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太宗是谁的庙号(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是谁的庙号(应该如何客观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50 更新时间:2024/2/27 14:44:45

纵观历史,唐朝国力之强盛、国家之开放、文明之灿烂,可以排进前三。更是出现了贞观、开元等数个盛世。在这辉煌的大唐,唐太宗李世民的作用必不可少。

征战沙场,戎马半生

李世民父亲李渊出身于陇西李氏,母亲窦氏更是北周皇族。高贵的出身让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同时,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权力。

李世民十七岁从军,跟随父亲多次上战场。李渊当时是一城太守,在太原带兵。李世民当时也一直跟着李渊,抵御突厥的入侵。

此时的隋炀帝,已经没有了初登上皇位时的谨慎爱民。大运河的修建几乎掏空了整个国库,再加上隋炀帝爱好美人和华丽的宫殿,民众负担愈发沉重,隋朝统治岌岌可危。

次年,朝堂中传出李氏将谋逆的谣言,隋炀帝大肆清洗朝堂。李姓多有被诛,朝臣们惶惶不可终日。

在李世民十九岁那年,帝国内叛军四起,李世民也不再忍气吞声,鼓动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

不过半年,李世民便带兵攻下了长安,隋帝杨侑逃往洛阳。又半年,杨侑被李渊废除,李渊登基,国号为唐,把长安作为都城。李世民因为战功,被封为秦王,同时也任尚书令、大将军!

大唐立国后,李世民再次带兵出征,将几路叛军一一消灭。

这年,李世民二十岁!

先是薛氏父子,带领叛军数十万,皆是精锐。李世民带兵围城三个月,城内弹尽粮绝,薛氏投降,陇西成为大唐疆域的一部分,西边再无威胁。

大唐以北,刘宋联军占据并、汾两地。李世民屯军十万,与联军鏖战近一年之久,成功平定北境,将之化为大唐壁障,护佑一方。

然后是虎牢之战,王世充窦建德割据一方,自立为王。两军决战华北,僵持几月后,唐军大胜,割据势力溃不成军,华北收复。

最后,山东刘、徐两部被唐军以摧枯拉朽之势重创,再难成气候。

自此,大唐王朝再度统一天下。李世民因为战功卓著,被加封为天策上将,在百姓心中也是声威愈浓。

李世民的功勋之卓著,可以说大半个王朝都是他打下来的。强有力的军事基础,为大唐日后的繁盛、也为李世民日后的野心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权力之争,起于玄武

李世民多次给李渊献策,又为了大唐的统治四处征战。李渊曾许诺李世民,只要成功入主天下,就封他为太子。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李世民等来的却是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的圣旨。

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结盟,一直打压李世民。李渊也越发忌惮李世民手上的兵权,明里暗里的排挤,让李世民更加不忿。

在这之后,太子一党与李世民部下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已呈你死我活之态。

几年后,李建成不满朝堂上李世民与他的分庭抗礼,准备对李世民动手,彻底消除隐患。

在李建成的伏军中,有人向李世民告密,李世民知道计划后,将计就计,想要将太子一党一网打尽。

到了计划中的那一天,李世民以皇帝李渊身体不适为由,引李建成入宫。同时带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杀死在玄武门,门生党羽无一幸免。

李世民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儿子们之后,入宫去见了李渊。李渊这一支,就只剩下了李世民一脉。

在李世民三十岁这一年,李渊封他为太子,并且以病为由,让太子监国。

同年九月,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古人言:“不患寡而患不均”,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而李渊对兄弟俩的偏颇,更让这一情况加剧。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权力争斗间,不问对错,只有输赢。

盛世之始,政从贞观

李世民自登基以后,轻徭薄赋,整顿吏治。曾有人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世民为政期间,也一直亡隋为鉴。

大唐朝堂任用三省六部制,李世民又额外设立了监察机构,裁除冗官,设立巡抚,监察各郡县。

同时,在李世民在位期间,多次出征。西南各个少数民族,北边的突厥部等等,皆臣服于大唐。当时突厥等部上书,尊李世民为“天可汗”。

当时四方臣服,大唐又是国力强盛,古丝绸之路繁茂。东方与欧洲,终于再次开始通商。这条古道所带来的,不止是黄金,还有来自远方、来自其他民族的灿烂文明。

那个时候,社会之包容,文明之辉煌,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数的。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贵女们打马游街,男子多有善骑射者,以诗酒会客,以刀枪对敌。

