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华胥引4个故事哪个最悲(华胥引结局虐心最惨的爱情故事)

华胥引4个故事哪个最悲(华胥引结局虐心最惨的爱情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3/12/24 4:56:32

华胥引》这本小说我早年便看过,现在也依稀记得一些,当时有一阵很迷唐七公子的呢。

2015年的时候出了一部电视剧《华胥引之绝爱之城》就是根据唐七公子的小说《华胥引》改编的。

一部除了男女主基本可看的奇特剧,全剧配角随便拉一个不论颜值演技真的都可以碾压男女主。

这部剧制作也是没眼看,服道化差到无语,就算是架空奇幻也别来什么挑染刘海+泡面卷好不好?

弱弱的说一句当时还在电视上追这部剧来着,一边吐槽一边看,也是莫名有勇气噢!

《华胥引》是分单元讲剧情的,小说一共有四个故事,分别是浮生尽、十三月、柸中雪、一世安。电视剧改编后也是四个故事,却有所不同,变成了绝爱之城、浮生尽、十三月、一世安。

主角

这部啥都能吐槽的电视剧,独独十三月这个故事改编的深得我心,至今不能忘怀。

十三月是由郭珍霓、保剑锋、贺刚等主演的。郭珍霓一人分饰两角,姐姐莺哥妹妹锦雀,郭姑娘演技长相都不必多说,一个眼神就能把两姐妹分得清清的,演技大赏简直是。

保剑锋饰演的容垣可谓是全剧最暖的一抹亮色了,人格魅力满分,给了莺哥的生命里唯一的暖,老戏骨演技没病,就是造型有点出戏,还好颜值能打。

贺刚饰演的容浔真的是演技极好的,当时看剧可讨厌他了,想来也是演得好,能够把人带入情景中。

剧情

少女莺哥于偶然间被容浔所救,暗生爱意,为了报恩成为了容浔的手下,替他除掉所有挡了他路的人,代号十三月,这也是这个故事名字的由来。

莺哥深深爱着容浔,为了他出生入死,伤痕累累,摒弃了一个天真少女本该有的烂漫,变成了一个血残酷的工具。

某天,莺哥的妹妹锦雀来找她,却不想遇到了容浔,锦雀和莺哥长得一模一样,却是天真烂漫的,就如最初的莺哥一样,容浔爱上了锦雀。

(容浔真爱其实是莺哥)后锦雀随容浔入宫却意外被国君容垣看上了,容浔不舍提出让莺哥代替锦雀入宫。莺哥伤心不已,表示她可以进宫但从此以后恩断义绝。

她本来身上尽是伤痕,为了代替锦雀类似换皮似的抹去了一身的伤疤,此种办法苦不堪言。

莺哥心如死灰地进宫,抱的是赴死的决心,不想却反获容垣的专宠。

容垣其实早知莺哥非锦雀,却被莺哥这样的烈女子所吸引并且还爱上了她,给她最好的东西,全心全意的爱着她。

也只有容垣会关心她痛不痛,会让她不要忍着疼痛,会说因为她是女孩子有他在身边她可以软弱这样的话。

他知道她一直想要的自由,甚至愿意放她离开,终于他救活了她那颗将死的心,他们情意缠绵。

可惜好景不长,容垣被设计中了毒,此毒无药可救,他命不久矣。中毒后莺哥的陪伴以及流露的情感让容垣意识到如果自己死了,莺哥也会和他同生共死。

他舍不得让她死,她的人生还有很长,她还没好好享受过幸福的生活,她应该好好地过完生。

所以他用了最极端的方式将她推开了,只要她能活着就算以后恨他也没什么。

他宠幸她人,料定她会吃醋前来质问,借故犯上将她囚于庭华山十年。

他安排好了一切,想着自己死后她也能安稳度日,总觉着十年时间总也能淡忘一切了。

其实她一直都不怎么相信容垣会如此待自己,只是由于她之前患得患失久了,渐渐便没了自信。

她进宫是因为容浔要她替代锦雀,她总觉着容垣是先爱上了锦雀,封妃的也是锦雀,觉着自己真的没有人爱,都是替代品罢了。

后来她从山里出来,走在大街上听路人说到容垣已经死了几年了,她不愿相信,悲痛不已,却是不理解容垣的。

莺哥本是一直不知道容垣对她的付出,直到遇到了男女主后进入了华胥引之梦(感觉剧集里面男女主就这点作用了,除了充当时光机也忒没存在感)回望过去种种她才知道真相。

原来容垣真爱惟她,为她想好了一切铺垫好了一切,原来竟真有人心心念念只是爱她,她从来也不是谁的替代品。

事已至此,她有悔有恨,悔自己不够坚定容垣对她的感情,恨容垣如此决绝对她,没了他的余生,再长又有意义?

