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代王维有什么称号美誉(王维是什么诗派的代表人物)

唐代王维有什么称号美誉(王维是什么诗派的代表人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4/1/24 10:10:40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总评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历代评价

王缙:臣兄文词立身,行之馀力,常持坚正,秉操孤贞,纵居要剧,不忘清静,实见时辈,许以高流。至于晚年,弥加进道,端坐虚室,念兹无生。乘兴为文,未尝废笔,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1]

李豫: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2]

窦臮:①诗兴入神,画笔雄精。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②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於李思训。……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3]

殷璠: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4]

司空图: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5]

刘昫等:①如燕、许之润色王言,吴、陆之铺扬鸿业,元稹、刘贲之对策,王维、杜甫之雕虫,并非肄业使然,自是天机秀绝。若隋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玑翠羽,自成华彩,置之文苑,实焕缃图。[6]②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2]

宋祁:①若侍从酬奉则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王维,制册则常衮杨炎、陆贽、权德舆、王仲舒、李德裕,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谲怪则李贺、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长为一世冠,其可尚已。[7]②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8]

苏轼: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9]②吴生(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像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10]

陈师道: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11]

蔡绦:王摩诘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12]

敖陶孙: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13]

张戒:①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14]②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14]

徐钧:凝碧池头听乐时,不能身死但能悲。辋川他日成名胜,藉得朝天一首诗。[15]

辛文房: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16]

徐献忠:右丞诗发秀自天,感言成韵,词华新朗,意象幽闲。上登清庙,则情近圭璋;幽彻丘林,则理同泉石。言其风骨,固尽扫微波;采其流调,亦高跨来代。于《三百篇》求之,盖《小雅》之流也。而颂声之微,夫亦风气所临,不能洗濯而高视也。[17]

王鏊: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及其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双凤阚,雨中春树万人家”,又何其伟丽也![18]

陆时雍: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第律诗有馀,古诗不足耳。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世之言诗者,好大好高,好奇好异,此此俗之魔见,非诗道之正传也。体物著情,寄怀感兴,诗之为用,如此已矣。[19]

胡应麟:①右丞五言,工丽闲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20]②盛唐七言律称王、李。王才甚藻秀,而篇法多重。[20]③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20]

胡震亨:仲默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读其集,大篇句语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结构清新,所少风骨。[21]

许学夷:①王摩诘、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诣实深,兴趣实远,故其古诗虽不足,律诗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而气象风格自在,多入于圣矣。[22]②摩诘才力虽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风体不一。五言律有一种整栗雄丽者,有一种一气浑成者,有一种澄谈精致者,有一种闲远自在者。[22]③摩诘七言律亦有三种:有一种宏赡雄丽者,有一种华藻秀雅者,有一种淘洗澄净者。…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22]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胸中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22]

贺裳: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昔人谓“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殊未尽厥美,庶几“咳唾落九天,随风生殊玉”耳。三人相较,正犹留侯无收城转饱之功,襟袖带烟霞之气、自非平阳、曲逆可伍。[23]

钱良择:味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有丞也。昔人谓读之可以道心、淀尘虑。[24]

赵殿成:右丞通于禅理,故语无背触,甜澈中边。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盖空诸所有而独契其宗。[25]

李因培:①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颡气内充,由其天才敏妙,尽得风流,气骨遂为所掩。一变而入郎、秀丽胜而沉厚之气亦减,此风气之一关也。[26]②右丞诗荣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气,神味绵渺,为诗之极则,故当时号为“诗圣”。

沈德潜:①意太深、气太浑、色太浓,诗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风”。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27]②右丞五言律有二种:一种以清远胜,……一种以雄浑胜,……。[27]

姚鼐:①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此体中又当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悟论诗者正在此耳。吴曰:王、孟诗专以自然兴象为佳,而有真气贯注其间,斯其所以为大家也。[28]②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似,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28]

方东树:①辋川干诗,亦称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维摩之于如来,确然别为一派。寻其所至,只是以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莫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譬如绛阙仙宫,非不尊贵,而于世无益;又如画工,图写逼肖,终非实物,何以用之?称诗而无当于兴、观、群、怨,失《风》、《骚》之旨,远圣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同马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但以资于馆阁词人,酝酿句法,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29]②辋川叙题细密不漏,又能设色取景,虚实布置,一一如画,如今科举作墨卷相似,诚万选之技也。[29]

施补华:①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盖山泽间仪态,非山泽间性情也。[30]②摩诘七古,格整而气敛,虽纵横变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属对工稳,极可为后人学步。[30]③摩诘七律,有高华一体,有清远一体,皆可效法。[30]

宋育仁:其源出于应德琏、陶渊明。五言短篇尤劲,《寓言二首》直是脱胎《百一》。“楚国狂夫”诸咏,则《咏贫士》之流;“田舍”诸篇,《闲屈》之亚也。七言矩式初唐,独深排宕;律诗神超,发端亦远。夫其炼虚入秀,琢淡成腴,变六代之深浑,发三唐之明艳,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圣云:“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诚斯人之品目,唐贤之高轨也。[31]

