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漕运总督设立的原因(为什么设立漕运总督这一职位)

漕运总督设立的原因(为什么设立漕运总督这一职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7:25

说起淮安,也算是历史名城,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淮安地理优势

公元前486年,吴夫差,开挖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河段——邗沟(即京杭大运河的扬州至楚州段),沟通长江、淮河。

故成为春秋战国各诸候国,争夺的重要地区,先后为吴、越、楚国所有。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市境分属泗水郡和东海郡,始置县邑,有淮阴、盱眙、东阳。

淮安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到了明朝,淮安府,辖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宿迁、沭阳、睢宁、赣榆、邳州、海州,计九县两州,范围包括今苏北绝大部分地区。

其间,还有漕运总督、南河总督(清朝设立,负责江苏河道的疏浚及堤防),驻节淮安。

其行政地位很高,虽然淮安只是一个市,总督却可以管几个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低一个等级。

漕运总督,是明朝中央政府派出的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品级为从一品或正二品。

还经常兼巡抚江淮,节制淮安、扬州、庐州、凤阳四府及徐州、滁州、和州三州,管辖范围包括今江苏、安徽二省的长江以北很大的范围。

为什么设立漕运总督府?因为朱棣迁都北京,保护粮食安全运输

明朝朱元璋时期,京城是在南京,北方漕务不忙,规模较小。

朱棣做了皇帝后,拟迁都北京,因为天下财富和粮食多出在南方,要将南方的粮食和其它物资,转运到北京。

就是“运输皇粮”,朝庭组织官员从涉河省份征收粮食,再沿大运河运送到交易枢纽目的地——北京通州。

自永乐二年(1404),始设漕运总兵官,率12万军队,专门负责漕运。

1451年,改设立文职的漕运总督。

当时,古代运河的一项主要功能,就是政府来转运粮食,以满足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和百姓消费,这就是漕运。

京杭大运河,是明朝经济流通和统治赖以维系的交通生命线。为了确保这条千里长的京杭大运河的畅通无阻,保证北京城百万人口生存所需物资,历代皇帝几乎是不计成本,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给以保障。

为此,明朝就专门设置了,直属中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方管理机构——漕运总督。

将总督府设在淮安

那是因为,大明的第一任漕运总督(当时叫总兵官),平江伯陈瑄(1365—1433),

陈瑄,总管漕运30年,为明清漕运奠定了基础,于宣德八年(1433)卒于淮安任所。接任漕运总兵官者,多为开国功臣的后裔,他们世袭侯爵或者伯爵。陈瑄一家就有4人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他们是陈瑄自己和他的曾孙陈锐、玄孙陈熊、六代孙陈王谟。

思考的非常细致全面。淮安,地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而漕运总督虽然节制长江、黄河、大运河三个水系,但是其所管理的长江和黄河河段,只包括和大运河发生联系的一段水域,而不是整条长江,整条黄河。

所以,如果从地图上看地理位置,淮安基本上位于总督府管辖地区的中间,也是正中心,如果从淮安发布一道命令出去,到其所辖区域的时间,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最远的就是湖广和河南一带,传递消息,一般十天之内就能到达。

所以,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当初陈瑄才会依据皇帝的旨意,将衙门设在淮安。

总督府,就坐落在淮安城的正中心,当初陈瑄出任第一任总督,那可是天下钱粮集散地,那可是一品大员,本身就是有爵位的勋贵,远远不是淮安府的府衙和五品知府能比的。

所以跟其他的城市不同,淮安府的知府府衙,反而是坐落在总督府边上的一个犄角旮旯,而总督府却是在淮安的正中。

按明朝惯例,镇守淮安的漕运总督,级别特高,多是由明代开国勋爵大臣的后裔担任的,他们承袭了父祖的勋爵,为伯为侯。可以称之为“超品”,即在九品十八级之上,远远高于同理漕政的文臣。

总督府的没落

明朝末年,局势动荡不安,外有后金犯边,内有农民大规模起义,朝庭内部东林党官员结党营私,大肆腐败,地方政权掠夺了漕运总督职权,而总督府也因为没有经费维持,变得愈发的破败了。

只不过作为文官集团的淮安府衙,倒是显得熠熠生辉,权力愈发盖过了总督府。

最后,到了清朝的时候,黄河在咸丰五年(1855年)北移至山东境内,夺大清河入海,京杭运河航道受阻,内河漕运意义不大,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江南河道总督在黄河改道后第三年(1858年)即被裁撤,漕运总督也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裁撤。

