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送朱大入秦》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送朱大入秦》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1/30 2:51:45

送朱大入秦

浩然 〔唐代〕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译文

朱大你要到长安去,我有宝剑可值千金。

现在我就把这宝剑解下来送给你,以表示我今生对你的友情。

创作背景

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游人五陵去。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

鉴赏

首句“游人五陵去”“游人”,强调其浪游者的身份。“五陵”本为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诗中用作长安的代称。京华之地,是游侠云集之处。“宝剑值千金”,惜别赠别乃知之所为这句诗本为曹植《名都篇》诗句,这里信手拈来,不仅强调宝剑本身的价值,而且有身无长物的意味。这样的赠品,将是无比珍贵,不可等闲视之。诗中写赠剑,有一个谁赠谁受的问题。从诗题看,本可顺理成章地理解为作者送朱大以剑。而从“宝剑”句紧接“游人”言之,似乎还可理解为朱大临行对作者留赠以剑。在送别时,虽然只能发生其中一种情况;但入诗时,诗人的著意唯在赠剑事本身,似乎已不太注重表明孰失孰得。这反而耐人寻想。

千金之剑,分手脱赠,大有疏财重义的慷慨之风。不禁令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故事,那便是“延陵许剑”。《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受封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季札挂剑,其节义之心固然可敬,但毕竟已成一种遗憾。“分手脱相赠”,痛快淋漓。最后的“平生一片心”,语浅情深,似是赠剑时的赠言,又似赠剑本身的含义——即不赠言的赠言。只说“一片心”而不说一片什么心,妙在含浑。却更能激发人海阔天空的联想。那或是一片仗义之心,或是一片报国热情。总而言之,它表现了双方平素的仗义相期,令人咀嚼,转觉其味深长。浩然性格中也有豪放的一面。唐人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称他“救患释纷,以立义表”,“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新唐书·文艺传》谓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那么,这首小诗所表现的慷慨激昂,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标签: 唐朝孟浩然

更多文章

  • 《壬辰寒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王安石

    壬辰寒食王安石 〔宋代〕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译文身居他乡的乡思像杨柳一样,被春风一吹就有千万条思绪。尤其是到了清明的寒食节,自己的眼泪就更多了,流的泪就快要淹没冶城了。自己的白头发像是要挣脱出头巾的束缚,镜子中自己的面容也已

  • 《桃源行》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宋朝,王安石

    桃源行王安石 〔宋代〕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译文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

  •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王安石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王安石 〔宋代〕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译文想象中你远方的墓地,如今早已长满茂盛的蒿蓬,哀悼你的深情仍如去岁,尽管你孤独的坟茔又一度萧瑟秋风。世人不能像匠石深知郢人那样理解王逢原

  •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王安石 〔宋代〕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

  • 《雨过偶书》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王安石

    雨过偶书王安石 〔宋代〕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注释霈然:雨量充足貌。《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霈然下雨。”甘泽:甘霖。南亩:山南的田地。《诗·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东郊:城东。

  • 《朋党论》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欧阳修

    朋党论欧阳修 〔宋代〕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

  • 《诉衷情·眉意》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欧阳修

    诉衷情·眉意欧阳修 〔宋代〕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译文清晨卷起结着点点薄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那么长。回想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让人更加伤感。准备唱歌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欧阳修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欧阳修 〔宋代〕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译文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一片迷蒙。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它已经好几年了。我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

  •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宋朝,欧阳修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欧阳修 〔宋代〕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译文细细算来,一年春光已过了三分之二。绿荫浓浓,红花重重,依然是往年的情景。庭院中,杨柳依依,帘幕

  • 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荀鹤,唐朝

    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水港一作:水巷)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翻译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