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贫交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贫交行》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06 更新时间:2024/1/28 23:00:37

贫交行

杜甫 〔唐代〕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作 一作:为)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译文

富贵之交总是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反复无常,轻薄之辈却纷纷追随,无法计数。

君不见现在世人中像管仲鲍叔牙那种贫富不移的深厚交情,已被视如粪土,抛弃净尽了。

赏析

此诗感伤交道浅薄,世态炎凉,人情反复,所谓“人心不古”。全诗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之情。

开篇“翻手为云覆手雨”,就给人一种势利之交“诚可畏也”的感觉。得意时的趋合、失意时的纷散,翻手覆手之间,忽云忽雨,其变化迅速无常。“只起一语,尽千古世态。”(浦起龙《读杜心解》)“翻云覆雨”的成语,就出在这里。所以首句不但凝炼、生动,统摄全篇,而且在语言上是极富创造性的。

虽然世风浇薄如此,但人们普遍对交友之道毫不在意,“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轲湛(沉)七族”,“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刘峻《广绝交论》),说穿了,不过是“贿交”、“势交”而已。第二句斥之为“纷纷轻薄”,诗人说“何须数”,轻蔑之极,愤慨之极。寥寥几个字,强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对假、恶、丑的东西极度憎恶的态度。

这黑暗冷酷的现实使人绝望,于是诗人记起一桩古人的交谊。《史记》载,鲍叔牙早年与管仲交游,知道管仲的贤能。管仲贫困,曾欺负鲍叔牙,而鲍叔牙却始终善待他。后来鲍叔牙辅佐齐国的公子小白(即后来齐桓公),又向公子小白荐举管仲。管仲终于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他感喟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鲍叔牙对待管仲的这种贫富不移的交道是感人肺腑的。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当头一喝,将古道与现实作一对比,给这首抨击黑暗的诗篇添了一点理想光辉。但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鞭挞现实。古人以友情为重,重于磐石,相形之下,“今人”的“轻薄”越发显得突出。“此道今人弃如土”,末尾三字极形象,古人的美德被“今人”像土块一样抛弃了,抛弃得十分彻底。这话略带夸张意味。尤其是将“今人”一概而论,范围过大。但只有这样,才能把世上真交绝少这个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

这首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见《杜诗镜铨》)。其所以能做到“语短恨长”,是由于它发唱惊挺,造形生动,通过正反对比手法和过情夸张语气的运用,反复咏叹,造成了“慷慨不可止”的情韵,吐露出诗人心中郁结的愤懑与悲辛。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杜甫在京城献赋之后。由于困守京华,“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人饱谙世态炎凉、人情反复的滋味,所以愤而写下此诗。

标签: 唐朝杜甫

更多文章

  • 《房兵曹胡马诗》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杜甫 〔唐代〕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译文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拥有如

  • 《宿府》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甫

    宿府杜甫 〔唐代〕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译文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

  •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杜甫 〔唐代〕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窥 一作:征)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译文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古庙里杉松树上水

  •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的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愈,唐朝

    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的创作背景是怎么样的?此诗写于贞元十三年(797年)春,俱文珍将归长安,董晋与群僚饯送于汴州青门外时所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送汴州监军俱文珍①【原文】奉使羌池静②,临戎汴水安③。冲天鹏翅阔,报国剑铓寒④。晓日驱征骑,春风咏采兰。谁言臣子道,忠孝两全难?【注

  • 韩愈创作的《柳溪》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愈,唐朝

    韩愈创作的《柳溪》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全诗即景而咏,由景寄情,于朴实无华之中,能引发出更多绵绵的遐思,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柳溪【原文】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①。莫将条系缆②,著处有蝉号③。【注释】①夹岸:水流的两岸。此指夹持在水流两旁。②莫:不要。系缆:系结船索。③著处(zhuó c

  •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苏轼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苏轼 〔宋代〕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

  • 《望江南·超然台作》该怎样鉴赏?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 〔宋代〕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

  • 《梅雨》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杜甫

    梅雨杜甫 〔唐代〕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译文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

  • 《岁暮》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杜甫

    岁暮杜甫 〔唐代〕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译文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

  • 《观猎》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王维

    观猎王维 〔唐代〕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译文劲风吹过,绷紧的弓弦发出尖锐的颤声,只见将军正在渭城郊外狩猎。秋草枯黄,鹰眼更加锐利;冰雪消融,飞驰的马蹄格外轻快。转眼已经路过新丰市,不久之后又骑着马回到那细柳营。回首观望方才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