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邯郸出过那些名人或者历史人物?

邯郸出过那些名人或者历史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4/2/6 6:24:26

1、赵武灵王:中国第一个创建了骑兵的帝王,也开创了中国军事变革的先河;2、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3、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4、蔺相如:赵国名相,和廉颇两个人威慑秦国;5、赵胜:平原君,战国四公子之一;6、毛遂:出使不辱使命,为官造福于民,赵国贤士;7、赵奢:马服君,曾经多次战败包括秦国在内的敌国军队,战功赫赫;8、荀子:和孔子、孟子等齐名的大学问家,韩非和李斯的师父;9、乐毅:赵国人,战国名将,被赵王封为望诸君;10、赵姬:秦始皇的母亲,著名的美女,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太后;11、嬴政:秦始皇,中国第一位皇帝,祖籍在陕西,但出生在邯郸;

魏县的历史名人?

魏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仅涌现出名垂史册的军事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等,而且还哺育出众多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他们仅载入县志的就有87人。

春秋时期重义轻财的卫国大夫仲孙于奚;

西汉位比三公,德比屈原的司隶校尉盖宽侥;

三国忠心事主,宁死不屈,固守邺城的袁绍谋士审配;

南北朝宋辅国将军申恬,梁勇决善战的智武将军兰钦;

北魏尚书右丞相,征虏将军曹世表;

周公侯、尚书右仆射、骠骑大将军申微;

唐太宗时期太子监国、中书令杜正伦,郯国公张公谨,治水专家、大理寺卿姜师度,第一个测量子午线的天文学家张遂;

北宋开国元勋、代国公、郑王潘美,屡建奇功的检校太尉崔彦进,国史撰修官、吏部尚书李清臣,宋哲宗谏议大夫,人称殿上虎的刘安世;

明为政清廉,兴利除弊,人称“水清、衡平”的两淮盐运使薛爿,天年间执法如山的邢部尚书李养正,明末坚守岗位,宁死不食清禄的知县刘永锡;

清顺治年间治水专家、大理寺卿崔维雅、嘉庆年间考据学家,辨伪学家,著作家崔述;

抗日民族英雄,路南支队司令员裴香斋,河北的刘胡兰郭书玉

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三总部命名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王志强烈士等

所有这些古今人物,为谱写魏县历史而昭垂于世,为彰显魏县传统文化而流芳千古。

《大秦赋》中赵国丞相郭开很搞笑,历史上的郭开是怎样的一个人?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战鼓雷雷,旌旗飘飘,万马奔腾,尘土飞扬,好端端的《大秦帝国》不珍惜,捣鼓出个不伦不类的《大秦赋》来,必须得为起这名的大人物点一万个赞了。

历代君王自毁长城者不在少数,如秦二世逼杀蒙恬,宋高宗冤杀岳飞。但能达到一毁再毁,一毁到底,代代皆毁,终归家败国亡的顶级境界者,非赵国最后三代君主莫属。

(老将廉颇剧照)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堪称战国时期最惨烈一战。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撤廉颇上赵括,最终导致赵军大败,40余万人遭“人屠”白起坑杀,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积攒下来的家底儿被赵孝成王挥霍得干干净净。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终于去世,没想到赵国的韭菜是一茬不如一茬。继位的赵悼襄王还不如他老爹赵孝成王,即位之初便再次弃用廉颇。此时已是战国末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面对秦国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赵国无人可用,赵悼襄王只得派人去请时在魏国都城大梁闲居的廉颇。

(佞臣郭开剧照)廉颇虽在魏国,但报效赵国之心未死,正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了这次会面,廉颇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当着赵王使者的面吃“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上马,来回驰骋,展示自己的体力和精力。

只不过使者已经收了大奸臣郭开的贿赂,向赵王复命时却说“廉颇身体很好,能吃能喝,但与我吃饭的当儿就去了三次厕所”。赵悼襄王于是认为廉颇已老,遂作罢。赵国栋梁廉颇从此远离战场,英雄再无用武之地,眼睁睁看着赵国一步步走向灭亡。

赵悼倡后剧照)邯郸出美女,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便出生于邯郸,赵姬与吕不韦、之间的风流韵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邯郸还有一位可人儿,此女本是娼女,先嫁赵王宗室,夫死守寡在家,赵悼襄王见其貌美,便纳为妃。此女十分受宠,设计陷害赵国原太子赵嘉,立自己的儿子赵迁为太子,自己也被赵王立为王后,此就是“赵悼倡后”。这名字起的,绝对名副其实。

赵迁便是赵幽缪王,赵国的末代君主,公元前236年继位,此时离赵国灭亡只有八年时间,情况十分危急。面对秦国的强大攻势,赵国只能靠李牧苦苦支撑。

(名将李牧)公元前229年,秦军大举进攻赵国,这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二的王翦与李牧的终极对决。秦赵双方僵持不下,这时王翦想起了郭开,毕竟郭开有弃用廉颇的成功案例,秦国间谍对郭开家也是熟门熟路。

