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与歌者何戡》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与歌者何戡》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66 更新时间:2024/2/11 5:20:09

与歌者

刘禹锡 〔唐代〕

二十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我离别京城已经二十多载,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

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

注释

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

帝京:帝都,京都。

天乐:指宫中演奏的音乐。不胜情:感情无法抑制。

更:再。渭城:乐府曲名。亦名“阳关”。

赏析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两句所指自然是大和二年(828年)诗人回到长安的事与情,但这话同时也就告诉了读者“二十余年”前,诗人曾在帝京,并且听过“天乐”。这表明诗人当年并非长安一布衣。一别多年,帝京重返,且又听到熟悉的“天乐”,此时此地,直教诗人情难自已。这“情”的内涵是喜,还是悲,是伤,抑是慨,并没有明确说出,要知道答案,就必须了解诗人“二十余年”前在长安的情况,而后又是怎样“别帝京”的,“别”后这二十多年又是怎么度过的,还有与他一样告“别帝京”的朋友们,又有着怎样的遭遇。这些问题,事实上就是一段“永贞革新”的兴起和失败的历史,保守势力对革新派残酷迫害的历史,这里有包括诗人在内的“二八司马”的悲剧,还有这些悲剧人物之间的相互激励、相濡以沫的动人的篇章。只有思索回味了这些,读者才能体会到“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的深沉的内涵,和无限的悲慨。对此,诗人有时也表现得比较明快直率,比如“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这是头一年(827年)回长安途中在洛阳遇到韩泰时写的,可见这种悲愤之情,久已郁积于胸,“洛中逢韩七”,“重闻天乐”,都不过是遇事则动、借题发挥而已。

一二两句由今而入昔,思绪万端,言简意丰,情溢于词,而对于全诗来说还只是开始,它给与何戡重逢创造了环境和心理的背景。第三句折转入正题,妙以何戡之在,点出“旧人”之不在,如此情景,则“在”亦悲,“不在”亦悲,无限悲痛,隐于字背。况且唯有的一位旧人何戡,又偏不忘旧事,又为他唱起了当年送别的离歌《渭城曲》——“西出阳关无故人”——可没有人能想到重入长安无故人。何戡一曲,往日的“别帝京”,此时的耆旧凋零,更是齐袭心头,千层浪,万重波。滔滔难平。有人说艺术贵在引人思索,此诗之妙,大概也在于此。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标签: 唐朝刘禹锡

更多文章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创作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

  • 名句“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名句“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出自于哪里?此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雨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生查子·独游雨岩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翻译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

  • 《无题四首》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商隐

    无题四首李商隐 〔唐代〕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

  • 《日日》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商隐

    日日李商隐 〔唐代〕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译文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题或作“春光”,或作“春日”,皆非,应是截取开头一句的前

  • 《春宵自遣》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商隐

    春宵自遣李商隐 〔唐代〕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译文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

  • 《对雪二首》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商隐

    对雪二首李商隐 〔唐代〕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注释原注:“时欲之东

  • 《秋登兰山寄张五》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唐代〕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 一作:沙平)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译文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远方,心情早就

  • 《送朱大入秦》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孟浩然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唐代〕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译文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创作背景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

  • 《壬辰寒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王安石

    壬辰寒食王安石 〔宋代〕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译文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

  • 《桃源行》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王安石

    桃源行王安石 〔宋代〕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译文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