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李纨的原型是谁?

红楼梦中李纨的原型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431 更新时间:2023/12/6 22:53:12

红楼梦李纨的原型是谁?

李纨,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之原型就是曹寅内兄李煦,他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不改姓的原型人物,可见当时曹寅写他时,没有压力,无须顾忌,原因可能是:一,李煦已死,二,曹寅既念他,又恨他,三、李煦是雍正死敌,曹寅立场站在雍正一边,无后顾之忧。

解读“李纨”,谐音“李完”。意思为:曹家倒霉,李家也将完蛋。“纨”丝旁喻织造,“丸”字“九多一点”为“十”,意为终躲不了一死,只不过维持“久一点”而已。李纨,字宫裁,谐音“供差”,与李煦身份吻合。李纨父名李守中,李煦父亲李士桢,声母相同。“守中”谐音“寿终”,表示李煦父亲已死。李纨只存一子,名贾兰,李煦本有李鼎、李鼐二子,当时只剩李鼎一人,情况基本吻合。

上文《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三书名也有所指,意思分别为:【如死煦,你顒传、先援己。】这是曹寅叮嘱儿子的话,当时曹顒接替父职,在李煦协助下管理江南织造,但曹寅敏锐觉察到,康熙可能不会放过李煦,故有这番话,叫儿子先救自家之难。又有“女子无才便有德”谐音“顒子无财便有得”,是曹寅告诫曹顒,只有舍弃家财,方可保得性命,叫他不要惜财,否则人财两空。足见曹寅认清了当时问题的严重性。

书中对李纨的介绍多隐语。如“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这段话中的“膏粱锦绣”【告娘今休】;“槁木死灰”【告母死悔】;“绩井臼“【畸今舅】;“陪侍小姑”【陪死效孤】;“针黹诵读”【正被送都】等等,都是暗语。大概曹寅从假死到写《石头记》之时,家里人根本不知情,所以将这些话写入书中,再设法传给曹顒。所以我认为曹寅写书的初始动机是“暗语传书”,作为康熙的高级间谍,他和康熙之间,早已习惯了这种密信交往方式。

在大观园中李纨住的是“稻香村”【倒象存,倒相称】,书中描写是“数楹茅屋”【收银莫误】,外面“编就两溜青篱”【粮留请李】,下面分畦列亩【分妻离母】,佳蔬菜花【家疏财化】,漫然无际【满园芜迹】“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嘱李莫奢】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在后来探春结社的时候,李纨就自定了个“稻香老农”【刀向牢笼】的雅号。在关于李纨的描写中,这类暗语极多,不能一一列举。

曹寅为李纨的住处起名稻香村,也是根据李煦的生活经历而设定的。李煦的奏折之中,就有关于实验新种稻米的内容。康熙很重视稻米品质,经过多方试种,培育出一种优良品种,发交各地官绅试种。李煦经常详细奏报试种情况。如康熙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奏:“窃奴才所种御稻一百亩,于六月十五日收割,每亩约得稻子四石二斗三升,谨砻新米一斗进呈。而所种原田,赶紧收拾,乃六月二十三日以前,又种完第二次秧苗。至于苏州乡绅所种御稻,亦皆收割。其所收细数,另开细数,恭呈御览。”可见李煦担负过种御稻实验田的任务。他相当于一个实验农场主。住稻香村的李纨原型,就是现实中的李煦,当毋庸置疑。

李煦,正白旗滿洲人,祖籍山東萊州府。父李士桢,。李煦历官內阁中书、韶州知府、宁波知府、畅春园总管。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出任苏州织造。他为人宽怀仁慈,颇得当地的民心,素有李佛称号,但他“性奢华,好串戏,延名师,以教习犁园”,康熙四次南巡,李煦、曹寅等大事铺张,导致库银亏空额高达数十万。雍正二年,因亏空公款白银三十八万两被抄家籍产。雍正五年(1727年)二月又因曾为雍正政敌阿其那、塞思黑诸皇子买送苏州女子,定为“奸党”,发配往吉林黑龙江布特哈旗苦寒之地。史料说他“两年來仅与傭工二人相依为命,敝衣破帽,恒终日不得食”,最后因冻饿死於当地。临死之时,“囊中无一钱…亲识无一人在侧。”这样悲惨的结局,曹寅也许并不知情,故未写入书中。

李纨进入大观园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月二十二日,姑娘们搬进园,春天还没有过完,也就是一个月左右,李纨就提出要办诗社。

这段话隐含诸多关于李煦的本事。为什么选择二月二十二日?前两个“二”,一指雍正二年李煦被抄家,二指雍正五年二月发配黑龙江。“十二日”,死日也。曹寅料李煦死定。第三十九回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指李纨),别只摸的我怪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这个情节一向被人们理解为李纨有同性恋倾向,真是荒谬之极。“钥匙”谐“要死”,拆字解为“今月死期”,而“平儿”即“平二月”之意,也是说李煦将在二月死去。曹寅所设哑谜,非常严谨,滴水不漏,而人们往往不知曹寅文法,又如何解得红楼真谛?

