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重农抑商有什么内在逻辑?难道古人不知道资本积累吗?

古代重农抑商有什么内在逻辑?难道古人不知道资本积累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40 更新时间:2024/1/21 10:08:23

民以食为天古代发生战争时,有“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是大军出征和战斗的基础,在兵器时代饿肚子的士兵战斗力是很低的,容易造成大量伤亡。粮食从而来?自然是农业生产。

古代百姓最先要解决的吃饭问题,也就是生存问题。在灾荒之地甚至发生过吃树皮、观音土,易子而食等情况,从而引发抢劫、殴打,以及动乱等情况,可见没有粮食是很严重的,所以圣明的皇帝对于发生灾荒的地方会进行赈灾,为灾民提供粮食以及灾后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

无论抵御外敌还是预防内乱,为巩固社稷稳定粮食都是比较重要的物资。重视农业发展,可以增加粮食产出。

拥有土地就拥有财产古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财产,既能满足自给自足又可以收租,保持每年稳定收入。

抑商抑制的是个人商人,是为了遏制奸商发展,否则战争年代外贩卖粮食和马匹,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这些商人虽然家境殷实,但是比一般官员家族地位低。官商、皇商国家还是比较支持的,古代许多民生或重要物资的买卖处于朝廷控制中,如盐、铁等物。各地特产每年也会进贡给朝廷,当权者需求不大时重视程度自然不高。

总之,农业的发展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还可以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动乱之,又可外无外敌侵扰之虑。

古代为什么重农抑商?当我们觉得古人很傻的时候,一般都是我们自己问题。(本篇幅较长,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与古人相比,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我们的优势是能看到古人千年百年后的世界,但古人没有开挂。他们的政策措施只能是依据当时的情况来制定。

让我们把时间线前移两千四百多年,具体也不能太精确了,就是编出了《管子》的那几年,这其中有一句: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行,有了官方的定义就好办多了。

我现在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现在我手里有辛辛苦苦种了一年地出产的粮食若干,几头猪,几头小猪,几只鸡,还有鸡下的蛋若干。

这天听说附近来了几个商人,商人好啊,有了商人,集市上就变得丰富多彩了。我可以用我手里的粮食去换成盘子,碗。如果多付一点粮食,就能换成更漂亮的盘子,碗。当然了,现在只能有陶碗,不过,要是社会在这个方向上放飞自我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更加精美的瓷碗,同样的,要换瓷碗,需要更多的粮食。但是我猜一定也会有人喜欢的。

可国君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商人,他把这群人驱逐了。

所以,我并不是很高兴,我抗议,我找到了国君,表达了我几点想法。

应该建立更多的集市,因为我没有在集市上发现我媳妇儿喜欢的红头绳,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给她找到一个更漂亮的包包,鳄鱼皮的可能不好找,实在不行,牛皮的也勉强可以啦。我的孩子希望有一些好玩的玩具,当然了,这个时代应该没有ABS树脂做成的积木,实在不行,木头制成的积木也行。

国君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我,嘱咐卫士狠狠的,用心的把我打了一顿,然后把我扔了出去。

旁边走来一个人,我一看,是商鞅,(时间不太对啊,这怎么又往后推移了好多年)不管那么么多了,商鞅看我被打的着实可怜,竟动了恻隐之心,告诉了我为什么要挨这顿打。也好,听听呗,一顿打不能白挨不是。

商君蹲下来,一字一句的告诉我:

一、你个小老百姓,手里能攒下点粮食相当不容易了,瞎霍霍什么!今年有这收成,明年还能有这收成?要是遇上个灾年,准备喝西北风,还是吃土?听没听过“易子而食”?

二、不要指望那些农业机械,搞清楚了,这是春秋战国。以后的很多年也不会出现自动化的农业机械。你想种地,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两只手和锄头,铁器都才刚刚出现,还有很多人使用石器锄头,即便玩了命的好好干,你以为一年能产多少粮食?

