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苗族历史百科 苗族历史简介

苗族历史百科 苗族历史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95 更新时间:2024/3/22 9:24:09

湘西苗族历史?

远古苗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苗裔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商周时,三苗被破,苗祖迁徙到湘西“五溪”一带,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又由湘西分迁到西南各地。

湘西苗族历史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

湘西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湘西苗族历史

远古苗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苗裔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商周时,三苗被破,苗祖迁徙到湘西“五溪”一带,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又由湘西分迁到西南各地。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

湘西苗族历史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苗族的历史?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在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称为“田丁”),耕种着领主的土地,交纳租赋和服无偿劳役,并须参加领主间的械斗,为其卖命。

南宋王朝开始用官职来笼络各族首领,以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许多土官都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已相当发展。明朝中央政府于弘治十五年(1502)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区开始派遣流官。苗族地区地主制度的兴起,又使以领主制度为经济基础的土司政权受到削弱。封建王朝对土司的限权,又使土司制度走向衰落。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的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其社会发展仍处于农村公社末期。

清雍正年间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对封建领主的瓦解和地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对“生界”的武力征服,造成了苗族人民大量伤亡,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力。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兼并和财富的集中日益加剧。乾隆年间,湘西已出现拥有一二千石谷子的大地主,至嘉庆年间,已出现了七八千石谷子的大地主。封建领主制到这时才基本上消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苗族地区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苗族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与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作出了贡献。1949年后,苗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苗族语言的历史?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无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云南苗族的历史?

苗族的历史悠久,南越原住居民与其有渊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于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召龙节”、“苗年节”、“牯藏节”等。

小花苗族历史?

小花苗族是贵定县独有的一种苗族,分布在贵定县各乡镇,人口众多,居住地集聚,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独有的文化、语言和服饰,这里主要介绍贵定县德新镇风景村小花苗族,风景村是贵定县德新镇所辖区域苗族最为集中的村寨,距贵定县城15公里左右,风景村所辖:三岔田、米孔、牛屎寨、饿鬼山、养客田、茅草坪、燕子洞、大石头等、、8个自然村寨,苗族人口占本村人口数的95%。

苗族历史分布情况?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云南省、四川省、海南省、湖北省、广西省等地其中贵州分布最多,大约站了苗族一半的人口。由于分布比较广泛,苗族又可以分为,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生苗等。

高坡苗族的历史?

1/传统节日

高坡有着苗族特有的风情,他们的语言、服饰、建筑、生活习惯,都保持着古老而浓郁的习俗。高坡苗族的服饰尤为特别,妇女以背牌为特殊服饰,传说他们的祖先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掌印官,千百年来子孙为了传承祖先的荣誉,便将这份荣誉深深的印在背上。

高坡乡每年的斗牛节、跳花节,都会举行斗牛、赛马、对芦笙、对歌等民俗活动。农历“四月八”或者是农历四月的第一个“亥”日,还会举行隆重的“射背牌”活动,即未婚女子将自己精心缝制的背牌披挂在背上,让心仪的男子拉弓搭箭“瞄射”,中靶则预示两人的婚姻在来世将会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苗族历史背景?

跟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唐宋以前,曾有“三苗”、“南蛮”、“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南蛮”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

苗族历史人物?

苗族历史著名人物

1.屈原(BC340BC278),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化名人,楚国政治家。在政治上,力主改革、联齐抗秦,为馋言所害,郁郁不得志,其主张不为朝廷所纳,反屡遭贬谪和放逐。楚都郢城被秦国攻破之后,投江殉国。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等。其创造的文化艺术成就享誉世界、千年不衰。有学者论证屈原是苗族先民,但仍有争议。

2、马殷:五代十国时期,楚王。

3、彭士愁、五代十国时期,溪州刺史,

4.杨完者(?1358):湖南绥宁人。元代农民起义将领,后受招为官,初授千户,官至元帅。后矜骄日肆,被同僚围困而自缢。

5、马秀英:明代开国皇后、世称大脚马皇后。

6.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安徽定远人,籍贯湖南城步。元末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任大,讨西番、征云南,屡立战功。授西平侯,卒,假追封黔宁王。。

