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正确评价曹操?
我虽不是老曹一党,无论如何却很佩服他。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剧性的人物。所以,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他的奸与诚统一于“雄”,他的善与恶也统一于“雄”。用易中天教授的话来说,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
二、你对曹操的看法??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曹操,他应该算得上是大英雄。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我欣赏他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让人感到豪迈、大气。
他在政治上对国家的治理的有方,诸葛亮在华容道放曹操就足已说明当时曹操在政治统治上的重要地位。
在军事上,他真的是可谓大英雄。官渡之战,曹操不1万兵力大破袁绍10万大军。
我们对曹操的评价要做到一分为二,最好不要以《三国演义》为评价的标准。因为《三国演义》毕竟不是历史,其中带有作者自身的观点。
三、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曹操的?
1、李瓒: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2、鲍信: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
3、凉茂:曹公忧国家之危败,愍百姓之苦毒,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而德广,可谓无二矣。
4、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5、孙楚: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弘基,奄有魏域。
6、潘安:魏武赫以霆震,奉义辞以伐叛,彼虽众其焉用,故制胜于庙算。
7、刘渊: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四、如何评价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魏武帝即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曹操是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更是为西晋统一打下来坚实的政治基础。
东汉末年南阳的名士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更是广为传送的,谨颤脍炙人口:“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的功绩:
1,恢复黄淮流域民生和经济。连年战乱使得黄淮流域民不聊生,可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面对这种悲惨景象,曹操在世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来恢复经济,稳定局面。从曹操实施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2,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
3,稳定大局。汉献帝时整个中国的局面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面的作用。
4,唯才是举。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5,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其根基属于儒家思想范畴,尚仁义礼让,并试图以仁义、道德、礼让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礼为首”。另一方面,曹操重法尚术,严刑峻樱晌瞎法,史载甚明,这构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侧面。此即“拨乱刑为先”。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处于乱世之中的曹操既强调刑法,也没有忘记礼教之用。他始终尚礼重法,两手俱用,并在礼法并举、两手俱用中表现出了特有的能力和效果。
6,曹操精于兵法,在统一北方起到了积极作用,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脊空,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历时17年,是曹魏的立国之战,并为后来西晋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7,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兵发典籍。请蔡文姬“缮书送之,文无遗误”。由于他重视国家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了魏国的国家藏书。诗词流传后世,最知名的有《观沧海》《短歌行》等。
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评价曹操: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他一生评价型首过很多谋士,对诸葛亮只局租数字未提桐首。
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在诗歌和书法上也有极深的造诣。被人们称为一代枭雄
曹操是一个乱世大英雄。他平定了北方,使北方的人民从此免受战火,同时他也三分天下。
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他的才能非常出众,可以治理国家稳定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