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急!世界观,价值观等主要在什么时候形成,哲学在其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

急!世界观,价值观等主要在什么时候形成,哲学在其中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3/12/24 4:55:35

你好,在下算一名卑微的学者,愿意给你分享少许不成熟的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哲学是追求终极的学问,所谓终极当然是问这个世界的终极。于是你的哲学上的修为既“世界观”无误。2、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高中升大学,大学继续升学或者到社会,或者每换一份工作,人的价值观都在变化。而价值的核心主要还是取决于世界观的构成,以及自身的领悟。这个东西,顺其自然就好。尤其是,哲学内容过于博大,在大成之前,很容易会误导你的价值观......。3、想主动学习很好,但是如果你要高考,或者很忙,最好别学了。由于哲学过于复杂深刻,这时候学起来质量不好,手头上该做的事也难以做好。以上,请自己斟酌,权衡利弊。抱拳,请。

古之欲明明德的古,

【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5)得:收获。(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主义的观点辨析。庄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细微的东西和更渺小的东西相比具有大的属性,人们眼中巍峨的泰山和广阔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很小;年幼夭折的孩子和稍纵即逝的生命相比却是长寿,而彭祖的百岁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他认为大小、寿夭、彼此的差别只是相对的,他否认相对而言的大小、寿夭、彼

  • 春秋时期的墨家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提到墨家,似乎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刘德华主演的《墨攻》。陌生的是墨家的思想,早已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墨家是春秋时期四大显学之一,和儒家可以相提并论,并且凌驾于法家、道家之上。中国很多学者更认为,墨家思想是西方思想的发源,西学的民权、平等、博爱等很多主张都源于墨家思想,西方宗教思想里的独尊上帝也对应

  • 於老子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主要思想:小国寡民,出世无为。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 墨子学说倡导什么核心思想?为什么最深印象是“墨守成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墨子学说倡导的核心思想就是“兼爱”。而“墨守成规”是由一个经典故事形成的成语句。用“兼爱”组成三大体系是:一,尚贤,尚同,非攻。二,天志,明鬼,非命。三,节葬,节用,非乐。在下分别用通俗易懂言语论述:墨子学说就是代表墨家思想体糸,在整套思想体糸中最核心的观点“兼爱”。首先来论述墨子的核心观点“兼爱”

  •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主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主要思想:1.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张包括: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③主

  • 中国的墨家具体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试答(中国的墨家具体是什么?)我认为:在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中,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是在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涌现出的中国文化!以思想、教育、法治、军事等方面为主张,推动着中国历史文化向前发展。在战国时期有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的思想

  • 中国思想文化,墨家思想,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爱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以此提出了反对战争、崇尚贤达、崇尚平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等讲求实际功利的主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要求弟子吃苦耐劳、服从纪律。墨子认为认知源于客观实践,在《墨经》中就有杠杆原理、

  • 墨子对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看法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是春秋末年最早创办的“学校”,自然在学术界,举足轻重,桃李满天下。墨子是孔子后,第一个有影响力的哲学巨匠,在战国初年,即使不学儒学,入墨门学墨学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就像现今的中国,高考学子以被录取北大和清华为荣!但因为孔子代表的是落魄的旧贵族,而墨子代表的是光荣的劳动人民。道不同,注定了墨子和孔

  • 传统医学伦理准则“医者仁心”主要是在哪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医学道德思想的发展过程形成(春秋末期、《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反对草率、“知人爱人”、“留神”“精察”“勤求”“博采”——医德规范的开拓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篇较系统地提出了医家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对病人的态度及与同行的关系等方

  • 中国古代的墨家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派别,创始人为墨翟(即墨子)。同时,由于墨家具有严谨的组织机构,强调纪律与服从,因此除了是思想领域的哲学派别,墨家还是一个上下级明确的团体,兴盛于战国初期,汉朝建立后儒家兴盛,墨家团体逐渐消亡。墨家思想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