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林黛玉的故事和资料(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故事情节概括)

林黛玉的故事和资料(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故事情节概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0 更新时间:2024/2/24 7:53:50

林黛玉一生坎坷,有三个标志性阶段,分别是七岁、十五岁和十七岁不到十八岁。

七岁前的林黛玉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那时候她父母具在,家里虽然不大富大贵,却也出身名门身份高贵。

父亲林如海先是考中探花郎,任职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巡盐御史出任扬州。黛玉便与母亲贾敏也从家乡姑苏来到扬州,一切的改变就从扬州开始。

林黛玉有个小一岁的弟弟,在林如海上任巡盐御史之初夭折。林家子嗣单薄,没了儿子,父母便将她当作男儿教养,五岁时聘请了进士出身的贾雨村蒙老师。

父亲是探花郎,母亲是国公嫡女,老师曾任知府进士出身,林黛玉可谓光环闪闪。虽说从小身体不好百药莫医,到底也是父母膝下宠儿,很是幸福。

变故来自母亲贾敏突然去世,父亲林如海执意要她进京依附外祖母和舅舅。这一别再见面,父亲也已到了生命尽头。

林如海一家三口相继死亡,林黛玉远走他乡投奔外祖,从第十九回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伏笔看,分明与两淮盐政的贪腐要案有关,林家人死的不寻常。

不管如何,林黛玉七岁来到贾家,邂逅年长一岁的表哥贾宝玉,从此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一起相携着长大。

而此时他们只有兄妹之谊,而无男女之情。直到那一年搬进大观园。

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和贾宝玉姐妹们搬进大观园。那一年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走后,林黛玉明确提到自己十五岁。而薛宝钗又提到“这一年何曾绕过这园子”表明还是元春省亲当年。

可以肯定这段时间设计有问题,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年纪并没有同步。贾宝玉曾作《春夏秋冬即景诗》,就代表时间流逝,而贾政又出差三年,大观园却只走过四季。很难准确界定时间,林黛玉却突然就十五岁了。

曹雪芹如此安排,也算维护黛玉的声明。毕竟十五岁的女孩子成人,有了情窦初开不是问题。但未成年早熟是不好说的。

贾宝玉初入大观园,众女儿还处于懵懂之中,互相并不避讳接触。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不自在起来,开始经常跑到外头去鬼混,还常常一个人独坐发呆。

此时贾宝玉的情况是觉醒两性意识的体现,之前对秦可卿的感情,与袭人偷试云雨情不过都是启蒙。

而他最关键的逃避,则是对林黛玉生出了莫名的感情。

这一天林黛玉葬花归来,发现贾宝玉独坐看书,就问他是什么?贾宝玉谎称是《四书》经典,被林黛玉识破,才知道他看的是《西厢记》。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是林黛玉感情的爆发点。

偷看禁书之前,林黛玉的感情尚属于懵懂之中,见证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后,又听了梨香院排演《牡丹亭》,让她彻底敞开心扉,对贾宝玉生发出感情,并一发而不可收拾。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牡丹亭》直指林黛玉的死因。杜丽娘相思而死于中秋之夜。林黛玉则“冷月葬花魂”,泪尽而亡于中秋之夜。

那一年的林黛玉应该是十七岁不到十八岁,是她来到贾家的第十年。

通过原文的种种线索伏笔,此时林黛玉已经不在贾府,远在海外异国之上。

对此,《题帕三绝》、贾宝玉在水仙庵祭奠金钏儿都是伏笔。更有薛宝琴讲述西海沿子真真国的美人作诗前,送给林黛玉一盆水仙花,还有宝琴的丫头叫“小螺”,都指向海外。

君笺雅侃红楼根据“石呆·子失扇子”、潇湘妃子、芙蓉花签、杏花签等线索推测,林黛玉和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林黛玉最终客死在异乡。

关于林黛玉离开贾家的伏笔,金钏儿被撵走而死,晴雯被撵走而死,林黛玉在《葬花吟》《菊花诗》《秋窗风雨夕》《五美吟》《桃花行》和《柳絮词》中都作了伏笔,看诗文即可,不多赘述。

宝黛爱情最后压垮了林黛玉。她与贾宝玉心心相印却并不能得到祝福。王夫人和贾元春反对宝黛姻缘,坚决拥护金玉良姻,以至于林黛玉孤苦伶仃,贾母一时间也无法做主。

林黛玉自幼失怙,心性敏感,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根据慧娘的故事、刘姥姥讲述茗玉小姐的故事,《姽婳词》林四娘故事的伏笔,林黛玉最后牺牲自己成全贾家和贾宝玉,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很快泪尽而亡,死的时候就是十七岁。