杜甫说:“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贞观年间所积累的财富、威望,也为后来的开元等盛世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终结了乱世,他曾著《帝范》,以评自己是非功过。

自古帝王,大都有两个愿望,一是长生不老,二是功比先圣,能盖过三皇五帝最好,最差也想要名垂千古。李世民是少有的,活得明白的皇帝。或许他也想过如何延寿,可又有谁不想长生不老?人之常情罢了。

唐太宗李世民,享年五十一岁。其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可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公元1421年永乐谁迁都(明朝永乐帝为何执意迁都北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杂谈

    一般而言,都城的选择,需要将军事、经济、地理条件等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虑,而朱元璋一开始选择的南京城,背靠钟山,面临长江,龙盘虎踞,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更关键的是,南京城所在的江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这里不仅盛产粮食,而且还有着发达的制盐业、纺织业,正所谓“天下财富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可以

  • 凤是雌还是雄(凤凰是个传说还是真实存在过的物种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在《山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这应该是“凤凰”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有据可查的文字记录中。字面意思,这个时候的凤凰还只是一种长得像鸡的一种鸟类动物,但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吉祥和谐的象征物。那么,古代中国大家认为的百鸟之王,也就是凤凰,它们究竟只是个传说,还是

  • 中国古代亚圣是谁(孟子是什么时候被称为亚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杂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圣人的原意,是专门指向完美的。但后来的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种宗教、学派,也都有自己认定的圣人,但道家的黄老列庄;儒家的尧舜孔孟;墨家的大禹等圣人

  • 五一劳动节是在哪一年确定的(五一劳动节在什么会议确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始于争取八小时工作制。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高速发展,资本家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为追逐利润,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工资却很低。哪里有

  • 徐凤年最后和谁隐居了(雪中悍刀行最后徐凤年娶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雪中悍刀行》凭借着精彩的剧情也是展开了全民追剧的热潮,这部剧是由张若昀,李庚希,胡军领衔主演,是非常符合人们口味的爽文。全剧主要讲述的就是徐凤年从一个不会武的人慢慢的锻炼成高手的过程,然后成功接掌北椋。从给出的内容来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属于第1季,徐凤年成功继位,不过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根据小说来

  • 连中三元的人都有谁(历史上有没有连中三元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杂谈

    古装电视剧中经常有状元、榜眼、探花的词眼,这是指皇帝在殿试钦点的前三名。科举考试中最牛的其实是“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同一人所摘取。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考秀才是初级考试,俗称“小考”。由于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乡试

  •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作者是谁(这个出自哪个作品的文章)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又是知名的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秉公直言,为此多次受到官场佞臣排挤打击。他为国家社稷呕心沥血。曾率军平叛西夏叛乱,立下赫赫战功。他又与宋仁宗合作,发起“庆历新政”改革。改革受挫后,他自请出京到外地为官。在文学方面,范仲淹的散文和诗歌都有一些名篇。比如下面这首《岳阳楼记》就是

  • 龙九的扮演者是谁(短发港姐陈法蓉的感情往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杂谈

    011989年,23岁的陈法蓉回到香港参加港姐选美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在普遍学历比较低的港姐佳丽中,陈法蓉的大学生身份受到了不少关注,清丽冷艳的外表更是吸引了不少评委和观众的目光。但这并不影响港媒“挑刺儿”,那时候陈法蓉留着香港最流行的爆炸卷发型,香港媒体就提出了质疑:陈法蓉之所以留着这样

  • 谁创立了科举制选拔人才(科举制的开创标志什么的正式确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科举制虽然有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科举制对华夏文明的发展依然是贡献良多。科举制出现之前,寒门子弟无出头之日,科举制出现之后,寒门子弟才算有了进身之阶,既缓和了社会矛盾,又让朝廷用人有了更多的选择。那么,科举制到底是哪位皇帝创立的?有说是隋文帝,有说是隋炀帝,还有说是唐太宗等等。其实只要弄清楚了科举制的

  • 秦始皇和刘邦差多少岁(秦始皇和刘邦的两种不同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尽管嬴政只比刘邦大三岁,但明显懂事太多,出道早了一个朝代。嬴政从小就被吕不韦奇货可居,是按照未来精英的路数培养的。但刘邦就呵呵了,从小就游手好闲,不好好务农,让社会操碎了心。公元前247年,嬴政13岁,老爹庄襄王病故,嬴政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