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新神雕小龙女发式饱受吐槽:宋代该是什么发式?

新神雕小龙女发式饱受吐槽:宋代该是什么发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4/1/3 13:03:22

最近热播的于正版神雕侠侣中陈妍希的牛角包发式颇为人所吐槽,那么真正的代女子该是什么样的发式呢?

发式

虽然宋代也流行过梳大髻、插大梳的盛妆,然就整体而言,还是不像唐朝那般华丽盛大;面部的妆扮虽也有不少变化,但也不像唐朝那么浓艳鲜丽。总而言之,宋代妇女的整体造型给人一种清雅、自然的感觉。

宋代妇女很喜欢高髻,她们为了使自己的发髻变得高一点,就在里面掺上假发,据说宋朝妇女的高髻还有高达两尺的危髻,这些都是追赶时髦的结果。

发饰造型大致可分为高髻、低髻。高髻多为贵妇所梳,一般平民妇女则为梳低髻。“朝天髻”需用假发掺杂在真发内。所以在当时还出现了专卖假发的店铺。“同心髻”与“朝天髻”有类似之处,但较简单,梳时将头发上梳至头顶部位,挽成一个圆型的发髻。

北宋后期,妇女们除了仿契丹衣装外,又流行作束发垂胸的女真族发式,这种打扮称为“女真妆”。开始时流行于宫中,而后遍及全国。同心髻类似,发髻根系扎丝带,丝带垂下如流苏的“流苏髻”;“堕马髻”;“懒梳髻”通是教坊中女伎于宴乐时所梳的一种发式;“包髻”是在发髻梳成之后,用有色的绢、缯之类的布帛将发髻包裹起来;“垂肩髻”顾名思义就是指发髻垂肩,属于低髻的一种。至于“丫髻”、“双鬟”、“螺髻”,则都是尚未出嫁的少女所梳的发式。

朝天髻:是富有时代性的一种高髻。《宋史·五行志·木》:“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可以见到此种发髻的典型式样。其做法:先梳发至顶,再编结成二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并伸向前额。另还须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方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然后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包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彩塑中,我们还能见到一种别具时代特色的发式——包髻。《东京梦华录》载,中等说媒人者冠子,黄包髻。它的制法是在发式造型已经定型以后,再将绢、帛一类的布巾加以包裹。此种发式的特征在于绢帛布巾的包裹技巧上,将其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云等物状,装饰于发髻造型之上,并饰以鲜花、珠宝等装饰物,最终形成一种简洁朴实,又不失为精美大方的新颖发式。

头饰

宋代妇女的头饰发式非常丰富,特别到了宋朝的后期,由于禁令松弛,妇女的头饰,尤其是贵族妇女的头饰就更加的绚丽多彩了。为了能使自己更加美丽,她们还在发髻的上下左右插上簪钗,常见的簪钗有鸟形、花形、凤形、蝶形等等。

冠梳是北宋妇女发髻上最有特点的一种装饰。冠梳种类繁多,其中有一种白角冠配合白角梳使用的冠梳是最流行的。冠是用漆纱、金银和珠玉等制成的,一般很大,有的冠长达三尺,有的和两肩一样宽,冠上插的梳子也很长,而且不止一把,这种装饰一开始的时候是在宫中出现的,后来普及到民间,并成为妇女的一种礼冠。

宋朝妇女崇尚插梳,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有的时候,由于左右插的梳子过多,在上轿或进门的时候只能侧着头进。这种情况还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对冠和梳的长度做了规定。这样,冠梳的奢靡情况才有所收获。但是一直到南宋的时候,妇女插梳的现象仍然是十分普遍的。

另外,宋代妇女还有戴花冠的习俗,她们头上除了戴冠,插簪以外,还插上各种各样的花,有的是鲜花,有的是假花。当时有一种叫“一年景”的花冠就是把四个时节的花齐备地插在冠上、很受妇女们的喜欢。宋代妇女戴的有白角冠、珠冠、团冠、花冠、垂肩等。在发髻上插上的有金、玉、珠、翠、花枝、簪子、钗、篦、梳等。发髻崇尚高髻,另外还有“不走落”(在头顶的发髻)、芭蕉髻(椭圆形的)、大盘髻、小盘髻、便觉、朝天髻、包髻等等。

