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休假日访王侍御不遇》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9 更新时间:2023/12/22 3:20:56

休假日访侍御不遇

韦应物 〔唐代〕

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重阳这天闲来无事,我驱马驰前,去小访你,没有遇到你只扑了个空。

怪不得你的诗作,清雅入骨思情深远,原来你家大门就对着山溪和满山白雪。

赏析

唐代文人大都喜欢广交天下同仁。他们最喜欢的是去拜访认识的老朋友,或慕名造访不认识的高人。有时朋友不在,不能见面,当然会惆怅万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那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不得一见的怅然与失落,千年之后还让人们回味无穷。访人不遇是很让人扫兴的,但也有一些诗人恰恰相反,能从中感受到独特的诗意。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虽然不见斯人,却能尽探访之兴,大有王子猷雪夜访戴的高情逸致。韦应物这首诗也是此类,虽然没见到朋友,却有意外收获。

诗人是在一个很特别的日子里去拜访朋友的,这个日子就是“休日”。九天之后,终于盼来了休息日,漫长等待之后的放松,让人欣喜兴奋。这里“九日”与“一日”、“驱驰”与“闲”对举,能够强烈的表达这个休息日的难能可贵,与诗人对这个日子的期盼与兴奋。

难得的一个休假,诗人决定去拜访一下朋友,和朋友聊聊天,或许是最好的放松。然而,结果却是天公不作美,朋友不在,实在令人惆怅,这里加一又”字,更增添了这种失望与惆怅,原来诗人此前曾经来拜访过一次,没有见到,失望而归。这次,满心欢喜,满以为定不落空谁料想又一次落了个空。

虽然朋友不在,他却恋恋不舍,久久不肯离去,是欣赏起朋友的住处来。诗人游目四顾,但见屋舍周围白雪皑皑,一片洁白。门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冬日更显得清冷绝俗。这真是一个不染人间烟火的所在。至此,诗人忽然发现了一个秘密:哦,怪不得他的诗越来越清高脱俗,原来是雪山寒流陶冶的结果啊。这是一个独到的发现,但仔细一想,“门对寒流雪满山”并非“诗思清入骨”的充要条件,也就是说,“门对寒流雪满山”并不一定就会导致“诗思清入骨”。因此诗人想说的仅仅是朋友“诗思清入骨”而已。至此,才明白原来诗人是在含蓄地赞美朋友的诗歌造诣。

即便如此,也不难看出,诗人对“门对寒流雪满山”的欣赏与羡慕。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创作背景

唐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通鉴·唐纪》胡三省注云:“一月三旬,遇句则下直而休沐,谓之旬休。”一旬为十日,每旬休假一日。韦应物即是在休假日拜访同僚王侍御,正巧逢其不在家,而有此作。

标签: 唐朝韦应物

更多文章

  •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韦应物

    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韦应物 〔唐代〕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野泉几处侵应尽,不遇山僧知问谁。译文水边沙地树少人稀,满腹离愁又被晚钟勾起。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不遇山僧谁解我心疑。注释从叔象: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韦氏逍遥公房有韦象先,为韦希仲子,乃韦应物之上一辈。疑“从叔象”指韦象先,诗题中

  • 《过陈琳墓》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陈琳墓温庭筠 〔唐代〕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译文我曾在史书上拜读过您留下的诗文,今天在飘流蓬转中又经过这座土坟。假如您这词人在天有灵应当了解我,有经世之才而无主依托开始倾慕您。墓前的石麒麟已经

  • 《过五丈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温庭筠

    过五丈原温庭筠 〔唐代〕铁马云雕久绝尘,柳营高压汉营春。(营 一作:宫)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译文云旗飘战马嘶尘头滚滚,大军浩荡直奔长安古城。函谷关西战鼓号角正响,一颗将星坠落渭水之滨。蜀国卧龙空自忠心耿耿,统一大业终究难以完

  • 《蔡中郎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温庭筠

    蔡中郎坟温庭筠 〔唐代〕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译文古坟零落唯有野花正逢春,我听说蔡中郎也有了后身。如今爱惜人才已不如昔日,不要白白抛掷才华作诗人。创作背景汉末文人蔡邕,死后葬在毗陵(今常州)尚宜乡互村。此诗写景切春令,当作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春温庭筠

  •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温庭筠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温庭筠 〔唐代〕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译文楚女就要回南方去,道别的南浦飘着蒙蒙朝雨。朝雨中粉红的荷花,润透了离愁别意;小船缓缓地摇进花丛,摇荡着我不安的心绪。西风扬起的波澜,隔开了,我和你。赏析这首词写采莲的楚女欲归南浦与风吹波起、小船渐行渐远

  • 《女冠子·霞帔云发》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温庭筠

    女冠子·霞帔云发温庭筠 〔唐代〕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译文散开秀发,好似披着一肩云霓,看镜中的容颜如玉。细细地描画粉黛,抹去眉间愁迹。团扇轻轻地摆,遮住欲吐的心语。垂下绣帘,难掩满脸羞意。我曾久久地伫立楼前,希望看到你的踪

  • 《春洲曲》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温庭筠

    春洲曲温庭筠 〔唐代〕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鉴赏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

  •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王昌龄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刘长卿 〔唐代〕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译文江上孤舟悠然飘荡,林中独卧魂惹梦牵。两岸青草伴你远行,一脉湘山隐你身影。你如白云杳无羁绊,你如清水流逝无心。衡岳苍茫千峰逶迤,你的禅房何处可寻。注释道标上人,唐高僧,俗

  • 《龙标野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王昌龄

    龙标野宴王昌龄 〔唐代〕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译文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赏析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

  • 《西宫春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王昌龄

    西宫春怨王昌龄 〔唐代〕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译文西宫夜晚寂静,百花飘香,想要卷起珠帘外出赏花,又怕春恨绵绵徒增烦恼。斜抱着云和在月下独自凝望夜空,只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不见昭阳宫。赏析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