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鸿门宴是什么意思(鸿门宴的含义现在指的是什么意思 )

鸿门宴是什么意思(鸿门宴的含义现在指的是什么意思 )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3/12/24 8:45:35

公元前206年,在鸿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宴席上刘邦项羽“把酒言欢”,演绎了一出脍炙人口的“鸿门宴”,那这段故事究竟讲了什么?司马迁在书写这段故事时又包含了哪些深意?

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公元前206年,刘邦一声喝下,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攻入函谷关,进入到了关中地区,秦王子婴见势不妙,便连忙向刘邦投降。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邦并未为难子婴,同时进城后更是和秦国子民约法三章,将面子活做的足足的。不过刘邦却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实力不足便准备称王

但也就在这时,项羽已在巨鹿之战中取得大胜,进军函谷关后,才听说刘邦已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刘邦即将在关中称王,此话一出,项羽更为愤怒,准备第二天直接攻打刘邦。

当时的项羽佣兵四十万,对外号称百万;而刘邦佣兵十万,对外号称二十万两人之间的悬殊之大令人

那为什么没打起来呢?其实这事也挺逗,项羽的至亲项伯连夜前往刘邦阵营,将项羽之计和盘托出,并告诫张良赶紧逃,以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但张良并未逃跑而是将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顿时冷汗直流啊,于是便果断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两人之间的关系打得火热差点成了儿女亲家

而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希望项伯能帮忙从中调解,同时又告知项羽:咸阳城中所得的一切,将原封不动送到项羽营中,且愿称项羽为“关中王”,项羽听闻此事后自然非常高兴,可谋臣范增却发现了一丝端倪。他感觉刘邦此子若是不除,以后必生祸端,所以便让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要铲除刘邦!

那刘邦去没去呢?大家也都知道他去了。那为何他去?是大人办大事,大笔写大字吗?不不不,而是如果不去赴宴,百分百会死,如果去了,百分之五十会死,就这样刘邦无奈只能应约前往。

而后便是我们都熟知的

鸿门宴上刘邦刻意装怂

张良樊哙生死相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伯舞剑“意在沛公”

刘邦尿遁逃出生天

可大家如果仔细想的话,项羽想杀刘邦的话,十个项伯十个樊哙加在一起也拦不住,更何况尿遁想都别想。那为何项羽会选择不杀刘邦呢?

在三七分析看来,原因有五

其一:楚怀王先行制定的关中之约,项羽杀刘邦称王并不占理。

其二:曹无伤告知项羽刘邦要称王,项羽才勃然大怒,可实际上赴宴的刘邦,只是一个怂包,这就让项羽不再相信这个“谎言”

其三:众人皆知,项羽对自家兄弟好的过分,项伯已与刘邦交好,每日亲人的“枕边风”,那自然会让项羽接受刘邦“诚意满满”的道歉。

其四:樊哙忠心护主,硬闯宴席为刘邦“表忠心”,项羽爱面,必然释放刘邦。

其五:项羽当时虽是最强的势力,但无来由的杀掉刘邦,必然会引起其他势力的反感,有此顾虑下项羽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其实在刘邦决定赴宴之时,项羽就已经放过了刘邦,而历史的进程也就因此而改变了。同时如果你仔细读过司马迁老先生写的这段《史记.项羽本纪》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段故事人物关系混乱、漏洞百出,可是为何司马迁老先生仍旧不惜笔墨,描述的是绘声绘色、精彩绝伦呢?这其中自然也有着他的深意。

总结起来来说,刘邦的从谏如流,让他在为人处世上占尽上风;而项羽的高傲自大、刚愎自用,也间接的展示了一个不合格的领导人物。你的人品、格局、眼光是否好,才是你能否成大事的首要原因

标签: 历史杂谈

更多文章

  • 赵高简介及人生经历(关于历史人物赵高的评价是什么 )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杂谈

    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能够日益深入帝心,忠厚的外表下竟藏在一颗要将世俗大权悉数收入囊

  • 独孤伽罗是历史上的人物吗(历史有独孤伽罗这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独孤伽罗,这个

    隋朝的开国“大功臣”是谁?提到隋朝的建立,不免会让人想到一个伟大的女人,独孤伽罗。那么,历史上的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呢?她又有着怎样的出身呢?独孤伽罗,鲜卑族,河南洛阳人。她的父亲独孤信,是匈奴贵族的后代,是北朝时“关陇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北魏六镇起义时,凭借着优秀的领导能力登上了政治舞台。

  • 琵琶行的作者和朝代什么(琵琶行是作者在哪里写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琵琶,作者,朝代,哪里,什么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人们都很熟悉他。他写的诗流传范围很广。就是几岁的小孩子都能够吟诵他的诗词。比如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磨难。白居易生活的时代,唐王朝已经走了下坡路。唐宪宗即位以后,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任用了李绛

  • 唐代王维有什么称号美誉(王维是什么诗派的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维,诗派,称号,美誉,人物,代表,唐代,什么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总评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 我国文房四宝是哪四宝(中国古代文房四宝起源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房四宝,起源,中国,古代,我国,时候,什么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 盗墓笔记里的禁婆是什么东西(禁婆霍玲为什么老梳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梳头,盗墓,禁婆霍玲,笔记,东西,为什么

    许多人喜爱盗墓类小说,会被其中出现的光怪陆离的超自然现象所吸引,古人因为科学的某些桎梏,常常会出现对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造成误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这个世界依旧有我们未能解释的现象和生物。看过《山海经》的朋友是不是像我一样有些疑问,古人的世界真的是那样子的吗?那些曾经消失的年代所发生的神奇事

  •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谁(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笔谈,梦溪,作者,朝代,哪个

    提起《梦溪笔谈》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部宋代的作品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沈括。《梦溪笔谈》享誉海内外,获得了极高的殊荣,堪称中国古代里程碑式的科技著作。那么,这部书究竟有多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书。沈括是北宋时代的人物,他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以才名而为人所知。沈括不仅是一个科学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个

  • 清朝孝庄皇后是谁的老婆(孝庄皇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皇后,丈夫,皇帝,老婆,清朝,哪个

    一部《孝庄秘史》,向我们展现了“大玉儿”波澜壮阔、爱恨情仇的一生,而她的历史原型正是历史上清朝初年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只不过孝庄的本名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并非剧中所谓的“大玉儿”。在《孝庄秘史》中,皇太极之所以要夺多尔衮所爱,执意娶“大玉儿”为侧福晋,只因为在科尔沁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 数典忘祖的典故来源(历史上数典忘祖的故事简介及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数典忘祖,典故,寓意,简介,历史,来源,故事

    近些年来,关于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人,罔顾良知,鼓动背叛,比如鼓吹“台独”和“港独”的这些不法分子,经常满口胡言,信口雌黄,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词,那就是“数典忘祖”。“数典忘祖”这个成语,出自先秦时期左丘明编撰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本意是指对于历史的无知,后来比喻忘

  • 清王朝的覆灭在哪一年(清王朝是什么时候被推翻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朝,覆灭,推翻,时候,什么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今中山)翠亨村人。父亲达成务农,还学过裁缝、当过鞋匠。家境不裕,迫得中山的哥哥孙眉到檀香山去垦荒。孙中山本人,十二三岁也只得到哥哥那里去念书。在檀香山,他的见识广阔了,加之,幼时耳闻过太平天国的故事、目睹过帝国主义的压迫,渐渐立下了改造中国的大志。01、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