于是秦国派使者重金贿赂郭开,要求陷害李牧。郭开也是个讲诚信的人,收钱就要办事,便向赵王诬陷大将李牧、司马尚谋反。李牧最终被赵王诛杀,司马尚被贬为庶人,赵王派赵葱、颜聚为将。

公元前228年,王翦攻破邯郸,赵葱战死,赵王迁及颜聚等被俘,赵国灭亡。赵国大夫十分憎恨,赵悼倡后,遂将其诛杀并灭其满门。大奸臣郭开的结局史书并无记载,但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到为其安排了多条死路。

(翻版秦桧郭开)一种说法是赵国灭亡后,郭开在秦国担任高官,回邯郸搬运自己多年积累的大量金银,在半途被盗贼所杀。一种说法是在回邯郸途中被赵嘉所杀,一种说法是郭开自以为对秦国有大功,在秦国遗颐指气使,秦人忌恨,将其杀死,家财也被哄抢一空。总之没有一个好下场,这也算是“不负众望”。

赵国末代君主赵王迁被俘后,秦始皇倒没有杀他,将其流放到湖北房陵。国破家亡之后,没想到这哥们倒成了个文艺青年,作了一首《山水》歌,“闻者落泪”,其中几句确实让人叹息!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何人进谗?何为良臣?不言自明。悔之晚矣!

战国四大名将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秦赵两国各占一半。赵国的廉颇、李牧最后都败给了谁?秦军不能打败他们,屡次使用反间计,毁掉他们的是赵国奸臣郭开,电视剧《大秦赋》演绎的那位奸佞小人、丞相郭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是古代老将的典范,战功卓著,和赵国上卿蔺相如有著名的“将相和”故事。秦赵长平之战,开始廉颇率军守住防线,但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而秦国暗中派名将白起领军,打败赵括,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电视剧《大秦赋》的前篇《大秦帝国之崛起》详细地展现了长平之战,《大秦赋》也交代了赵悼襄王赵偃继位后,在郭开的蛊惑下,免除了廉颇的代丞相之职,并用乐乘取代廉颇领兵,廉颇怒打乐乘后走出魏国。

《大秦赋》没交代的是廉颇的结局,郭开害人害到底。据《史记》记载,廉颇在魏国未受重用,同时赵国多次被秦军围困,赵悼襄王想要重新启用廉颇,派使者到魏国去,看看廉颇的状态能否再出山。这时郭开出来使坏,他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诋毁廉颇。

使者到魏国见到廉颇后,廉颇非常高兴,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精神抖擞地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老当益壮,可以再报效赵国。但使者回到赵国后,对赵悼襄王汇报道:“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意思是廉颇虽然老了,但饭量非常好,不过和我在一起的功夫,到厕所拉了三次屎。这话就走样了,廉颇被描绘成了大小便失禁。赵悼襄王听后认为廉颇老了,便没有召回廉颇。

楚国知道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把廉颇迎入楚国。廉颇在楚国出任将领,没再立什么功劳,还念念不忘赵国,最后死在了楚国寿春。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牧死,赵国亡

如《大秦赋》所演,赵悼襄王赵偃纳妓女为妃,立为王后,赵人称为倡后,后又立倡后生的儿子赵迁为太子,继承了王位。史上记载,赵迁素以品行不端闻名赵国,是赵国的亡国之君。而赵国的安危确实系于名将李牧一身,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

《史记》上说,赵王迁二年,秦将桓率军攻打赵国,斩杀赵军十万,赵国领军大将扈辄阵亡。同年十月,桓再度攻赵。危机关头,赵王迁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军大败秦军,桓逃回秦国,李牧因功受封为武安君。而《战国策》上说,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对敌。李牧多次击溃秦军,杀了秦国大将领桓。

尽管李牧是否杀死了桓有争议,但有李牧在,秦军就灭不了赵国。关于李牧的结局,史上记载的基本一致:秦国名将王翦奈何不了李牧,便使出反间计,用重金收买赵王迁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迁面前搬弄是非,说李牧、司马尚要投秦反赵,多讨封地。赵王迁听信了郭开的谗言,用赵葱和颜最为将,杀了李牧。至此,王翦再无对手,很快灭了赵国,赵王迁当了俘虏。

郭开的结局如何?

