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上高战役在哪里打的(抗战时期上高战役地点及过程简介)

上高战役在哪里打的(抗战时期上高战役地点及过程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94 更新时间:2024/3/25 17:28:29

1941年3月-4月,中日双方在南昌附近的上高地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会战。国人将之称为上高会战,而这一战也是抗战以来我正面战场上少有的胜仗,被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

01大贺茂的机会

1941年,南昌的日军处于焦躁之中,此时占领南昌日军只有33师团、34师团(均为乙种师团),而赣东、赣西和赣北均有中国军队,尤其是有第9战区薛岳、罗卓英所部这样的强劲对手。南昌日军总是感觉如芒在背,非不安。

此时为了对付华北战场的八路军,日军大本营决定把33师团调往华北,从上海调来刚编成不久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补充南昌兵力。而33师团调走是在当年4月,而2月份第20旅团已经到达南昌——这意味着4月之前南昌的日军不减反增。

对于34师团师团长大贺茂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趁33师团还在,加上20旅团,一起干掉威胁最大的19集团军,不然33师团一走,自己独守南昌的日子会很难熬。

大贺茂极力劝说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发动“锦江作战”(日军称上高会战为锦江作战):33师团、20旅团、34师团兵分三路合击19集团军,将19集团军压迫在上高地区加以围歼。

尽管园部和一郎对大贺茂的方案兴趣不大,但是日军有调出部队走之前必须出击一次的惯例,基于此也就批准了大贺茂的方案。

大贺茂雄心勃勃地要立一个大功,在他的策划下,南昌日军倾巢而出。

然而,大贺茂怎么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是他军人生涯里最狼狈的一次失败。

02打了7天,大贺茂才发现自己被围

大贺茂为了备战征用了大量当地民夫,而这自然引起了第9战区的注意和戒备。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薛岳采取的依旧是诱敌深入的战法。

1941年3月15日凌晨,日军33师团从安义兵分两路攻击奉新。在日军重炮和飞机的掩护下,33师团很快突破70军预备9师的防线,占领奉新。

同一天,第20旅团试图偷渡锦江。但头两次均被我军击退,直至在飞机的助战之下,才渡江成功。耀武的74军派出51师一个团去增援,在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之下,20旅团被迟滞在红石岭一带难以推进。

大贺茂的34师团气焰很嚣张,该师团2万多人沿着湘赣公路西突击。他们不仅想吃掉74军,还想把北路被33师团压迫下来的70军一起吃掉。

但是34师团这趟进攻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34师团还没到高安,就遭遇了107师的猛烈阻击。主阵地上320团的将士们不惧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坚守阵地。该团接到撤退命令时,伤亡已经超过50%。

尽管最终没有挡住34师团,但107师的士兵们用苦战迟滞了敌人推进的速度,为友军的展开和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3月18日,罗卓英下令高安附近的守军撤退。34师团借此机会快速前插到龙团圩。在这里他们将会和他们要找的74军展开一番苦战。

74军,是当时中央军的精锐部队之一。74军是1937年9月1日在淞沪战场组建,由第51师、第57师和58师组成,全军共3.2万人。

上高会战之前,常凯申将第1、2、5、74军改为“攻击军”。攻击军在武器装备上比普通军一级部队提升不少,而74军在整个抗战中战绩最为显著,被誉为“抗日铁军”。(上高会战之后,74军全面更换苏式装备,成为苏械师)

而在这场战役之中,围歼34师团的关键就在于74军放在正面的两个师能不能顶住34师团的猛攻;如能够拖住34师团,则给大部队围歼部署争取时间;一旦守不住,34师团攻占上高或是跳出包围圈,那么之前我们所做的努力都将成为泡影。

3月18日晚,74军搜索队和日军前哨部队遭遇,激战由此开始。

激战至20日,34师团始终无法突破74军当面阵地。着急的大贺茂,把指挥部架推到前线,集中大量火炮,并在飞机的支援之下强渡泗水,随后向74军57师、58师猛攻,双方混战在一起。尽管日军有空中优势,但始终无法突破74军将士用血肉筑起的钢铁长城。

打着打着,大贺茂突然发现33师团和第20旅团还没到。

这另外两路日军在哪呢?

