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8 更新时间:2024/1/25 9:47:21

白的《望庐山瀑布》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此诗写于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鉴赏: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品翻译: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鉴赏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此诗中的香炉,即第一首诗开头提到的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可是,到了诗人李白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才把视线移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第一首诗说,“壮哉造化功!”正是这“造化”才能将这巨物“挂”起来,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标签: 李白唐朝

更多文章

  • 《雨不绝》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杜甫

    雨不绝杜甫 〔唐代〕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译文喧哗的雨已经过去、逐渐变得细微,映着天空摇漾的是如丝的细雨飘飞。石阶前小草沾了泥并不脏乱,院子里柳条上的风也陡然变得稀少起来。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

  • 《天香·咏龙涎香》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王沂孙

    天香·咏龙涎香王沂孙 〔宋代〕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译文孤独耸立的海中礁石上缭绕着浓烟,

  •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赵令畤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赵令畤 〔宋代〕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译文春风最先试着让梅花吐出嫩嫩的花蕊。花瓶中的梅花姿色美丽,冷韵幽香,伴随着它的是明沙净水。它不卑不亢,从容自如,不能被其他花儿理解,应当与月亮约定日期来作伴

  • 《满庭芳·茶》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黄庭坚

    满庭芳·茶黄庭坚 〔宋代〕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

  • 《花鸭》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杜甫

    花鸭杜甫 〔唐代〕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译文花鸭身上洁净无泥渣,常常在阶前缓步而行。它让羽毛不同于群鸭,黑白二色非常分明。浑然不觉众鸭的惊猜与嫉妒,不要惹得众眼受惊。你既然沾受了主人的稻粱恩,就千万不要先出声。赏析这是是一首咏

  • 《鼓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佚名

    鼓钟佚名 〔先秦〕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译文敲起乐钟声铿锵,淮水奔流浩荡荡,我心忧愁又悲伤。遥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怀念永难忘

  • 《醉落魄·张园赏海棠作》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管鉴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管鉴 〔宋代〕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注释漠漠:弥漫的样子。唐韩愈诗:“漠漠轻阴晚自开。”绿尊:酒尊。赏析“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漠漠”,是寂静无声之意

  • 《菩萨蛮·芭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张鎡

    菩萨蛮·芭蕉张鎡 〔宋代〕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译文芭蕉并不以绚丽多姿的花朵来展露风流,只在烟雨空濛的时刻撩拨人们的情思。一身绿衣伸展特有的潇洒风韵,浑身上下透出的是无限清凉。那一片片开张伸展的硕大绿叶,就象是在我面前

  •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的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陈子昂 〔唐代〕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

  •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葡萄韩愈 〔唐代〕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译文葡萄新抽的芽尚未长全一半还如枯木,高高葡萄架子松散歪斜倒了又被扶起。如果要想秋天餐盘中堆满美味的马乳葡萄,就不要推辞,应该增加竹杆扎牢架子牵引龙须。赏析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写景简洁精练,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