办诗社,即办施舍。在《红楼梦》里,李纨多次被作者直接或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间接尊为“菩萨”、“佛爷”,就是指李煦乐善好施,这与正史记载是一致的。作者对李煦将死而善迹无形的美德给予了充分肯定。李纨在宝玉的生日之夜掣签吃酒,她先自诩为“霜晓寒姿的老梅”,【双小寒子的老妹,指曹寅之妻李氏】。掣出的签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助你冒死自甘心】。这句话显露了李煦的善良本性,曹寅密押进京后,胞妹李氏带着幼小子孙俩,处境十分艰难,所以他甘愿冒死相救。

书中还有一段素不被人留意的话,全是暗语,流露出作者当时的心态,笔者也为读者解读出来,以供同好研究品读。当时李纨邀王熙凤做监社御史,好解决经费问题。为了让王熙凤就范,李纨对王熙凤发动炮轰:一口气送给王熙凤一系列“雅号”:无赖泥腿市侩【我来你退事快】;下作贫嘴恶舌【下着评罪我舍】;黄汤灌狗肚【荒唐官够毒】;狗长尾巴尖【哥藏我不见】;泼皮破落户【颇逼颇累乎】楚霸王【愁巴望】。恨不得将万句话来并成一句,说死那人。

还有稻香村黄泥院墙中,“有几百株杏花,如*蒸霞一般”,谐音解读则为:【又几拜,主信话,如分,或整下一半】。显然这是说亏空整账的事。又如第五十回贾母问那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众人忙捧了过来,回说是糟鹌鹑【密诏、安全了】。

第二十六回宝玉在大观园里闲逛,这时候,忽然那边山坡上两只小鹿箭也似的跑了过来,只见贾兰在后面拿着一张小弓追了下来。这段描写隐含一桩密事,即李煦儿子李鼎曾经追杀过竺香玉。“箭”“前”换“二”,就是“竺”字。雍正属李鼎妹夫,而被竺香玉和弘皙杀死了,他追杀竺玉香是理所当然的。再看妙玉联诗中有“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弘时死在栊翠寺,姬(指香玉)藏稻香村】这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这些并非作者闲笔,作为史实勘考很有价值。望有兴趣的朋友留心这些细节,说不定哪天,你也能写出一篇有史学价值的篇章来。

李煦死前,遭遇的不幸与曹寅有过之而无不及。雍正二年六月十四日,李煦的家产全部被查抄完毕,除去家产抵偿与一些商人代为还清的亏空,仍欠国帑二十五万一千五百二十三两。十月,庄亲王等以查弼纳来文请旨:“李煦家属,及其家仆钱仲睿等男女、童男*共二百余口,在苏州变卖,迄今将及一年,南省人民均知为旗人,无人敢买。现将应留审讯之人暂留审外,其余记档送往总管内务府衙门,应如何办理逐出,业经具奏。”皇帝依内务府所议,下旨将李煦家人共有二百二十七名口押送到京,除了李煦妇孺十口人之外,其余皆于崇文门外变价拍卖。真的如俗话所说:好人不得好报?

这里还须补充一点,有史料证明,当时李煦家口,解押至单缺少一人,据说就是竺香玉,这是可能的,我在前文述过,李煦收留的那个田氏所带竺香玉,本在曹家长大。刺帝后先是藏在李家,后被曹家转移,直到曹寅写完《红楼梦》的那年才死去。由于我的探究尚不彻底,无法构建完整的故事链,此处不作正论,暂存疑案。有人推测逃逸的那个女子后来写了《红楼梦》,纯属无稽之谈。下面解读李纨的判词。

画: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解读:【已判牦栏,哄吓关彼】

判词原文: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解读:【套你蠢哄嗟子晚,倒头睡时已判难,鱼冰水好空巷躲,忘与他人作销摊。】