第20旅团一开始就不顺,被74军51师死死堵住,尽管招来飞机助战,但寸步难行。持续的激战中,20旅团伤亡千人,更是不知道时可以突破51师的封锁和34师团会合。而20旅团的迟滞不前,使得34师团的南侧出现了一个口子。

33师团就更奇怪了,他们居然不打了,掉头回南昌了。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认为自己的任务是驱赶第70军,至于把70军赶到哪里,那他就不管了。

加上33师团马上要调派去华北,于是樱井省三就象征性地派出部分兵马去追赶70军,自己带着主力返回南昌。

这样一来,原本3路并进的日军,就变成了34师团孤军冒进。

3月22日,大贺茂终于意识到一个事实:自己原本准备围歼74军、70军,反而成为了中国军队的围歼对象。34师团周围有明确番号的中国军队就有9个师之多,后路被断,弹药运不上来,伤员下不去,34师团很可能在上高全军覆没。

心急如焚的大贺茂赶忙向园部和一郎求救,园部和一郎立即命令33师团返回救援。

03围歼成了追歼

日军33师团救援方向是70军预备第9师的阵地。

34师团拼死突围,33师团又突然出现预备第9师后方,预备第9师两面受敌,旁边的19师也同样遭受猛攻。预备第9师师长张传言认为形势对70军不利,于是以副军长的身份下令预备第9师、19师撤退。

70军的撤退给这场战斗蒙上了一层阴影。33师团的第215联队就此冲入包围圈和34师团会合,但是围歼34师团仍大有希望。

此时74军在正面阻击阵地已全面出击,进展顺利,增援部队也都抵达战场,我军还有机会对日军实施二次包围。

3月26日,各部依照罗卓英的命令再次将34师团包围。大贺茂发现第二次包围圈比第一次更为严密,34师团被包围在南北半径不足5公里之地。

为了求生的34师团发动了凶狠的攻击,甚至用上了毒气弹。尽管有很多官兵中毒倒下,但74军在王耀武的严令之下攻势没有减弱半分。74军甚至一度推进到大贺茂指挥部两公里的地方。

眼看就要毕全功于一役,结果这时107师突然撤退了。

在战斗最后时刻,107师师长英仲声称发现了日军选择了再次后撤,107师的撤退使得我军左翼出现了空档,58师因此暂停了攻击。结果34师团获得了喘息之机,合围34师团的计划最终落空,34师团向东狂奔而去。

最后这场围歼战演变成了一场追击战,34师团虽然冲出重围但是一路上不断被我军追击,最后狼狈不堪地逃回出发地。

33师团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本撤离战场的33师团重新参战之后,一直受到我军的猛烈侧击,山炮队的弹药用尽,全师团“经过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重重苦难才于4月2日回到原驻地”

此役74军“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功显赫,荣获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

上高会战,是抗战以来少有的胜利之战,毙伤日军1.5万,常凯申给薛岳的电报中说“赣北歼敌,举国滕欢”。何应钦等人称上高会战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

上高会战还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注意,美国各大报纸“多以显著地位揭载赣北日军大败新闻”。英国特派驻华大使馆武官史丹尼少将“前来参观战绩”。

上高会战之后,33师团由于损失过大,推迟了调往华北的时间,第9战区部队也没有再发起进攻。南昌战场进入了一段意外的平静。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真正历史中三国的结局(魏三国时期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魏蜀吴三国诸侯脱颖而出,只是结果相信出乎了当时不少人的意料,还是司马家的晋朝笑到了最后,有意思的是,三个国家的末代国君,倒全部得到了善终。而他们的封号,也颇为让人玩味。其中魏国的末代国君曹奂,被封为了陈留王,蜀国刘禅封为了安乐公,吴国皇帝孙皓,只获得了一个归命侯的职位。按照魏

