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同治孝哲毅皇后简介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生平

同治孝哲毅皇后简介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生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33 更新时间:2024/1/13 16:29:33

孝哲毅皇后(1854年7月25日-1875年3月27日),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部官户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册为皇后。孝哲幼承父教。亦工书,能左手作大字。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崩,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九月,暂安梓宫于隆福寺。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合葬惠陵,升祔太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统帝入嗣穆宗,于宣统元年(1909)四月加上尊谥恭端,全谥: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有人统计,从顺治三年(1646)到光绪三十年(1904)的258年中,朝廷共举行过科举殿试112科,取中状元114名(有的书说113科,状元113名)。在这114名状元中,只有一名状元的女儿有幸坐着凤舆,堂堂正正地进入大清门,穿过天安门、端门、午门,抬进了坤宁宫,与大清入关后第八帝同治帝喜结良缘,成了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这位状元就是大清“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惟一获得状元桂冠的蒙古状元崇绮。这位状元的女儿就是后来被谥为“孝哲毅皇后”的阿鲁特氏。

孝哲毅皇后生平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咸丰帝顾命八大臣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

阿鲁特氏生于咸丰四年(1854)七月初一日辰时,比同治帝大2岁。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1872年3月11日)册立为皇后,九月十四(10月15日)子时迎娶,年19岁,比载淳大两岁。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德宗即位,奉两宫皇太后命,封为嘉顺皇后。

孝哲毅皇后有一姑姑,即恭肃皇贵妃,同为同治帝嫔妃。据传说,在选立皇后时,慈禧太后意在凤秀之女,且看不中崇绮之女,慈安太后意在崇绮之女。同治皇帝因为也看中阿鲁特氏,所以遵从了慈安的意向,选中了阿鲁特氏。因此,从立后的那一天起,慈禧就不喜欢阿鲁特氏。后来又见载淳与皇后感情甚密,相敬如宾,而被封为慧妃的凤秀之女常被冷落,慈禧更加愤怒,经常干预帝后的私生活,所以野史中才有阿鲁特氏被慈禧迫害致死的说法。不过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这个可怜的女孩子,恐怕到死时才明白后宫有多么险恶。

载淳驾崩后,因入继大统的光绪帝为同治平辈,故阿鲁特氏只能称皇后而非皇太后,徽号嘉顺皇后。光绪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崩,时距穆宗崩才七十余日,五月上谥曰孝哲嘉顺淑慎贤明宪天彰圣毅皇后。九月,暂安梓宫于隆福寺。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与同治帝合葬惠陵,升祔太庙。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统帝入嗣穆宗,于宣统元年(1909)四月加上尊谥恭端,全谥: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个人生活

同治帝死于天花后,皇后阿鲁特氏当时已怀孕,慈禧太后为保住皇太后地位(要是阿鲁特氏诞下儿子,她就会成为皇太后,而升等成为太皇太后的慈禧,将会被逼退到幕后,因此政权将会落在阿鲁特氏手中),便逼迫她仰药自尽。另有野史称:有天慈禧太后正因小事而责罚阿鲁特氏时,命太监掌嘴。掌嘴是清宫对女性最低贱的惩罚,连宫女都未必会被掌嘴,皇后阿鲁特氏为此向慈禧太后求情:“臣妾就算犯了什么大罪,也是从大清门抬进宫的皇后,请圣母为臣妾留点颜面吧!”。

大清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只在皇帝进出紫禁城、殿试的三及第(状元、榜眼和探花)出城、大行皇帝梓宫出城前往山陵安葬、帝后大婚时的皇后凤舆入紫禁城等等时候,大清门才会开。阿鲁特氏是正宫皇后,当年大婚时当然是坐在凤舆中由大清门抬进宫来。阿鲁特氏之所以这样说,是想提醒慈禧太后:“臣妾再怎么也是个正宫皇后,没有该掌嘴的理由!”。但这句话听在慈禧太后耳中并非如此,慈禧太后是丈夫咸丰帝妃子,地位远远低于身为正宫皇后的慈安太后,虽然同治帝登基之后两宫并尊,但实际上慈禧太后的礼制和待遇仍不及慈安太后。因此慈禧太后一生的遗憾,便是自己当年不是从大清门进宫,不曾当过皇后。因此,阿鲁特氏的一番言语,让慈禧太后觉得,是在讽刺和嘲笑自己不是从大清门进来的正宫皇后。