三、想多种地多产粮食?好办!多生孩子,多养猪,多开荒。人口和土地才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资源?你扯什么工业革命信息化,打今儿起,再往后推延两千年。咱这个社会还得是个自给自足的社会。能开多少地,就能种多少粮。哪天你能拍着胸脯保证你一家几口一定饿不着的时候,再来跟我谈你媳妇儿的红头绳,和她的牛皮小包包。

四、国君现在想要扩张土地。要是想要在这个时代出人头地。还是得多生孩子多养猪。让好儿郎们吃的壮壮的,在现场多杀敌。为大秦帝国攻占更多的土地。

可我还想着漂亮的瓷碗,媳妇儿的头绳,儿子的乐高。商鞅一瞧,气的直翻白眼:“孺子不可教也”(我也翻白眼:你个法家学派的,拽什么儒家的词儿。)

商鞅继续反问我:就现在这种条件,商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商人的本性就是逐利的,真要是各种物品有流通需求时,不光是国君,整个社会都会欢迎商人。但是这个时代,不需要这种流通,也没有那么多东西可供流通。他们占有,消耗了资源,却不能产出资源,你可以说我狠毒,但,这就是抑商的原因。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我国古代一直重视农业发展,抑制商业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为什么在古代一直重视农业发展,却抑制商业,这是因为在古代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最重要的,在古代粮食不但是行军打仗的保障,也是国家稳定的根基,有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乃国之根本。在战乱年代,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流离失所,田园荒废,粮食就会紧缺,有时用钱也买不来粮食。所以在和平或建国后,就会

  • 有哪些比较经典的哲学巨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我喜欢中国的当代哲学家:艾思奇和他的著作《大众哲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思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孟德斯鸠:《论法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生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

  • 古典文化的具体定义和内容是什么?古典文化应该是外国的概念,中国说的是古代文化,网上搜的说成了古代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清楚古典的含义;“古典”的词义解释1,指由古代流传下来的在一定时期被认为正宗或典范的东西。如:古典哲学。2,指古代人创造出来的经典文化。如:古典诗词。3,富有古代特色的。如:古典女子。4,指典故。然后我们单纯谈文化,在这里我们要与其他两个概念相比较,典与传统、时尚古典与时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 请写出《哲学与人生》课程的基本理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按教学大纲的指导性要求,制定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训练和要求的“三基方案”,列出教材中需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教学研讨,针对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编写难度系数不同的重点、难点及学习指导参考材料,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的学习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三基方案”的要求学有所思

  • 农业与哲学存在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这应该属于理论结合实践!也存在必然联系!例如面对各种灾情要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的减少损失抓住主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等等扭转局势其实就是理论应用实际!只要理解哲学的含义就能应用于各个领域!哲学是任何领域道理的总结应该就是这种联系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精耕细作的理解。由《荀子王制》“凡农之道,

  • 明代宋应星的>,提出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历代农书提出了哪些主要的农业经营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试述历代农书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答:(1)水土利用的统筹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农业经营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农作物的栽种不能孤立地看待,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

  • 写出我国古代的农业思想、农业政策和农业科技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重农轻商,在我国古代,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就将农民牢牢的控制在土地上。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古代农业发展上遥遥领先世界,我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植水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使用铁制农具的国家,唐朝的曲渊犁的发明更是世界农业发展历史上中国农民智慧的结晶。

  • 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提出了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二者相合,表达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 老子《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具有怎样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有人说易经是万经之首,可想:人类初始或人生之初,除了本性以外,最先感悟到的就是白天与黑夜之阴阳。也就是说,主观之人类所感悟到的客观文明之文化都是以起端的阴阳而展开。所以我们老祖先发明了阴阳之象的“太极之符号,那可说是作为老祖先初始文明之宝库。经过初始历代祖先文明的不断积淀与收藏,可说是前秦时期社会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