梦曲晚韶华:

原文: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解读:【敬你恩情,更拿坑蒙你供命!哪没捎话处?子或许在,休提朽账,冤。今子则待主关闭蜂窝。月底不了,我昌。信命随所匙,人神莫说,老来拼也,需要寅舍己,而孙乞养,仰偷带,渐隐广产。参兄旋进,应未吓赫,绝路高登,——魂惨惨,黄泉路。近闻姑来,将相可返程?烨只是虚名,日后人清净。】

标签: 李纨人物原型红楼梦

更多文章

  • 李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李纨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纨,性格特点,红楼梦

    李纨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李纨是个怎样的人?简单地说,就是贞静淡泊、清雅端庄、处事明达,却又超然物外。她是深巷中一泓无波的古井,她是暮霭里一声悠扬的晚钟。那古井,那晚钟,沉静,从容,却也沧桑。《红楼梦》中的人物的个性都是如此鲜明生动,凡是喜欢《红楼梦》的读者都能说出几个主要人物如宝玉、黛玉、宝钗、熙凤的

  •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是哪四个?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四大道教名山,道教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武当山(湖北)、青城山(四川)与龙虎山(江西)、齐云山(安徽)合称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方圆400公里,东邻襄阳市,西接十堰市(新兴的汽车城),背靠神农架林区,面临

  • 中国四大名酒排名 中国四大名酒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四大名酒

    四大名酒是指在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评选出的四个国家级名酒,分别为: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四大名酒的地位与社会影响力至今持久不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与当年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这四大名酒分别成为中国白酒最先确立的四大基本香型的典型代表。贵州茅台

  • 红楼梦紫鹃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紫鹃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楼梦,紫鹃

    红楼梦紫鹃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紫鹃生平简介紫鹃,《红楼梦》中的人物,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见黛玉是个孤儿,又和宝玉相爱,就劝黛玉趁老太太还硬朗的时候作定大事要紧。为

  • 红楼梦中紫鹃的主人是谁?紫鹃是谁的丫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楼梦,紫鹃

    在《红楼梦》里,最喜欢的丫头是紫鹃,她对林黛玉很忠诚,自从跟了林黛玉,就一心一意只为她着想,她理解黛玉对宝玉的痴心,处处安慰她,帮她想办法,完全不像袭人只是为了将来能做贾宝玉的小妾。从这点看,她的立意就比袭人高尚的多。紫鹃最早是贾母的丫鬟,在黛玉进府时,贾母嫌跟黛玉带来的丫鬟雪雁年纪太小,嬷嬷年纪太

  •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属于什么级别的神仙?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游记,孙悟空,级别,神仙

    导读:西游记中的神仙,基本上可以分为五个等级:1. 有一定的武艺,2. 有一件称手的兵器,3.有一样超强的法宝,4. 有较高的法力,5.有自己控制的较大的势力范围。基本上就是这五要素。孙悟空有较出色的武艺, 有一根金箍棒,金箍棒可以替代部分法宝的功用, 但主要还只是一件称手的兵器, 所以孙悟空最多只

  • 揭秘:中国史上的南极仙翁寿星公为何是大脑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极仙翁,寿星公,大脑门

    导读:寿星公:寿星公即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之一。寿星送老人,即祝愿老人健康长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星名,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和信仰)中的神仙,本为恒星名,为福、禄、寿三星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明朝小说《西游记》写

  • 俾斯麦经典语录:德意志第一次统一的呼声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俾斯麦,普鲁士,威廉一世

    1 如果一种文明没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2 如果文明没有对野蛮进行排斥、打压,那么这种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3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先从他们的学校里下手。4 社会事业的不易完成,它的症

  • 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究竟有何深义?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熙凤,判词,红楼梦

    《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的“终身册籍”时,看到影射王熙凤的“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那么,凤姐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至今尚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和结论。有一种说法“一从二

  • 智能儿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智能儿最后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智能儿

    智能儿的结局是什么?红楼梦智能儿最后怎样了?智能儿,水月庵的小尼姑。净虚的徒弟,自幼在贾府走动,无人不识,也常和宝玉、秦钟玩笑。长大后渐知风情,看上秦钟人物风流,秦钟也爱她妍媚。两人情投意合,在馒头庵时幽会数次,秦钟返回家后,她从水月庵私逃出来找秦钟,不意被秦钟父亲秦邦业知觉,将她逐出,后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