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是因为贾府不仗义?

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是因为贾府不仗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92 更新时间:2024/1/17 5:28:39

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是因为贾府不仗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焦大醉骂引人瞩目,尤其“爬灰”与“养小叔子”。不过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焦大醉骂所骂的三段内容各不相同。最重要的一骂是“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影射了令脂砚斋都“惊心骇目”的贾家抄家真相。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过。本文讲一下焦大三骂中的第一骂,顺便说说焦大为什么混的那么落魄。

画家孙温笔下,焦大在主子面前嚣张地破口大骂,旁边站着黑衣青衣两位管事,不出意外其中黑衣管事就是赖二。而焦大对赖二,根本看不上眼。

(第七回)那焦大又恃贾珍不在家,即在家亦不好怎样他,更可以任意洒落洒落。因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事就派别人,象这等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的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把子的杂种王八羔子们!”

贾家荣国府的大管家叫赖大,宁国府的大管家叫赖二。不好说是否兄弟。但赖家如此荣耀,应该与赖嬷嬷的特殊身份有关。她能那般有地位,贾母都与她客气,可以肯定既不是管家娘子也不是奶妈,而是宁荣二公母亲的贴身大丫头,她与贾母的关系,就像鸳鸯与王熙凤一样。

说回焦大。趁着酒兴贾珍都不放在眼里,何况对晚辈赖二了。所以焦大骂起来特别起劲。

一,骂赖二不公道,不给他派好活。这句话背后的事实特别令人心酸。想焦大七老八十年纪,当初那么大的功劳救了宁国公,到老了竟然还得工作不说,被晚辈欺负也不说,他竟然还自己挑工作好坏!只能说焦大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只要给他好工作就行。由此可见,焦大其人没有任何上进心。而这是他失败一生的关键。

二,骂赖二没良心,说他翘翘脚比他头还高。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焦大曾经风光的时候,赖二在他身边低三下四地伺候讨好。人抬脚能比另一个人头还高,只能表示另一人腰弯得太低。

焦大骂赖二没良心,一定是赖二有今天,是得益于当年对焦大马屁拍得好,被焦大不断提携。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赖二发达了,焦大落魄了。

赖二当年低三下四讨好焦大,以焦大性格一定让他吃了很多苦头。虎落平阳被犬欺,安能不整治他这“老不死的”?反正焦大在宁国府天怨人怒,主子也不待见。谁还管他当初什么功劳!

三,骂所有人“杂种王八羔子”,说“当年焦大太爷眼里有谁?”现在知道赖二为什么整治焦大了吧?“眼里有谁”是说什么人在焦大眼里都不是人。

二十年前是贾代化还活着的时候。焦大救了他父亲宁国公。父子两代对焦大特别优待。可以说那是焦大最辉煌的几十年,什么赖二之流,真的是焦大坐在那一抬脚就要高过低头哈腰的赖二的头。

焦大如果是个要强的,早都励精图治,自己靠着主子恩宠打拼一番事业了。以焦大功劳,绝不比荣国府赖大差。可惜焦大不是赖大,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骄狂自大”,谁也不放在眼里,谁都被他瞧不起可劲儿糟践。整天拿着鸡毛当令箭,躺在往日功劳簿上尸位素餐。

将焦大的行为,置换到职场,试问这样的人能当大管家么?能干好工作么?不能!不怪鲁迅先生都说贾家要是焦大这种人管,是要关门的。

第四十五回,赖嬷嬷曾对王熙凤说她骂孙子赖尚荣:

“你那里知道那”奴才“两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享福,也不知道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熬了两三辈子,好容易挣出你这么个东西来。”

赖嬷嬷一句话说出焦大失败的原因。赖家苦熬了三辈子,才养出来赖尚荣这个自由人,能靠着主子的恩典去当官。赖嬷嬷说“你爷爷和你老子受的那苦恼”,是说当奴才的不容易。

焦大有赖家的苦恼么?一定没有。他每天吃主子的,喝主子的。主子当官顺利不,怎么烦恼管家,怎么忧心养家,有什么繁杂事,他一概不管,只管作威作福。这样的焦大当然也就不可能像赖大一家那样成功。

