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林冲的性格特点(林冲人物性格具体分析)

水浒传林冲的性格特点(林冲人物性格具体分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3/12/22 13:34:50

林冲,是水浒传中威名赫赫的人物,梁山108将大聚义第六位,马军五虎将第二名,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手使丈八蛇矛枪,有万夫不当之勇。

林冲的命运坎坷,本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每天过着朝九晚五、夫妻朝夕相对的生活。可惜,他的老婆被顶头上司高俅的义子高衙内看中,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灭顶之灾。

林冲,是一个真正被官场权贵逼上梁山的人,他的优点是性格耿直、安分守己,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嫉恶如仇、极富正义,缺点是循规蹈矩、逆来顺受。

一、性格耿直、安分守己。

林冲性格中最大的优点,就是性格耿直、安分守己,这种性格,也是绝大多数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作为一个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直接属于皇帝的亲信高俅管辖,按道理说会有一个良好的前程才对。

若林冲喜欢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平时给高俅送送礼,多到高俅的府上去拜拜,私下与高俅多沟通交流,反应问题。以他的本领,仕途再上个台阶,绝非难事。

可是,他偏偏是一个性格耿直、安分守己,不喜欢攀附权贵的人,认为踏踏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日子就可以平平安安地过下去。

他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想过巴结领导事情,否则也不会在妻子被高衙内调戏后,还会上高俅的当,而误入白虎节堂。

二、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林冲,在梁山好汉中,绝对是公认的超一流高手,上梁山之后就没有输过,故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

他曾与杨志步战四五十回合平手,而杨志用刀,林冲也是用刀,没有用最擅长的枪,可见他的武艺要比杨志高。

林冲与呼延灼,在马上打了五十个回合,也是个平手,这个结果很正常。呼延灼是遇到高手没有赢过,遇到差的也没有输过。

林冲还曾在马上与王焕大战八十合、山士奇七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只用了三十余合斩杀了宝密圣,十个回合就生擒了一丈青扈三娘

在对阵关胜的时候,先是董平与关胜打了几个回合,林冲出于争功的心态,才上去两个人打一个,关胜明显不敌。这里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董平肯定是打不赢关胜。

从林冲所有的对阵上,可以看出他是遇强则强,遇弱能胜,不纯粹是蛮力打仗,而是用脑子与敌人决斗。

三、嫉恶如仇、极富正义。

林冲,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人就是太直,做人不喜欢饶弯弯,更不喜欢与人为敌,他的思想就是不愿意争强好胜,宁愿相信人是好人,不愿意怀疑人是坏人。

可是,当他彻底看透了一个作恶的坏人时,他也不会选择继续忍耐和宽容,而是毫不犹豫地消灭他们。他的结拜兄弟陆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得知陆谦忘恩负义背后坑他以后,毫不犹豫地去杀了他。

林冲火并王伦,也是充分展现了他的正义感。他武艺高强,并不恃强凌弱,开始在柴进介绍下去投靠梁山的王伦,王伦不愿意接受百般刁难,林冲都选择了隐忍,没有因为自己能力强,而硬杠王伦。

晁盖、吴用等人投靠梁山时,王伦还是心胸狭窄,不愿意接纳他们。这个时候的林冲,才发了火,杀死了王伦。

林冲的行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这是一种伸张正义的豪杰之举。可以说,若开始上梁山是李逵的话,绝对是一斧子就会把王伦给砍了。

四、循规蹈矩、逆来顺受。

林冲的缺点,严格地说不是他一个人的缺点,而是很多普通老百姓们都共有的一个缺点,就是循规蹈矩、逆来顺受。

这个缺点,也是源于做人太过耿直和安分守己所致,也就是优点得太过,导致了缺点的出现。

这样的人,非特殊情况下,不喜欢给自己找麻烦,遇到困难和委屈时,宁愿选择自己吞了,从心里原谅别人,认为别人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

再就是,日常生活中为了家庭责任,保护家人的安全,吃了点亏,而选择隐忍,希望换取和平。林冲的这个缺点,在妻子遭到高衙内调戏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他为了家庭的团圆和谐,选择了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而没有与高衙内、高俅做斗争。这种性格缺点,是很多普通老百姓最为委屈的事情。

当一个人,面对比自己强大很多的黑恶势力时,假如自己处理不当,与他们斗争,就有可能影响到家人的安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而选择了忍气吞声。这种缺点,也可以算得上能屈能伸的优点。

结语。

林冲,不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一个好丈夫,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妻子,这是他做人最大的遗憾。他与鲁智深、武松不一样,他们都是孤家寡人,无牵无挂,林冲在遇到高衙内调戏妻子时,更多地是顾虑自己的家庭。

一个过惯了平安和谐的生活的人,有谁会冒着家人安全的威胁,去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呢?

