天下,歌颂了杨家将戍守边疆、抗击外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经过后世的演绎,杨家将传承有着十几代,人物更是多达数百人。1、金刀杨会杨家将最早的人物是杨会,在《残唐飞虎传》、《火山王杨衮》中有提到

  • 推荐几部单田芳的经典评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题主的提问。提到单田芳的经典评书,首先强烈推荐他的《隋唐演义》。印象最深的是单田芳对秦琼的描述。这样一个黄膘马马踏黄河两岸,熟铜锏锏打三州六府半边天,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神拳太保的形象十分喜爱,特别是染面涂须乍登州,最让人欣赏他的英雄气概。《隋唐演义》听了很多遍,每一遍都让人回味无穷。除了《

  • 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中有哪些原本实力很强,后来沦为战五渣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单田芳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说”的功夫独步天下,配上独特的嗓音,堪称评书大师。尤其在娱乐资源匮乏的七八十年代,每当广播里单老的评书开始播讲,说万人空巷都不为过。但是同样,他老人家的文学功底一般,所以很多改编或者原创的内容经不起推敲,这就造成了bug成堆,坑填不上等很多问题。另外,单老书中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