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大有玄机(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大有玄机(朱元璋杀功臣一览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00 更新时间:2024/1/15 2:02:54

朱元璋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争议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他出身贫苦,夺得天下之后,更是懂得体恤百姓之疾苦,甚至想尽一切办法惩治剥削百姓的贪官污吏。其次是他在巩固皇权的过程中,手段过于强硬,致使很多跟随他打江山的开国功臣,被无情地杀害。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清洗功臣,以及在清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城府和手段。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下定决心清除开国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子朱标的突然去世,即位者由儿子变成了孙子,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朱元璋担心朱允炆驾驭不了那些位高权重的功臣。

站在帝王的政治高度上看,朱元璋此举是为了稳定皇权,但是仔细地推敲,就会发现他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由着性子乱杀,而是条理清楚、次序分明。并且可以从中窥探出藏着的大玄机。

早在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的军队与元军交战正酣时,屯兵于巢湖的廖永安率水军投靠了朱元璋,此次战役,朱元璋借着廖永安水军之力大败元军。此战结束之后,朱元璋不仅痛击了元朝,并且大涨自己的实力。

不过与此同时,朱元璋集团内部,渐渐形成了三股势力。第一股是朱元璋的嫡系,也就是濠州红巾军旧部,这一派的人跟随朱元璋时间最长,关系和感情也最密切,比如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人,都属于这个集团的。

第二股势力是巢湖水军集团,代表人物是廖永忠,廖永忠率领水军南征北战,曾经立过很多大功,其实在明朝开国以后,廖永忠是完全可以封为公爵的,但是因为有一些瑕疵,最终只封了侯爵。

最后一股势力,就是朱元璋夺得天下以后,其他割据势力纷纷前来依附归降的人。其实朱元璋在分封功臣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参照功劳的大小来进行封赏。越早跟随朱元璋的人封赏越大,越晚给的封赏就越低。

然而朱元璋在清洗功臣时,就显得很有意思,他首先拿廖永忠开刀,因为廖永忠掌握着朱元璋的一个秘密。朱元璋在称帝之前,他的头上还顶着一个名义上的领导,此人就是小明王韩林儿

也就是说,只要韩林儿还活着,朱元璋在名义上就没有资格称帝。于是他就派廖永忠接韩林儿回应天,并授意廖永忠在路上将韩林儿杀死。据说廖永忠曾用这件事暗示过朱元璋,希望得到重赏。

但他还是过于小看了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强硬的帝王,做事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绝,绝不允许任何人掌握着他的把柄来威胁自己。所以,廖永忠是必须是第一个除掉的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朱元璋才会安心做其他事情。

他紧接着要解决的是文臣,因为文臣相较于武将来说更容易对付。况且此时武将还有用武之地,需要他们继续打击北元。

朱元璋把目光瞄向了胡惟庸,不过杀胡惟庸,还存在着其他目的,因为他要废除相位,使皇权进一步的集中。

如果说杀胡惟庸有长远的目的性,那么朱元璋的屠刀指向李善长,则完全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为了。

那时的李善长已经退休了,即便他有心谋反,也再无精力支撑,总之他是受到了胡惟庸案的牵连,而且有数万人因胡惟庸案被杀。

最后一位必杀的大人物是蓝玉,此前蓝玉已经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使北元彻底丧失了对抗大明的实力,所以蓝玉已经没用了。

朱元璋利用明初四大案,几乎把开国功臣清洗殆尽,也为孙子朱允炆扫平了一切障碍,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皇帝。

然而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算朱元璋的本事再大,谋划得再远,也预料不到自己前脚刚走,自己的孙子就开始削藩,并且逼得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最可笑的是,朱允炆在平叛的过程中,竟然无名将可用,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被朱棣硬生生的夺走了江山。

在关键之时,朱允炆起用李景隆这个草包笨蛋,岂有不败之理?当然,朱允炆的失败固然有他主观上的错误,但是朱元璋杀尽功臣,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杀了多少个功臣(历史上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杀了多少个功臣

