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浣溪沙·赋清虚》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浣溪沙·赋清虚》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78 更新时间:2024/2/15 23:48:14

浣溪沙·赋清虚

辛弃疾代〕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病起饮食无味,强吃效果也不佳。只好陪伴病僧,念经长吃斋。心中一片虚空,似风吹香烟心头过,也无一点灰。

早晨云出山,随风飘散一去未曾回。待到前村行雨了,就会自己归来。

赏析

词的上片写病起后的心境。起句写其不思饮食。言其想着强吃一点,效果却不理想,身心状况并没多大起色。次句写因应之策。言其既然“强欲加餐”效果不好,万般无奈,只好陪伴病僧,长期吃斋念经,托身佛门。第三句写自己的心境。言此时此地,内心-片空虚,犹如缭绕的香烟从心头飘过,连一点香灰也没留下,真是万念俱寂,了无尘心,远离世界,清高极了,也淡泊极了,表达出作者超尘脱俗的情思。

词的下片写独坐停云观云、体验云之出没的理趣。“山上”句写云之出岫。陶渊明说:“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此处似化用其意,并以云自比,言自己早年本来无心出去做官,以功名富贵,就像朝来“云无心以出岫”,随风飘流一样,到处漂泊。“次第”二句从“鸟倦飞而知还”脱胎,言自己像出山之云,行雨之后就应归来一样,自己出而做官,为霖为雨,以济苍生,晚来,也是应该的。言外之意是说,落职还乡,也是一种归宿,自慰,真可以说是淡泊以明志。这四句以“云出岫”起,以“和归来”结,完整地体现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说:“此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不能为此言也。”对于此词所写,我们也应作如是观,应当说它表明了作者胸怀淡远,不能以普通景语视之。

标签: 宋朝辛弃疾

更多文章

  • 《忆江南·春去也》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刘禹锡

    忆江南·春去也刘禹锡 〔唐代〕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译文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

  • 《始闻秋风》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刘禹锡

    始闻秋风刘禹锡 〔唐代〕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译文去年看菊花我和您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五更的风声飕飗枕上觉,一年的颜状变化镜中来。战马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睡眼睁开。秋高气爽正好

  • 《踏歌词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刘禹锡

    踏歌词四首·其三刘禹锡 〔唐代〕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译文新词宛转轮流相传,振袖倾鬟在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消散,游童在路上拾花钿。注释递相:轮流更换。鬟(huán):环形发髻。花钿(diàn):女性的一种首饰。赏析记写当时四川民俗,每当春季,民间男女相聚会,

  • 《与歌者何戡》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刘禹锡

    与歌者何戡刘禹锡 〔唐代〕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译文我离别京城已经二十多载,今日重闻宫中旧曲,心中无限感慨。当年老相识就只剩下何戡一个,他又殷勤地把《渭城曲》唱起来。注释何戡:元和、长庆年间一位著名的歌手。帝京:帝都,京都。天乐:指宫中演奏的音乐。不胜情:感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创作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

  • 名句“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名句“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出自于哪里?此句出自宋代辛弃疾的《生查子·独游雨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生查子·独游雨岩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翻译人在溪边行走溪水映照出人影,蓝天倒映

  • 《无题四首》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商隐

    无题四首李商隐 〔唐代〕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

  • 《日日》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商隐

    日日李商隐 〔唐代〕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译文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题或作“春光”,或作“春日”,皆非,应是截取开头一句的前

  • 《春宵自遣》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商隐

    春宵自遣李商隐 〔唐代〕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译文身处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纷扰的凡尘俗事;身心悠闲时,便会记挂起四季的美好景物。晴朗的夜空中,风儿吹过竹林;深夜时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儿上。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声音幽咽。小

  • 《对雪二首》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该如何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李商隐

    对雪二首李商隐 〔唐代〕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注释原注:“时欲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