  • 舜帝的简介是出生在哪里人(舜帝是哪个朝代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杂谈

    据《孟子》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孟子在这段文字中只说舜生于诸冯,并没有说明诸冯在哪里。但全国有6处诸冯,21处历山(传舜帝耕作的地方),且有关传说都与舜的生平相关。为此,舜的故里在哪里有颇多争议。目前,关于舜帝出生地的考证,基本上是采取收集散落在中华大地上一些口口相传

  • 古代为什么会有太监(古代中国的太监通常要做哪个手术)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杂谈

    我们在看历史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群奇怪的人,他们的身份很特殊,他们可以随意出入这个帝国最庄严神秘的地方。但是他们却又是没有官位的一群人,就像一个笑话里所说的,你不能让你的女神开门,但是外卖小哥可以,这其实是个概念偷换。女神给你开门,和跟外卖小哥开门,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样,同样的这群什么的人,尽管

  • 战争论的作者是谁(战争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哪些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什么是战争?《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战争就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为了让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我们有很多方法,比如沟通谈判、达成协议等等。但是克劳塞维茨说,要保证且有把握地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使对方完全丧失抵抗能力。而通过战争,这种暴力行为才可以做到。克劳塞维茨说:战争的目的就是消

  • 帝国师和骷髅师谁厉害(二战德军骷髅师有多么可怕)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和正义世界为敌,甚至军队执行种族屠杀政策,它的失败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话又说回来,二战德军无论是国防军还是党卫军,他们在二战中却都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战场上很多军人的战斗技巧,战斗意志,战斗纪律都让人很佩服。而党卫军和国防军相比,其野战部队作为“后起之秀”,相对于国防军

  • 犹太人那么聪明的原因(犹太人为什么民族命运悲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犹太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有钱、聪明。要解释为什么犹太人总显得比其他族群的人口精明,更善于赚钱,那些诸如重视家庭教育、团结意识、动脑能力强等等烂大街的说辞,就不多赘述了。这里只从历史传统和优生学的角度,说说犹太人是如何做到的种族质量的自我提升。先看犹太人对自身族群的定义。1.主动皈依犹太教,成为犹

  • 李思思的老公是谁(央视主持人李思思的丈夫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网上有传言表示“央视美女主持”李思思嫁给了60岁富豪,但其实这件事情只是传闻罢了,并不是真的。她的老公并非是富豪,而是一位80后的理工男,李思思和她的老公是大学同学,两人可以说是从校园走到了婚纱。李思思的成名之路李思思可以说是最年轻的春晚主持人。她进入央视时仅有18岁,登上春晚舞台才只有25岁,她的

  • 三国演义中的大意失荆州是指谁(大意失荆州典故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而“大意失荆州”也从此成为了一个成语典故,用来比喻因骄傲轻敌和疏忽大意而导致的失败或损失。而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成了蜀汉国运的转折点。战前刘备刚刚拿下汉中和东三郡,实力达到有史以来的巅峰。战后不仅关羽战败被杀,荆州四郡也落入孙权之

  • 约翰拉贝怎么救了25万人(约翰拉贝为什么救中国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民国政府首都南京,至此,南京陷入人间地狱,在日军头目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对南京城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烧,杀,抢,夺和奸淫长达50天时间。大量无辜平民,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死于日军的魔掌下,致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日军公然违反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制造28起集

  • 张志忠将军个人资料简介(抗日名将张志忠的红色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陕北的红军主力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在抗日战争那种危难时刻,八路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活跃在敌后地区,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统战工作极其重要。客观来说,能在那种时期做统战工作的都是绝对优秀人才。说到统战工作,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