怒不可遏的慈禧太后,一时气过了头,没有多说什么,便命人将皇后送回寝宫,但从此,慈禧太后对阿鲁特氏又更加痛恨。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徐惠,墓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年,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唐太宗认可了她的看

  • 康熙的九妃连珠与八嫔临御 康熙的妃嫔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九妃连珠,八嫔临御,清朝妃子

    因为康熙共九位妃子,且都颇具盛名,所以称为九妃连珠:慧妃,良妃,荣妃,宣妃,顺懿密妃,成妃,纯裕勤妃,惠妃。另有说法为康熙的皇后嫔妃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康熙临幸后宫的嫔妃历史上就有“九妃连珠”和“八嫔临御”的说法,意为康熙一晚上可以连续要九个妃子级的女人侍寝,或者八个嫔级的女人侍寝。九妃连珠

  • 薛蟠陷害贾宝玉了吗?贾宝玉被打是薛蟠造成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薛蟠,贾宝玉,红楼梦

    关于贾宝玉被打,很明显,是两条线索导致的。一条就是金钏之死,这个很清楚,小说写明了,是贾环使的坏,后来也被花袭人给对质出来了。但是,另一条,蒋玉菡和贾宝玉交往并且互赠汗巾子的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这么私密的事情,当时是在冯紫英家,就那么几个人,是谁把这件事情透露出去的呢?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原文,也不

  • 红楼梦薛蟠的妻妾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红楼梦,薛蟠

    红楼梦薛蟠的妻妾都有谁?妻:夏金桂 妾:甄英莲(香菱)夏金桂是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薛蟠之妻。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夏金桂,薛蟠之妻,外号“河东狮”。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金桂”的名字是因为她家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花”。她家又称为“桂花夏家”

  • 古装剧“臣妾”一词遭滥用:不能二字同用以自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装剧,臣妾,滥用,自称

    导读:打开电视机,只要有古装剧,不论是始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直到雍正乾隆,在他们驾前,总有一干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女子,飘飘万福,自称臣妾。其实,这是糊涂的编剧导演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是对臣妾这个词的滥用。臣妾,作为名词,古来称地位低贱者,《尚书传》说:“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周礼注》也说:“

  • 车裂与五马分尸是一回事吗?车裂和五马分尸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车裂,五马分尸,古代刑罚

    车裂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民间称为五马分尸。人们认为,此刑的执行方法,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我们知道,古人总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容受到残害或割裂,许多人一旦获罪,常苦苦哀求“赏个全尸“,而杀人者一个”赏他个全尸的许诺,已是极大的恩惠。但

  • 武则天的外甥女、李治情人魏国夫人贺兰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魏国夫人,贺兰氏,武则天

    魏国夫人(约公元7世纪-666年),贺兰氏,名不详 。父贺兰安石(一作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顺。她是武则天的外甥女、唐高宗李治的情人。贺兰氏(?一665年),魏国夫人,河南洛阳人。父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氏为武则天之姐。其兄贺兰敏之。贺兰敏之墓志记其母封号为郑国夫人,父名为贺兰安石。武则天封后,其

  • 魏国夫人贺兰氏怎么死的?武则天为何杀掉外甥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魏国夫人贺兰氏

    魏国夫人贺兰氏怎么死的?武则天为何要杀外甥女魏国夫人(约公元7世纪-666年),贺兰氏,名不详 。父贺兰安石(一作贺兰越石),母韩国夫人武顺。她是武则天的外甥女、唐高宗李治的情人。魏国夫人(?—666年):贺兰氏,河南洛阳人。父贺兰安石(贺兰越石),母武顺为武则天之姐。其兄贺兰敏之。武则天封后,其娘

  • 历史上的梅妃怎么死的?梅妃死因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梅妃,死因之谜

    历史上的梅妃怎么死的?梅妃死因之谜梅妃,姓江名采萍,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唐玄宗早期宠妃。出生于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父亲江仲逊,家族世代为医。其体态清秀,稍瘦,并且好淡妆雅服。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杨贵妃入宫忌妒又有心机,梅妃

  • 古人没有洗发水,却有9种你不知道的方法洗头!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洗发,百科,古人

    头当然还是要洗的~洗发水这个必须有。题主不要害怕,即使没有潘婷飘柔海飞丝你也可以活下去!首先,古人洗头一直洗得挺像样的。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卫生都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汉字中,「沐」即为洗头之意,在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中已有明确解释:沐,濯发也。而早在商周时期,定时沐浴已经成为重要的仪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