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逢入京使》原文是什么?该怎样赏析呢?

《逢入京使》原文是什么?该怎样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16 更新时间:2023/12/9 17:31:32

逢入京使

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很广的名作。它之所以受到推崇,主要是写得自然、本 色。岑参这次西行的目的,他自己曾作过这样的说明: “万里奉事,一身 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因 此从道理上讲,他是自愿的,情绪的基调当是昂扬乐观的。只是,理智是一回事,感情又是一回事。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

在通讯、交通都极不方便的唐代,对一个久居内地的读书人来说,要离家数 千里,穿越戈壁沙漠,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岂有不想家的道理?

此诗首联塑造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 容易勾起“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一类的感触

来。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龙钟”是沾湿的意 思,全句说: 揩眼泪巳经揩湿了双袖,可是脸上的泪水仍旧不干。这种写法

虽有夸张,却极朴素、真切地再现了一个普通人想家想到极点的情态,没有丝 毫的矫揉造作。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标签: 唐朝岑参

更多文章

  • 《征怨》的原文是什么?该怎样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柳中庸

    征怨柳中庸 〔唐代〕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译文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鉴赏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

  • 《泊秦淮》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杜牧

    泊秦淮杜牧 〔唐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译文迷离的月色下,轻烟笼罩寒水、白沙,夜晚船只停泊在秦淮边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好似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创作背景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诗人夜泊秦淮

  • 杜甫决心要离开长安,退隐江海,遂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杜甫当时正在夔州瀼西东屯流寓,遂作《日暮》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日暮》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塘上行》到底是谁写的?全诗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塘上行,曹操

    《塘上行》到底是谁写的?全诗怎么翻译?此诗一般认为是魏武帝所作。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曹丕、甄氏所作,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书·乐志》作曹操、《乐府诗集》,《古乐府》从之,《玉台新咏》作甄皇后,《古乐苑》、《古诗源》、从之。后《艺文类聚》作魏武帝魏文帝甄皇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短歌行》其二反应了曹操什么心理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短歌行,三国

    《短歌行》其二反应了曹操什么心理活动?这首诗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的史事,申明自己只有扶佐汉室之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短歌行 周西伯昌》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意在借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的史事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通篇以时间先后为序,结构层次分明:开头“周西伯昌

  • 《过香积寺》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王维

    过香积寺王维 〔唐代〕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译文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山中泉水撞击危石响声幽咽,日光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日暮时分,独自在空

  • 《酬张少府》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王维

    酬张少府王维 〔唐代〕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唯 一作:惟)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译文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世事如此

  • 《风雨》原文、译文以及鉴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商隐

    风雨李商隐 〔唐代〕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译文我虽有《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诗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枯败的黄叶仍旧被风雨摧残,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

  • 《蝉》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李商隐

    蝉李商隐 〔唐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