标签: 王维诗派称号美誉人物代表唐代什么

更多文章

  • 我国文房四宝是哪四宝(中国古代文房四宝起源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房四宝,起源,中国,古代,我国,时候,什么

    中国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 盗墓笔记里的禁婆是什么东西(禁婆霍玲为什么老梳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梳头,盗墓,禁婆霍玲,笔记,东西,为什么

    许多人喜爱盗墓类小说,会被其中出现的光怪陆离的超自然现象所吸引,古人因为科学的某些桎梏,常常会出现对很多无法理解的事情造成误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这个世界依旧有我们未能解释的现象和生物。看过《山海经》的朋友是不是像我一样有些疑问,古人的世界真的是那样子的吗?那些曾经消失的年代所发生的神奇事

  •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谁(梦溪笔谈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笔谈,梦溪,作者,朝代,哪个

    提起《梦溪笔谈》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部宋代的作品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沈括。《梦溪笔谈》享誉海内外,获得了极高的殊荣,堪称中国古代里程碑式的科技著作。那么,这部书究竟有多厉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书。沈括是北宋时代的人物,他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以才名而为人所知。沈括不仅是一个科学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个

  • 清朝孝庄皇后是谁的老婆(孝庄皇后的丈夫是哪个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孝庄,皇后,丈夫,皇帝,老婆,清朝,哪个

    一部《孝庄秘史》,向我们展现了“大玉儿”波澜壮阔、爱恨情仇的一生,而她的历史原型正是历史上清朝初年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只不过孝庄的本名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并非剧中所谓的“大玉儿”。在《孝庄秘史》中,皇太极之所以要夺多尔衮所爱,执意娶“大玉儿”为侧福晋,只因为在科尔沁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 数典忘祖的典故来源(历史上数典忘祖的故事简介及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数典忘祖,典故,寓意,简介,历史,来源,故事

    近些年来,关于我国一些地区的少数人,罔顾良知,鼓动背叛,比如鼓吹“台独”和“港独”的这些不法分子,经常满口胡言,信口雌黄,不由得让人想到一个词,那就是“数典忘祖”。“数典忘祖”这个成语,出自先秦时期左丘明编撰的《左传·昭公十五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本意是指对于历史的无知,后来比喻忘

  • 清王朝的覆灭在哪一年(清王朝是什么时候被推翻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朝,覆灭,推翻,时候,什么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今中山)翠亨村人。父亲达成务农,还学过裁缝、当过鞋匠。家境不裕,迫得中山的哥哥孙眉到檀香山去垦荒。孙中山本人,十二三岁也只得到哥哥那里去念书。在檀香山,他的见识广阔了,加之,幼时耳闻过太平天国的故事、目睹过帝国主义的压迫,渐渐立下了改造中国的大志。01、恢复

  • 寺和庙的区别是什么(中国现在的寺和庙是一样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寺和庙,区别,中国,一样,现在,什么

    小时候有一首童谣,大家一定都听过: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是不是非常熟悉呀?但是这首童谣里面,其实有一处错误,那就是和尚并不是住在庙里的。人们经常说“寺庙寺庙”,觉得和尚就应该是住在庙里,把“寺庙”混淆。寺庙但事实上呢,"寺"和"庙"区别很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完全不一样,而且寺和

  • 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谁(水浒传谁主导的智取生辰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生辰纲,智取生,领导者,主导,组织,水浒传

    隋唐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达大兴城长安,北达涿州、南经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达江都、余杭。在中国,水浒故事“吴用智取生辰纲”几乎家喻户晓。《水浒传》第十四回讲到,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金珠、宝贝等宝物,准备送到东京,为他的丈人蔡太师庆贺生辰。由于前一年送的十万贯生辰纲,半路上被人抢劫一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成吉思汗时代的版图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吉思汗,版图,蒙古,时代,统一

    前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的创建者,终其一生,武功赫赫,进行过六十几次战争,无一次战败。朱元璋曾经这样评价成吉思汗:“曩者,天弃金、宋,历数在殿下祖宗,故以鞑靼部落起事沙漠,入中国与民为主,传及百年,至于殿下。古者帝王混一,止乎中原,四夷不治,惟殿下之祖宗,四海内外,殊方异类,尽为土强,亘古所

  • 二十四孝的24个孝的故事(24个孝的故事简短讲解)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讲解,故事,简短,二十四,24

    孝敬老人、爱护孩子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其中流传甚广、最经典的当属我们口中常说的"二十四孝"了。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知道"二十四孝"这几个字,孝敬老人莫过于二十四孝,但是大家知道这"二十四孝"中都是哪24孝吗?二十四孝及其背后的24个孝敬老人的故事01孝感动天。舜亲生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