中秋夜她与史湘云联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道尽二人之结局。

林黛玉与贾探春清明东风起处离开贾家,于中秋月圆之夜泪尽而亡。她的一生太过仓促,却历经磨难。

好在死前林黛玉与贾宝玉达成情感“和解”,从晴雯之死也是伏笔。

根据秦可卿和太虚幻境的设定,曹雪芹设定《红楼梦》的情之主旨借鉴了秦观的词中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初神瑛侍者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最后埋骨西海沿子,也算尘归尘土归土。

再根据第二十三回贾宝玉要做大王八,替一品夫人(帝王妃品级)病老归西的林黛玉驮碑一辈子的谶语。贾宝玉实现诺言“你死了我做和尚”,循着远嫁之路找到妹妹贾探春,并在林黛玉墓前守墓余生。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世界十大名表排名(世界名表前十名排行榜官方网站)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说到名表耳熟能详的就有像劳力士、江诗丹顿、浪琴等,你知道世界十大名表排名分别是哪些呢?世界十大名表排名:1:百达翡丽、2:江诗丹顿、3:爱彼、4:宝珀、5:伯爵、6:积家、7:芝柏、8、宝玑、9:卡地亚、10:劳力士一、百达翡丽百达翡丽对于爱表人士来说,它的身份就是表中的战斗机,表中贵族,是瑞士第一

  • 赵子龙的常山位于现在的哪里(赵子龙所说的常山在哪个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三国演义里白袍将军赵云只要一出场,必称常山赵子龙。赵子龙口中的常山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古村落----元氏县故城村。元氏县故城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她的建村历史可以上推到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了。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国王赵武灵王,把他的儿子元,分封到现今的元氏县古城村来,管理元氏县这一

  • 清朝顺治在位多长时间(顺治帝为什么只活了24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杂谈

    顺治皇帝是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6岁登基,在位18年,在24岁之后便隐匿于世。人们常常讨论,24岁是帝王一生中最好的年纪,顺治帝如果在世,他为什么不继续执掌威秉?如果顺治帝在这年突然离世,那又是什么导致皇帝早崩?顺治登基时只有6岁,在位时间仅18年,却为历史留下了太多的迷云。作为第一个入关的幼帝,

  • 曼德拉效应是什么意思(解释曼德拉效应是怎么样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杂谈

    纳尔逊·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反种族隔离革命家、政治家及慈善家,尽管他对南非的发展造成的影响争议极大,但在南非仍然被视为国父一般的存在。曼德拉在1994年~1999年任南非总统,任期内致力于废除种族隔离,种族和解以及消除贫困和不公!他于2013年12月5日去世,当然以上是维基和百度都能查到的信息!但在2

  • 王阳明为什么被称为圣人(历史上王阳明是一个名副其实圣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杂谈

    中国有三个半圣人,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孟子,第三是王阳明,剩下的半个是曾国藩。当然,这句话的出处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说这句话的一定是儒家弟子。作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学说,笔杆子就等于话语权。孔子自然不用说,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名号可能一张纸上都写不下。孟子也不必说,孔子衣钵的继承者和发

  • 达摩祖师简介及身份(历史上真实的达摩祖师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杂谈

    目前已知关于达摩祖师的最早文字记载,则见于大约与宋云生活在同时代的杨衒之于东魏武定五年(547)所作的《洛阳伽蓝记》。书中记载道:“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杨衒之表示,达摩祖师是

  • 射雕英雄传段天德结局(射雕中段天德最后是被谁所杀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杂谈

    只因为在大雪中多看了职业侠客丘处机一眼,民间侠客郭啸天就再也没能看到下一个春天……在整部《射雕英雄传》中,郭啸天被杀事件是郭靖的“主线任务”。从郭靖不懂事的时候起,他的母亲李萍就告诫他:要记住!你的杀父仇人叫段天德!以至于郭靖连父亲郭啸天的名讳都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牢牢记住了他的杀父仇人是段天德。后

  • 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有哪些(历史上的杰出女英雄及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杂谈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军,个个都是巾帼不让须眉。让世人明白:“谁说女子不如男”,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她们都有谁?在她们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妇好,商天子武丁的王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善于打仗的女将军。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

  • 菊花酒是在什么节日喝(喝菊花酒习俗是哪个传统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杂谈

    九九重阳,又见重阳。重阳节,是一个非常温暖的节日,这一天很适合与朋友一起登高望远,或者在家陪伴老人。或许你清楚地知道重阳节这天应该登高赏景,饱览醉人的秋色,这天应该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可是你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吗?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作为传统节日,重阳节一样拥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了,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在九月

  • 上坟用的祭祀用品有什么(中国传统祭祀祖先用品的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杂谈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达一种追思之情。带上几样他们生前喜欢吃的水果、点心等,以表敬意,这也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扫墓祭祖,带祭品传统讲究是单数,可以是一样、三样或者五样祭品,一个、三个或五个,忌讳双数。有老话说:“祭三贡四”就是祭祀和上贡(敬神)时的传统习俗,这是最基本的祭祀讲究,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