7.蓝玉(?1393):初大将。安徽定远人,籍贯湖南城步。元末参加朱元璋起义军,战功显赫。曾任大、封凉国公。后居功自恣,以谋反罪被诛。

8.吴鹤(??),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湖南吉首(镇溪)人。曾随大思想家王阳明游学江西,为其著名弟子。耿直不阿,不乐仕途,拒官不就,坚持在乡里设馆办学。为唐宋以来苗族第一代汉文化知识分子。后人为其建祠立碑,开设“源溪书院”以示纪念。有诗章若干流传于世。

9.满朝荐(15611629),湖南麻阳人。是苗族中迄今所知最早的科举文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曾任陕西西安府咸宁知县、明朝廷刑部郎中、尚宝寺正卿、太仆寺正卿等职。

10.吴八月(17291796),湖南凤凰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在反抗清朝战斗中,战果累累,被公推为“苗王”。起义军在他的统一指挥下,多次重创清军。因叛徒出卖被俘,被清廷处以极刑。

11.石柳邓(17441797),贵州松桃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战术灵活,屡败清军。因叛徒出卖,起义受挫。嘉庆元年在贵鱼坡战斗中壮烈牺牲。

12.石三保(17461796),湖南花垣人。清乾嘉苗民起义领袖。高举“苗王”大旗反清,多次沉重打击清军。组织鸦酉大会战,大败清军明安图部。起义受挫后被俘,押往北京,凌迟处死。

13.龙绍讷(17921873),贵州锦屏人。晚清苗族举人,著名的苗族学者、教育家。有《亮川集》等作品集传世。

14.张秀眉(18231872),中国近代著名的苗族起义领袖。贵州台拱人。1855年在台拱掌梅泥歃血盟誓,被推为大元帅,掀起了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大规模的反清武装起义,攻克了贵州东部十余个县府,期间曾建立农民政权,创造了著名的黄飘大捷。其起义对清政府的统治形成很大的威胁,对贵州省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872年被俘,殉难于湖南长沙。起义失败。

15.陶新春(18251867),中国近代著名的苗族起义领袖。贵州威宁人。1860年与其弟陶三春在赫章韭菜坪聚众起义。十数年间,叱咤黔、滇、川三省边区,曾攻克水城厅、郎岱厅、大定府等厅府,建立了猪拱箐根据地,活动范围遍及周围数十个州县,各族农民群起响应,声威大震。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1867年被清军重兵进剿,被俘就义。1871年起义失败。

16.杨岳斌(??),清朝名将。湖南吉首(乾州)人。原名杨载福。曾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累官湖北提督、福建陆师和水师提督、陕甘总督。中法战争中,率湘西苗兵协助**作战,再立战功。死后,追赐太子太保。

17.项从周(18561914),中国近代抗击外国侵略斗争英雄。云南西畴人。武艺高强,曾被当地苗族社区推为苗王。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首兴义旗,率领各族群众抗击法国侵略者,歼灭法国侵略者二百余人。与侵略者斗智斗勇,阻止了侵略者霸占中国领土的图谋,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受到清政府的嘉奖。

18.龙骥(18591936),湖南凤凰人。苗族教育家。曾在湖南省试科举中夺魁。两次进京会试,均因“苗籍”而落第。后辞官回乡,以家为馆,一心办学,创立“栖山书院”,培养了大批苗族人才。有诗作若干传世。

19.石板塘(18631928),原名石皇玺。湘西苗区著名的民间歌师、民间知识分子。湖南花垣人。创制“板塘苗文”,编著《苗文字典》一本。后人搜集并正式出版有《板塘苗歌选》。

20.熊希龄(18701937),中国现代杰出的慈善家、政治家、教育家。湖南凤凰人。曾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院兼财政,世界红十字中华部会会长。

21.王宪章(18881914),中国现代革命家。贵州兴义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领导人之一,同盟会会员。在“二次革命”中,任江苏江北讨袁军总司令,后组织“铁血团”与袁世凯当局斗争。1914年被冯国璋杀害。

22.梁聚五(18921977),政治活动家、学者。贵州雷山人。曾在靖国军、国民革命军、湘西陈渠珍部、印缅远征军等部队中任职。在新中国,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民委副主任委员等职。著有《苗彝民族发展史》等著。