标签: 漕运总督设立职位原因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关于杜甫的代表作有哪些(杜甫的诗歌风格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杜甫,诗歌,代表作,特点,风格,关于,哪些,什么

    用三分钟充分了解下诗圣杜甫的作品风格,众所周知杜甫所作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譬如《三吏三别》便是安史之乱过后民生疾苦的真实写照。但是在最开始,杜甫其实和李白一样崇尚山川秀色的浪漫主义,否则又怎会成为李白的忠实迷弟呢?因此,关于杜甫作品风格的分析理应有始有终,而不是断章取义,直接截取其后半生的苦难辉煌

  • 东汉赤壁之战是谁的计谋(历史赤壁之战是谁想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赤壁,计谋,历史,东汉,出来

    从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全过程来看,曹操这位乱世英雄只下了半局好棋。他第一个挺身而出发兵讨伐董卓;他在中原艰难奋战打出了一片立足之地,定许都,迎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以弱胜强,消灭了不可一世的北方大军阀袁绍;他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前半局棋,他每一步都下得很精彩。但长江成了横在曹操面前的一条“汉

  • 景泰帝朱祁钰是明君还是昏君(明代宗朱祁钰的生平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祁钰,景泰帝,宗朱,明君,昏君,生平,事迹,明代,还是

    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人们习惯称景泰帝,后被尊为明代宗。历史有轮回、结局差千里。靖康之变,宋朝二帝被金国虏走,赵构置国利益于不顾,弃父兄于五国城,觅得和议,最后坐稳江山,得以善终。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朱祁钰临危即位,在大臣于谦的指挥下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迎回皇兄,最后却迎来夺门之祸,不得

  • 欧阳询的故事(浅谈书法家欧阳询这命途多舛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欧阳询,书法家,命途多舛,一生,故事

    每当有人想要放弃书法的学习,人们往往会拿欧阳询的故事去激励他。可以说,欧阳询的故事确实有一定的开导性作用,它可以激励一个想要放弃书法学习的人。让他们重新喜欢上书法学习。所以,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欧阳询到底是多么大的魅力会转变一个人看待事情的想法。在欧阳询很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父亲反叛革命的失败,使得

  • 辽景宗耶律贤简介(历史上耶律璟为什么传给耶律贤)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辽景宗耶,耶律贤,律璟,简介,历史,为什么

    耶律贤(公元948~982年),辽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国辽朝的第五位皇帝。969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尊号天赞皇帝,改元保宁,庙号景宗。早年经历辽景宗耶律贤辽景宗耶律贤,字贤宁,生于辽天禄二年(948年9月1日),是辽世宗的次子,母怀节皇后萧氏,四岁时,其父母死于火神淀之乱。他也险而

  • 马上封侯的寓意是什么意思(马上封侯出自什么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侯,朝代,寓意,意思,出自,马上,什么

    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马上就是即刻,封侯指被封为侯爵。马上封侯,意思是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自古即为官宦仕子所喜爱,象征官运亨通、吉祥如意,大展宏图、指日高升之意。对于侯这个爵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侯是我国古代爵位名。《礼记·王制》:

  • 为啥1582年没有十月(1582年10月为何少10天)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1582年,十月,10月,为何,没有

    每年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定为大月,每月31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歌谣曰: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惟有二月二十八,闰年还要把一日加。历史上看,我国是从1912年开始采用阳历的,也有个一百年多了!公历的特点是科学严谨,比起万年历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每天每月每年,

  • 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哪里(庄周梦蝶的故事寓意的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庄周梦蝶,典故,寓意,感悟,出自,故事,哪里

    做梦是一种奇妙的生理和心理现象。1899年,精神分析之父、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学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是潜意识的表现。由于弗洛伊德最先从科学的角度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该书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在此之前

  • 孙膑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人物孙膑品质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简介,品质,历史,人物,什么样

    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赵、魏、韩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正式开始。整个战国时期是秦、齐、楚、魏、赵、韩、燕七雄割据并争取统一的一段历史期间。战争是这一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社会内容。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下,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不再是春秋时期那种以纳贡受盟为目的的称霸,而是争城夺城池和统一天下的战争。这一

  • 康熙的儿子们结局如何(康熙儿子中谁的结局堪称完美)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结局,堪称,儿子,完美,如何

    1722年,康熙帝逝世,胤禛即位,改元雍正。在此之前,康熙帝的儿子们为了继承大清帝国的皇位,展开了激烈万分的角逐,这场抢班夺权的斗争,史称“九子夺嫡”。九子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皇四子胤禛成为新皇帝后,胤禵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