更多文章

  • 宋江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宋江的性格特点及其事迹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江人物形象分析

    宋江是《水浒传》里的核心人物,也是灵魂人物。宋江这个人物形象极为复杂,在他身上体现着非常矛盾的个性——既善良,又狠毒。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如果善良,一般就做不出狠毒之事;一个人如果狠毒,一般也很少做出为善之举。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宋江却能将善良与狠毒融于一身,可以算得上一个不折不扣的“双面人”。对宋

  • 人死后会回来看家人吗(死人知道活人在想他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人死后会回来看家人吗

    什么是头七,这一天去世的人真的会回家看望吗?弄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叫头七。头七就是人去世以后的第七天,这一天,天官会把去世人的魂魄带到家中停留一夜。这天晚上,去世亲人的魂魄会祝福和保佑自己家的人。天亮了以后,就会投胎转世。这就是我们丧葬文化中的头七。根据头七的解释,很多人认为在这个世

  • 五代十国为什么最黑暗(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代十国为什么最黑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不仅各个小国林立,甚至一夜之间就会诞生一些小国。这些小国都是由一些消失的小民族建立,一直到北宋的建立,这段时期才算真正结束。五代十国地图版图五的意思是经历了五个朝代,而十就是周边的十个独立政权分配,在短短的五六十年内经历了这个多朝代和政权的更迭,甚至每个朝代的皇

  • 科举考试的六个等级名称(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哪几个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科举考试的六个等级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605年)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科举里的状元、秀才等名次,直到今天还挂在中国人的嘴边。1、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

  • 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没有记载(如懿不记史册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如懿为什么被抹去历史

    追了将近两个月的《如懿传》在观众们的万分不舍中结局了。这部剧由原来大家的不看好,发展到最后被感动得哭到稀哩哗啦。网友们纷纷表示要感谢周迅的演技。因为是她超赞的演技让大家感受到了如懿的善良与坚持。她聪明,但不屑使用手段。受尽屈辱依然坚持初心。周迅不喊不叫不浮夸,却让人感受到喜怒哀乐,这才是真正的演技!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讲的是赵括的故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

    众所周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奇怪的是,赵括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而纸到汉朝才被发明出来。既然纸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赵括为什么会被评价为“纸上谈兵”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纸上谈兵”是赵括的父亲赵奢对儿子的评价。然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赵奢对儿子

  •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女真族还是蒙古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13世纪,漠北草原的蒙古掀起了一阵飓风,几乎征服了整个亚欧大陆,最终形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百年之后,元朝和四大汗国纷纷瓦解,亚欧大陆又出现了全新的格局。蒙古的征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蒙古的征服对世界各大地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在蒙古

  • 溥仪为什么性无能(末代皇帝溥仪12岁时就没了生育能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溥仪为什么性无能

    这次说一下末世皇帝,他的名声在人们心中一直不怎么样,也许是因为晚年的卖国时间,也许是因为后期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这次说一说溥仪的私人生活,不谈政治只谈私事。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

  • 明朝陈友谅和朱元璋啥关系(陈友谅为什么败给朱元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友谅和朱元璋啥关系

    在元末的农民战争和地方势力争霸中,陈友谅可谓是朱元璋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之一。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拥兵60万发起进攻的陈友谅,一度给朱元璋的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昙花一现之后,陈友谅的大汉集团便迅速萎靡下去。这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事实上,陈友谅集团就是朱元璋集团的翻版。双方无论是个人出身,还是发迹历

  • 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元朝为什么很少被提起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根本不属于中国历史

    公元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元军攻破南宋行在(大概是临时首都的意思)临安,幼帝赵昰(是音,是的意思,多用于人名)率领南宋文武百官向元军投降,彼时,南宋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负帝蹈海,十万南宋军民同心死义,为大宋王朝贡献了所有的忠义爱国之心。至此,宋室再也没有复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