23.欧百川(18941970),政治活动家。贵州松桃人。曾为贺龙军中名将,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曾被委以南京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高参,但拒绝赴任。曾任贵州省副。1970年被迫害致死。

24.石贵(18961959),苗族本族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湖南吉首人。解放前,为苗族争取经济文化发展权益和政治平等权利奔走呼号。曾任民国政府国民大会代表。著有《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等书,是著名的苗族本族民族学家。

25.吴性纯(18981979),著名医生、苗族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贵州威宁人。1929年获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从事医疗卫生事业,曾任石门坎光华小学校长、昭通福滇医院内科部主任,后自办建华药房。解放后,任昭通地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口皆碑,远近闻名

苗族历史名人介绍,苗族名人有哪些?

项崇周(1856年?)又称项四,苗名称年四,云南麻栗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民族英雄。

项崇周出生于贫苦的苗族雇农家庭,世世代代定居于云南边境麻栗坡猛洞野猪塘。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还有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陶新春(18251867)原名陶正春,又名陶虎,贵州威宁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黔西北苗族人民起义的著名首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土豆 百科 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土豆洗净去皮切片放锅中蒸熟蒸熟后放盆里用勺子倒成土豆泥加入糯米粉用筷子搅拌均匀揉成面团红糖芝麻面粉放一起搅拌均匀揪一小块面团,用手捏成饼点放上红糖芝麻馅点击用手拍成圆饼不粘锅中刷上油,放上土豆红糖糯米饼,小火煎一面上色后翻面,两面金黄微微的膨胀黄皮土豆:含有大量淀粉和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善

  • 邮票历史百科 邮票历史百科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不好说,正常发行下,T46的猴票价格最高,一万元左右。邮票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凭证,除邮政部门以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行邮票;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邮资凭证,把它贴在邮件上,起到邮资已付的证明作用。由此派生出来的功能是:1、它的画面具有广泛的主要的宣传作用。2、是国家主权的重要标志,成为权力的

  • 秦汉历史百科 秦汉历史百科知识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总共包括440年历史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

  • 李白的成长故事)二百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

  • 历史萌百科 历史萌萌哒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萌学园》系列分为六套主剧、一套外传和一部电影。是一部很特别的魔法电视剧,也是东森幼幼台开台十周年台庆的大戏,带给观众们一个全新的视觉感受。萌学园是一个魔法学校,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魔法,剧中会有很多的特效设计,也有很精彩的感情戏。《萌学园3魔法号令》是由李明泽、李权峰执导,蔡芷纭、利昂霖、

  • 夏朝历史百科 夏朝的百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

  • 一年级民族小故事50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哈尼族的传说故事:火童远古时候,妖魔抢走了火种,使哈尼族地区变成一片黑暗,五谷不长,民不聊生。少年明扎(哈尼语中“火”的读法)的父亲为夺回火种,离家十五载杳无音讯。明扎决心继承父志,村中长老儒玛得知后,祈求天地与山林赐予明扎以神力,送给他一把神弓,并告诉他凶狠无比的妖魔住在很远的石门山。明扎告别亲人

  • 藏族历史百科 藏族历史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的先民们远古时就居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息。据汉史籍记载,藏族属于西汉时西羌的。据藏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南地区的雅砻河。据藏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南地区的雅隆河,为“六牦”部的领,在松

  • 客家历史百科 客家历史百科全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客家切糕味道纯正好吃,把糯米拣好洗干净,放盆里提前用凉水泡4个小时备用。把红枣洗净用水泡10分钟,再把泡好的红枣蒸熟把枣核去掉,然后放碗里用擀面棒压成泥状备用。取出蒸锅,锅里加上水,放上蒸屉,把泡好糯米的水倒掉一部分,把江米和适量水留在盆里,再把糯米盆放到蒸屉上,想吃软烂些的,可让水多一些没过米,否

  • 历史百科论文 历史百科论文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送花是起源于汉族的生养仪俗,用花来表达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收花人的您可曾领会其中的深意?要送花的你,又是否有点困扰?知道红、白玫瑰组成的花束的意义吗?知道探病时送百合要先作些处理吗?等等,要很好的表达和领悟送花的意义,才能更好的表达这种艺术。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