做人千万不能学焦大,否则职场寸步难行。将焦大的一生换成职场一生,会发现失败就在前方,一定要防微杜渐,自我警惕。戒骄戒躁,踏实本分才能成功。就想赖家。焦大起点特别高,终点特别低,不是贾家不仗义,焦大所作所为,谁也不帮不了他。

观焦大其人,骄横自大,目光短浅,骄奢淫逸。这种人给他再多机会他也把握不住。贾家给了他几十年机会,都被他挥霍浪费。到了老年混吃等死,不被主子待见,只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宁国公、贾代化父子记得焦大功劳,贾敬、贾珍、贾蓉只能体会到焦大的讨厌。而焦大一辈子只做对一件事,就是救了宁国公。可也正是这件事,彻底毁了一个小人物的一生。您觉得呢?

注:焦大的意义不止他自己。若把焦大的角色换成贾家,将宁国府贾珍换成皇帝,赖二换成得宠大臣。贾家败落被抄家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是焦大“骄狂自大”么?是贾家“骄狂自大”才是!

标签: 焦大清朝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贾家的富贵到底有多逆天?让黛玉和宝钗都震惊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红楼梦,林黛玉

    《红楼梦》中的贾家是国公之家,国公有多牛?唐代以后到明朝,国公与郡王的等级相同,都是从一品。那么贾家的富贵到底有多逆天?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朝时虽然略低于郡王,却是作为功臣等被封爵的最高等级。何况贾家还是两个世袭一等公。贾家的势力和地位,绝不仅仅只是个臣子那么简单。这也是贾母

  • 《红楼梦》贾母的辈分怎么算?宁荣二公的地位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红楼梦,贾母

    《红楼梦》中的贾演和贾源两兄弟建立不世功勋,双双被封国公,就是宁国公和荣国公。那么贾母的辈分怎么算?宁荣二公的地位怎么样?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从护官符来看,“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甲戌侧批: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 红楼梦是如何描写秦可卿的房间的?为何是艳极,淫极的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可卿,清朝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来自仙界清净女儿之境,是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秦可卿房中,曹雪芹用了大篇幅描写了房中很多“活色生香”的富贵陈设。种种历史名人的华贵物品令人瞠目结舌。之前用十三个篇幅,介绍了

  • 红楼梦中贾琏后来很少私混,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贾琏,清朝

    贾琏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之一,一等将军贾赦之子,人称“琏二爷”。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贾琏是个非常好色的人,而且,用贾母的话讲,不管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贾母不反对儿子孙子纳妾,就是古板方正的贾政还有两个姨娘,可知,在那时,这是正常的事,邢夫人也讲大家子三妻四妾本

  • 清朝皇帝服饰有哪些?清朝皇帝服饰种类及蕴意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服饰,清朝皇帝服饰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

  • 清朝皇后服饰 清朝皇太后皇后礼服介绍【图文】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服饰,清朝皇后服饰

    清代女贵族穿着的礼服较为繁琐,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饰旧俗。以皇后礼服为例,除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盘,又胸前所垂彩帨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内。清制,皇太后、皇后的礼服等级完全一样,皇贵妃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余饰品等级

  • 元朝女子服饰 元朝贵族和平民女子服饰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女子服饰,元朝服饰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

  • 元朝男子服饰 元代男子服饰的特点:蒙古族汉化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男子服饰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关之前,披发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们的皮帽、皮袄、皮靴,多用貂鼠、羊皮制成。皮袄通常是右衽、方领。灭南宋之后,种族等级森严,全国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许多部门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贵族充任,各种副职由色目人担当。由于种族有高低、贵贱之分,自然会在服饰上有所反映,蒙古贵

  • 隋朝货币特点是什么 隋朝时期货币种类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货币,隋朝

    隋初货币极为混乱,北齐的常平五铢和私铸的常平钱,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钱,以及南朝的陈五铢、太货六铢,甚至刘宋的鹅眼钱,萧梁的剪边钱等,在商业领域继续参杂流通。河西诸郡还使用西域的金币、银币。这些钱币精劣大小轻重不一,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政权,巩固封建统治.隋文

  • 五代十国货币介绍 五代十国钱币种类及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十国货币,五代十国

    导读:唐朝末年,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让强大的唐帝国终于崩溃了。起而代之的五代十国,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之后的又一次大分裂割据时期。在五代十国这段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乎每一个曾经独立过的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五代十国的钱币种类极多,但流存下来的非常少。比如后梁开平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