郭开毁掉了赵国长城,他的结局如何呢?正史上几乎没有记载,估计他不太可能被秦国杀掉。明末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小说《东周列国志》写了郭开的结局:秦王嬴政把赵王迁安置在遥远的房陵,封郭开为上卿。赵王迁这时才醒悟到郭开的卖国之罪,感叹道:“使李牧在此,秦人岂得食吾邯郸之粟耶。”

秦军班师,郭开随同到咸阳,他积攒了太多的财富,一时不能带走,便窖藏在邯郸的宅第中。后来,郭开和秦王嬴政请假,回邯郸搬取钱财,嬴政笑着允许了。郭开回到邯郸,从地窖里取出财物,装了数车往回运。中途,一伙强盗截杀了郭开,席卷了他的财物而去。有人说:“李牧之客所为也!”

对郭开这样的奸臣、卖国贼来说,如此结局可谓罪有应得、大快人心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没有关于三国正史各种人物的介绍 要白话文 要真正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最完整的莫过于三国志了。三国正史其实和三国演义相差还是蛮大的。比如孙策,演义里把他写成一个脾气比较暴躁比较冲动的人,但是,历史上,东吴的江山可以说是孙策一手奠定的,比如武将之首周瑜和文官之首张昭都是孙策亲自任命的,当时因为他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张昭处理,导致张昭名气甚至盖过了孙策,对此他毫不在意

  • 1977年邯郸人黄延秋被人携飞行数千里在南京上海等出现(有人证物证),究竟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农民黄延秋身上的真实的转移事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扑朔迷离,无解。黄延秋的事情还在央视10套《走近科学》播放过。黄延秋,男,1950年生。我们叫他老黄吧,老黄家住河北省邯郸的东北高村,是一个老实巴交,不善言谈的农民。1977年,先后在他身上发生过

  • 推荐几本历史小说,质量一定要好,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不拘于朝代?有什么推荐吗?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巴金的小说:《家》、《春》、《秋》《雾、》《雨》、《电》《爱情三部曲》、《春天里的秋天》、矛盾的小说:《幻灭》、《子夜》、《蚀》欧阳山:《三家巷》老舍:《牛天赐传》《四世同堂》、《离婚》、《骆驼祥子》玄奘《大唐西域记》刘流:《烈火金钢》欧阳山《苦斗》曹禹:《曰出》、《雷雨》高云览《小城春秋》杨沫《青

  • 邯郸出现过哪些著名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邯郸的将军,我介绍过著名的解放军中将王小军、中将王少军、中将郭涛、中将秦怀保等等,欢迎友友们阅读加关注。今天再介绍几位河北邯郸市的解放军少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仲轩,河北邯郸市馆陶县人,武警少将警衔。1959年出生,历任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部参谋长、武警新疆总队参谋长、武警新疆总队副总队长

  • 关于邯郸赵武灵王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胡服骑射就是赵武灵王把替士兵的服装改成了胡人的衣服,不用战车来打杖!骑着马穿着简单的衣服,打杖更方便!他很有先见之明!你可以去查查成语词典,上面有:胡服骑射的小故事!河北邯郸自古是出了名的出美女地方.下面我给大家说说邯郸为什么出美女,一看地形,看邯郸整个地形是平原,但是这只是片面,细看邯郸是处于盆地

  • 邯郸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邯郸地名来历的探讨,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间断的、不系统的、相互不衔接的罢了。下面我们就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做一列举。邯郸地名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织(音渠)邯郸,终身不言卫”。是说公元前546年,卫国发生内乱,卫献公因故杀了大夫宁喜,宁喜的同伙卫献公的弟弟(音专)便逃离卫国,来到

  •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白莲教?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天上换玉皇,地下换阎王。心中有白莲,保我好家园......在徐克导演的电影《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有白面教圣女唱出这几句唱词,将白莲教神秘且愚昧的一面表现出来。相传白莲教起源于南宋,脱胎于佛教天台宗,起初走高端路线,虽然是在当时的宗派中属于后起之秀,但随着不断壮大,最终跟“摩尼教”(明教)与“弥勒

  •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事迹:曹操:煮酒论英雄.官渡大战.孟德献刀,平定汉中之战.曹丕:废帝自立.郭嘉:遗计定辽东.贾诩:宛城之战.张辽:合肥之战.徐晃:襄樊战役打破关羽.关羽: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过关斩将,长沙之战,白马坡之战,刮骨疗毒,温酒斩华雄.张飞:怒叱编油,大闹长板桥,大战张颌,义释颜

  • 三国有哪些姓陈的名人?请道其详?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期间英雄辈出。不光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三国中,陈姓文臣武将的名人很多,让我来给朋友们一一列出!1、文臣篇:陈群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颖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曹魏重臣。曹魏“九品中正制”和《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出身名门,是东汉大鸿胪陈纪之子

  • 为什么是“东山再起”,而不是“西山”或“南山”?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东山是地名,也是湖名,地点就在浙江绍兴上虞的东山镇“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而且这个典故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而这个东山与南山、西山、北山不一样,因为它不是山而只是一个地名。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上虞的东山镇,东山镇是因东山湖而得名,东山湖位于美丽的曹娥江畔,离上虞市中心不是很远。谢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