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洲曲》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春洲曲》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76 更新时间:2024/2/11 8:30:17

春洲曲

温庭筠 〔唐代〕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鉴赏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标签: 唐朝温庭筠

更多文章

  •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王昌龄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刘长卿 〔唐代〕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译文江上孤舟悠然飘荡,林中独卧魂惹梦牵。两岸青草伴你远行,一脉湘山隐你身影。你如白云杳无羁绊,你如清水流逝无心。衡岳苍茫千峰逶迤,你的禅房何处可寻。注释道标上人,唐高僧,俗

  • 《龙标野宴》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王昌龄

    龙标野宴王昌龄 〔唐代〕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译文夏天的夜晚在沅溪边乘着凉爽的风儿散步,朋友们带着酒相互陪伴着来到了竹林深处。不要说我们的音乐和歌声是因为被贬谪的哀愁,那远处的青山和当空的明月却从不曾空缺。赏析这首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的安逸生活,其实内心还是有

  • 《西宫春怨》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王昌龄

    西宫春怨王昌龄 〔唐代〕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译文西宫夜晚寂静,百花飘香,想要卷起珠帘外出赏花,又怕春恨绵绵徒增烦恼。斜抱着云和在月下独自凝望夜空,只看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不见昭阳宫。赏析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

  • 《朝来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王昌龄

    朝来曲王昌龄 〔唐代〕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译文太阳偏西时,归来的马车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春情萌动,好像华美门户中盛开的花朵。打开梳妆台上的盘龙玉台镜,等待良人为我为我画眉。注释日昃:太阳偏西。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王昌龄

  •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杨万里 〔宋代〕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译文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简析这首诗写作者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

  •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杨万里

    舟过安仁杨万里 〔宋代〕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1192年,作者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

  • 名句“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想知道名句“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出自于哪里吗?其实此句出自宋代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 千古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想知道名句“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出自于哪里吗?其实此句出自唐代薛涛的《送友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翻译水乡之夜的水边蒹葭笼罩在月色之中好似染上秋霜,月色与夜幕下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

  • 《丁香》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陆龟蒙

    丁香陆龟蒙 〔唐代〕江上悠悠人不问,十年云外醉中身。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译文丁香生长在江边,远离尘俗,无人问津,十几年的积累也只能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罢了。若是解开那丁香心中的那个结,它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和才能,飘香万里。注释云外:亦指世外。陆龟蒙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

  • 《冬柳》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陆龟蒙

    冬柳陆龟蒙 〔唐代〕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译文水边成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子,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这时寒风吹过,把柳树的枯枝吹断,惊起一双双正在江边栖息的寒鸥。注释柳汀:柳树成行的水边平地。简析此诗的一、二句写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态,是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