宋代的贵族女子冠饰,在沿袭前世高冠、花冠的基础之上,冠的形状愈加高大,装饰也愈加丰富。其中冠高有达1米的,冠宽与肩等齐。冠后常有四角下垂至肩,冠的上面装饰有金银珠翠、彩色花饰、玳瑁梳子等。戴这种高大的冠饰坐轿子时,必须侧着头才能进轿门。

看过了对比图,大家就可以发现,其实光就一直吐槽的牛角包来看,陈妍希版是很符合宋代的历史和宋代审美的包髻

标签: 神雕侠侣陈妍希发式

更多文章

  • 孝端文皇后简介 皇太极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生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孝端文皇后,哲哲,皇太极,清朝皇后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生于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

  • 古人为何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居丧,守制,丁忧

    很多人都知道,“丁忧”是古代官员为父母居丧守制的代名词,是古代官场、公文上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丁忧”一词由谁首创,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词汇,“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那么,古人为什么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又是“

  • 同治孝哲毅皇后简介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生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哲毅皇后,同治,清朝皇后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部官户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册为皇后。孝哲幼承父教。亦工书,能左手作大字。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崩,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徐惠,墓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

  • 康熙的九妃连珠与八嫔临御 康熙的妃嫔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九妃连珠,八嫔临御,清朝妃子

    因为康熙共九位妃子,且都颇具盛名,所以称为九妃连珠:慧妃,良妃,荣妃,宣妃,顺懿密妃,成妃,纯裕勤妃,惠妃。另有说法为康熙的皇后嫔妃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康熙临幸后宫的嫔妃历史上就有“九妃连珠”和“八嫔临御”的说法,意为康熙一晚上可以连续要九个妃子级的女人侍寝,或者八个嫔级的女人侍寝。九妃连珠

  • 薛蟠陷害贾宝玉了吗?贾宝玉被打是薛蟠造成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蟠,贾宝玉,红楼梦

    关于贾宝玉被打,很明显,是两条线索导致的。一条就是金钏之死,这个很清楚,小说写明了,是贾环使的坏,后来也被花袭人给对质出来了。但是,另一条,蒋玉菡和贾宝玉交往并且互赠汗巾子的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么私密的事情,当时是在冯紫英家,就那么几个人,是谁把这件事情透露出去的呢?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原文,也不

  • 红楼梦薛蟠的妻妾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红楼梦,薛蟠

    红楼梦薛蟠的妻妾都有谁?妻:夏金桂 妾:甄英莲(香菱)夏金桂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薛蟠之妻。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夏金桂,薛蟠之妻,外号“河东狮”。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金桂”的名字是因为她家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花”。她家又称为“桂花夏家”

  • 古装剧“臣妾”一词遭滥用:不能二字同用以自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装剧,臣妾,滥用,自称

    导读:打开电视机,只要有古装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的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臣妾这个词的滥用。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

  • 车裂与五马分尸是一回事吗?车裂和五马分尸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车裂,五马分尸,古代刑罚

    车裂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民间称为五马分尸。人们认为,此刑的执行方法,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我们知道,古人总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容受到残害或割裂,许多人一旦获罪,常苦苦哀求“赏个全尸“,而杀人者一个”赏他个全尸的许诺,已是极大的恩惠。但

  • 武则天的外甥女、李治情人魏国夫人贺兰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魏国夫人,贺兰氏,武则天

    魏国夫人(约公元7世纪-666年),贺兰氏,名不详 。父贺兰安石(一作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顺。她是武则天的外甥女、唐高宗李治的情人。贺兰氏(?一665年),魏国夫人,河南洛阳人。父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氏为武则天之姐。其兄贺兰敏之。贺兰敏之墓志记其母封号为郑国夫人,父名为贺兰安石。武则天封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