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桃花最出名的诗句(6个描写桃花的千古名句赏析)

关于桃花最出名的诗句(6个描写桃花的千古名句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52 更新时间:2024/2/27 14:45:17

“桃花”是春天最美的颜色之一,因桃花的鲜艳色彩,古人没少对她们进行赞美,比如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便写下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样美好的句子,赞美桃花的同时,也写出了女子的美丽,以桃花比喻美女。

从此成为“标配”之一,后来的诗歌中,有很多都是如此,比如元稹写美人“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当真是一幅极有美感的画面。

当然,桃花除了比喻“美人”之外,本身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下面这几个关于桃花的千古名句。

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桃花之美,桃花之艳,桃花之神,读之令人心旷神怡,让人想抄录、背诵下来。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在苏轼笔下,桃花是报春的使者,因为有几枝含苞的桃花开放了,所以人们知道,春天来了。

而春天又是静悄悄来临的,所以除了那竹外的桃花,那春水中的游鸭,没有人能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苏轼这两句诗,也因此有了哲思般的韵味,成为蕴含哲理的千古名句。但其实,我们不妨将其当做单纯地写春景的作品,也是韵味无穷、生机盎然,让人有一种想出去踏春赏景的冲动。

这一句,出自苏轼的名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诗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是崔护心中最美丽的一抹春景。才子佳人的故事,历来是大家所喜爱的,倘若在唯美的故事中,又有名诗名句流传下来,那就更加令人心折了。

虽然崔护与桃花女相遇的故事可能是后人因诗造事,但这个故事带来的美感,却没有丝毫减少。

诗人出游踏春,不仅看到了开放地最艳丽的桃花,而且看到了比桃花还美丽的女子,人面桃花交相辉映,当真是含情脉脉。

给人以目眩神迷的美感,好诗的妙处,就是能在三言两语之间,构造出让人遐想无限的美好意境。

生活或许便是这样,不经意间的美好总是能够引人注目,而当我们去刻意寻求它的时候,却发现再也找不到了

这两句诗,出自崔护的千古名作《题都城南庄》,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溪水、渔民、桃花、鲤鱼,本是最常见的事物之一,但在诗人戴叔伦笔下,却构成了一幅美丽绝伦的夜景图,优美的山水景色,带给人最舒适的享受。

古代环境优美,有山有水的地方,就已经很美,但现在一连三日的春雨,让溪水暴涨,桃花飘落在溪水中,随着溪水而行,半夜群鱼跳到浅滩中,好一片活泼的春天图景!

这幅宁静、优雅的乡村美景图,便是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四、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还记得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此,桃花源成为每一个文人内心最纯净的地方。

在湖南桃源山下,有一个叫做桃花溪的地方,两岸遍植桃树,等到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中满是桃花瓣,艳丽如流霞。

唐人张旭曾见到过这幅美丽的景象,因用桃花源之事,写下了一首著名的《桃花溪》诗篇,这两句,便是末尾两句。

诗人用短短四句,构造了一幅如仙境般的地方,层层云烟之下,是横跨在溪水上的石桥,桥下是流淌着桃花瓣的溪水,一只小小的渔船缓缓滑过,诗人叫住渔父,问他: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原来,他想问渔人,桃花源的所在之处呢!诗到此处,戛然而止,引人遐思。淡淡几笔,韵味无穷。

张旭的《桃花溪》诗,诗曰: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在今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山高地深,时节绝晚”的正常物候,但是在诗人笔下,却有着无穷的韵味,诗人将桃花比作春光,构造出了这幅饶有韵味的图画。

当每个人都觉得春天已经离开时,殊不知,它已经悄悄地“转到”高山上来了,这样调皮的春天,谁能不爱呢?