其实容垣真是最了解她的人了,若是她不知实情,凭借着冷绝的性子也会活得好好的,只是不再相信感情罢了。

可是偏她就是晓得了,她那样的烈女子,敢爱敢恨,知晓一切真相的她不论如何是不会独活的,他们生既同衾那么自然死当同墓。

容垣说:

“我对她不是一见钟情,从怜悯到喜欢,用了三天时间爱上了她。或许有人会问三天的时间太短,但只有真正懂得人才会明白,对注定要爱上的人而言,一眼就足够了,何况是三天。”

莺哥送给了容垣一个骰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他很想叫出她的名字:莺哥。

那天他精神很好,山上的红缨都开了,她穿着紫色的罗裙,他们终于在朱红大门前相拥。

人间十二月满,何来十三之数?(出自歌曲十三月凉)

一个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故事,偏偏谁也不舍得放手。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上高战役在哪里打的(抗战时期上高战役地点及过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1941年3月-4月,中日双方在南昌附近的上高地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会战。国人将之称为上高会战,而这一战也是抗战以来我正面战场上少有的胜仗,被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1941年,南昌的日军处于焦躁之中,此时占领南昌日军只有33师团、34师团(均为乙种师团),而赣东、赣西和赣北均有中国军队,尤其是有第

  • 真正历史中三国的结局(魏三国时期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魏蜀吴三国诸侯脱颖而出,只是结果相信出乎了当时不少人的意料,还是司马家的晋朝笑到了最后,有意思的是,三个国家的末代国君,倒全部得到了善终。而他们的封号,也颇为让人玩味。其中魏国的末代国君曹奂,被封为了陈留王,蜀国刘禅封为了安乐公,吴国皇帝孙皓,只获得了一个归命侯的职位。按照魏

  • 舜帝的简介是出生在哪里人(舜帝是哪个朝代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据《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孟子在这段文字中只说舜生于诸冯,并没有说明诸冯在哪里。但全国有6处诸冯,21处历山(传舜帝耕作的地方),且有关传说都与舜的生平相关。为此,舜的故里在哪里有颇多争议。目前,关于舜帝出生地的考证,基本上是采取收集散落在中华大地上一些口口相传

  • 古代为什么会有太监(古代中国的太监通常要做哪个手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我们在看历史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群奇怪的人,他们的身份很特殊,他们可以随意出入这个帝国最庄严神秘的地方。但是他们却又是没有官位的一群人,就像一个笑话里所说的,你不能让你的女神开门,但是外卖小哥可以,这其实是个概念偷换。女神给你开门,和跟外卖小哥开门,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同样的这群什么的人,尽管

  • 战争论的作者是谁(战争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哪些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什么是战争?《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战争就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为了让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我们有很多方法,比如沟通谈判、达成协议等等。但是克劳塞维茨说,要保证且有把握地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使对方完全丧失抵抗能力。而通过战争,这种暴力行为才可以做到。克劳塞维茨说:战争的目的就是消

  • 帝国师和骷髅师谁厉害(二战德军骷髅师有多么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和正义世界为敌,甚至军队执行种族屠杀政策,它的失败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话又说回来,二战德军无论是国防军还是党卫军,他们在二战中却都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战场上很多军人的战斗技巧,战斗意志,战斗纪律都让人很佩服。而党卫军和国防军相比,其野战部队作为“后起之秀”,相对于国防军

  • 犹太人那么聪明的原因(犹太人为什么民族命运悲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犹太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有钱、聪明。要解释为什么犹太人总显得比其他族群的人口精明,更善于赚钱,那些诸如重视家庭教育、团结意识、动脑能力强等等烂大街的说辞,就不多赘述了。这里只从历史传统和优生学的角度,说说犹太人是如何做到的种族质量的自我提升。先看犹太人对自身族群的定义。1.主动皈依犹太教,成为犹

  • 李思思的老公是谁(央视主持人李思思的丈夫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网上有传言表示“央视美女主持”李思思嫁给了60岁富豪,但其实这件事情只是传闻罢了,并不是真的。她的老公并非是富豪,而是一位80后的理工男,李思思和她的老公是大学同学,两人可以说是从校园走到了婚纱。李思思的成名之路李思思可以说是最年轻的春晚主持人。她进入央视时仅有18岁,登上春晚舞台才只有25岁,她的

  • 三国演义中的大意失荆州是指谁(大意失荆州典故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而“大意失荆州”也从此成为了一个成语典故,用来比喻因骄傲轻敌和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失败或损失。而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成了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战前刘备刚刚拿下汉中和东三郡,实力达到有史以来的巅峰。战后不仅关羽战败被杀,荆州四郡也落入孙权之

  • 约翰拉贝怎么救了25万人(约翰拉贝为什么救中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民国政府首都南京,至此,南京陷入人间地狱,在日军头目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对南京城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烧,杀,抢,夺和奸淫长达50天时间。大量无辜平民,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死于日军的魔掌下,致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日军公然违反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制造28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