    朱元璋是位双面帝王,他建立明朝后,开始大肆屠戮功臣,具体来说,主体现在胡惟庸案、蓝玉案、火烧庆功楼3件大事上。火烧庆功楼是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决定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他又担心孙子驾驭不了朝中的功臣和老臣。为了朱家江山着想,朱元璋专门建造了一座全木结构的楼房——庆功楼。之后,朱元

  • 真正历史上有穆桂英这个人吗(中国真有此人吗,有原型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有穆桂英这个人吗

    杨家将故事之中,穆桂英的故事最为精彩,是杨门女将系列故事中的华彩乐章。山西、河北、陕西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穆桂英的传说,繁峙县有穆桂英山和“木阁村”;浑源县有穆柯寨。穆桂英其人其事,在《宋史》中并无记载。《宋史》明确了杨延昭之子是杨文广,杨宗保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既然杨宗保只是民间传说人物,作

  • 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谁(活字印刷术是谁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谁

    毕昇,北宋时期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毕昇的老家在湖北黄冈英山县,幼时因为家庭贫寒,他跟随父母逃荒到杭州,毕昇自幼心灵手巧,喜欢研究物件,长大后在一家书坊做刻版师傅。由于他非常酷爱雕版印刷,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发明了活字印刷。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简,是把竹片或木片砍成同样长短的条,然后用麻绳或皮条串编到一起;同

  • 西红柿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番茄传入中国时间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红柿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番茄,俗称西红柿,是广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目前我国各地普遍种植。关于我国种植番茄的时间,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在18世纪初从美洲传来的。当时称之为“蕃柿”,仅供观赏用。到19世纪中叶后,才开始作为蔬菜种植。1983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成都北门外凤凰山发掘清理一座西汉武帝初年的木椁墓后,对流传多年的观

  •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主流史家给的定义是:浪。这哥们每天都想着玩乐戏耍:玩动物,玩珍宝,玩美女,玩打仗游戏;不务正业,亲贤臣而重奸邪,好武风而轻学业;大臣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让他在家安生待着,他偏要离家出走。总而言之,这哥们浪得无法无天,浪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浪的大臣们看到他不是头大就是恨得牙痒痒。于是,

  • 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中国哪个姓氏最早出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一向喜欢寻根问祖,追根朔源。而姓氏,千百年来,一直深受重视。“姓”和“氏”【最】初有别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姓属于母系,氏属于父系。姓表示所生之族,氏表示所居之地。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者,即使同母系的人不能发生性关系,称为

  • 蒙古国独立的真实历史(蒙古国是怎样独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国独立的真实历史

    外蒙古在二战后,强行在苏联的支持下独立,实际上成为了苏联的“不加盟共和国”。在整个苏联时期,外蒙古其实就相当于苏联的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所以基本上内政外交,国防政策,都是苏联说了算。而且外蒙古实际上在苏联时期,不是一个独立国家,只是苏联的一部分。但是很奇怪的是,苏联解体后整整3个月,外蒙古为何才宣布

  • 古代7尺男儿等于多少cm(古时候七尺男儿的含义与身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7尺男儿等于多少cm

    我们现在在看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听到剧中人物所说:“堂堂七尺男儿”,会怎么怎么样。那你知道“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吗?按今天的标准来算,一尺约是33厘米,算下来的话“七尺男儿”身高是两米三左右!更厉害的是史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那么算下来就是两米六!孔子记载是九尺六,那么这样岂不是太恐怖了。其实在古代“

  • 朱熹把他儿媳妇肚子搞大(朱熹和他儿媳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熹把他儿媳妇肚子搞大

    最早知道这个人,是在历史课本上,“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别的先不说,一看这些这家那家的,就知道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朱熹画像后来各种野史提到朱熹曾诱奸尼姑及儿媳,还把儿媳的肚子搞大了,一时以为了解到了不为人知的历史隐秘,还暗自得意...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根据《

  •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真实的朱元璋非常残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在称霸天下的过程中,受到了小时候家乡的许多伙伴和战争中归降的开国英雄的辅助。但是,当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他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死了数万英雄和功臣。被杀的英雄和功臣包括哪些人呢?哪六位又得到了善终?1、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