白居易的这首《大林寺桃花》,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将春天写得生动具体、天真活泼,充满了赤子之心: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六、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确切地讲,这是一幅桃花败落,即将结果时的画面,但是,王建想要描绘的,却并非只有桃花而已,他想要表达的,是一位宫女的落寞与悲哀。

试想,在一个暮春的清晨,一个艳若桃李的宫女徘徊于桃树之下,她看到桃树上的花瓣渐渐飘落,孕育着果实,反观自己,只能老死深宫中,于是她一片片收拾起这些花瓣,同时怨恨这东风无情,桃花薄命……

王建写了百首《宫词》,这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路遥作品有哪些(作家路遥的个人资料及代表作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路遥,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那时的陕北农村,没有哪一个能摆脱苦水般的命运,饥饿常使人眩晕,连脑袋的重量都成为了身体的负担。虽然贫穷,但路遥无论如何也要去上学。他从小就爱读书,小学就可以滔滔不绝地对同学们讲三国,两节

  • 张大大多高(张大大与168的baby站一起真实身高暴露)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杂谈

    张大大,对大家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即便不少人对他的印象不是很好,他在娱乐圈中的口碑也只是一般般。但是这两年来,他都是不少综艺节目的宠儿,最新播出的《跑男8》的节目,他还作为固定嘉宾参加了呢?而对张大大,大家除了争议他的人品之外,还有就是身高,出道以来,他的身高也经常备受外界的争议。据悉,张大大的官方

  • 雪中悍刀行褚禄山结局如何(褚禄山最后结局死没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雪中悍刀行从开播到现在,褚禄山一直是一个人畜无害,在徐凤年面前秒变马屁精的存在。在芦苇荡一役后,靖安王世子带兵围堵徐凤年一行,讨要靖安王妃。褚禄山及时带兵赶到,在山坡上偷窥的赵楷看到褚禄山后,一脸生无可恋的说道:“褚禄山这怪物怎么来了?”在场下双方对峙时,靖安王世子打退堂鼓想要退走,却又手指徐凤年撂

  • 小英雄雨来作者是谁(管桦创作的小英雄雨来感动众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杂谈

    管桦创作的《小英雄雨来》感动几代少年儿童早在小时候,就阅读过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至今记着主人公的事迹,也没有忘了作者管桦。去年,又在新华书店买了此书的新版珍藏,爱不释手,准备再读一遍。管桦,1922年出生,河北省丰润县三女河乡女过庄村人。1940年参加抗日战争,1942年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后

  • 人之初性本恶是谁提出来的理论(荀子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为何荀子和韩非子会说“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这句话就是出自孟子儒学的《三字经》当中。这句话的意思也简单,就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其实是好的。大多数的人还是相信这样的说法的。但是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人之初,性本恶”的说法,说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 孙越师父是谁(大胖子孙越为何很少提及自己的师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杂谈

    德云社里有两位捧哏大将,第一位就是郭德纲的搭档于谦,人称德云社的相声皇后,别说在德云社是排名第一的捧哏演员了,就算是放到整个相声界来说,于谦也是数一数二的;另外一名实力捧哏演员就是孙越了,如果说德云社里孙越捧哏排名第三,没人可以排第二,因为第一是他师哥于谦。这二位是亲师兄弟,都是石富宽的徒弟,真是名

  • 空城计司马懿是不是故意放走诸葛亮(司马懿撤兵的原因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空城计”的故事是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空城计”则是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空城计”指的是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最著名的“空城计”当属《三国演义》最为经典。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

  • 唐太宗是谁的庙号(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杂谈

    纵观历史,唐朝国力之强盛、国家之开放、文明之灿烂,可以排进前三。更是出现了贞观、开元等数个盛世。在这辉煌的大唐,唐太宗李世民的作用必不可少。李世民父亲李渊出身于陇西李氏,母亲窦氏更是北周皇族。高贵的出身让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权力。李世民十七岁从军,跟

  • 公元1421年永乐谁迁都(明朝永乐帝为何执意迁都北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杂谈

    一般而言,都城的选择,需要将军事、经济、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朱元璋一开始选择的南京城,背靠钟山,面临长江,龙盘虎踞,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更关键的是,南京城所在的江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这里不仅盛产粮食,而且还有着发达的制盐业、纺织业,正所谓“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可以

  • 凤是雌还是雄(凤凰是个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过的物种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在《山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这应该是“凤凰”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有据可查的文字记录中。字面意思,这个时候的凤凰还只是一种长得像鸡的一种鸟类动物,但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吉祥和谐的象征物。那么,古代中国大家认为的百鸟之王,也就是凤凰,它们究竟只是个传说,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