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萧纲《春江曲》的原文是什么?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萧纲《春江曲》的原文是什么?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66 更新时间:2024/1/22 19:44:51

萧纲《春江曲》的原是什么?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春江曲

客行只念路,相争度京口。

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古来写送别的诗正不知有多少。或是写送者“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诗经·邶风·燕燕》)的哀伤,或是写行人“将去复还诀”(鲍照《代东门行》)的留恋,或是如“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那样,兼写送者与行者的悲凄。萧纲此首《春江曲》却有些特别:他一面写送者伫立堤上,拭泪摇手;一面写行者熙熙攘攘,争着上船渡过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当时是大江南北交通要道)。送者肝肠痛断,多么希望行人再回头看她一眼;行者却什么也顾不上,只一心想着上路。静与动,凄清与喧闹,多情与寡意,全诗便由这些矛盾着的因素构成。

五言四句,朴素得犹如口语,也精炼到了极点。“客行只念路”的“只”字,叫人知道堤上的情人并不在他念中。“相争度京口”的“相争”二字,使人联想到渡口的喧嚣,同时也和“只念路”呼应——一个人在那种紧张的气氛中往往无暇顾及其他。“谁知”二字,衬出了“堤上人”被撇在一旁的凄清。“空摇手”的“空”字,不但表明那行人并未报以同样的动作,而且暗示他当时也没有怀着同样的心情,越发显得堤上人的枉自多情。五言四句是南朝民歌《吴声》、《西曲》用的形式,萧纲此首当然是受其影响。但用字的精确和富于暗示性,却又显示出文人诗的特色,也使诗显得含蓄,有言外之意。

我们还想起《西曲歌·那呵滩》中的两首:“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这是男女倡答之词。女子痴情而那男子却给她泼了水。萧纲是否受到这两首小诗的感发而作此《春江曲》的呢?可能是,但亦未必。看来他的灵感主要还是来自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那呵滩》写的是男女间的事,一看便知;《春江曲》则除了“堤上人”显得柔弱的形象使人感到是一位女子外,并无明确的语句说明是女子送别情人。若不是它被选入《玉台新咏》这部专录与女子有关诗歌的总集,我们甚至不妨看成是写一般的相送情景。行人的“只念路”而不顾念堤上之人,也可能是由于争着渡江的特定环境,而不是他的薄情。可以说,这首小诗超越了男女情事的描写,它敏锐地抓住了送别中有时会出现的一种情景,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人用了《春江曲》这个题目。春日的江流本该给人生意盎然的明快之感,但诗中写的却是离别的愁绪。作者似乎从这种反差中品味到一种难以把捉的怅惘。诗人的心灵实在是敏感的。

标签: 萧纲南北朝

更多文章

  • 《观别者》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王维

    观别者王维 〔唐代〕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译文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 《淇上送赵仙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王维

    淇上送赵仙舟王维 〔唐代〕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译文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祖帐里我已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的我还久久伫

  • 《送韦评事》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王维

    送韦评事王维 〔唐代〕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译文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创作背景这首《送韦评事》载于《民国固原县志》,是王维在送别友人到边塞从军时所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赏析此诗前两

  • 《赋得秋日悬清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王维 〔唐代〕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译文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白

  • 杨素《出塞二首》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杨素,隋朝

    杨素《出塞二首》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这是两首开盛唐边塞诗派先河的佳作。诗中反映的是隋王朝出兵抗击突厥的战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塞二首其一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

  • 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萧纲,南北朝

    想知道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他情知自己难免横死的命运,其内心始终痛苦不已,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哦~被幽述志恍惚烟霞散,飕飂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写作背景萧纲乃死于侯景之手。侯景原为东魏大将

  • 《旅宿》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杜牧

    旅宿杜牧 〔唐代〕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译文住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相伴,心情忧郁,独自凝神沉思。看着昏冷的灯火回忆起往日旧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相距遥远,梦魂要接近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烟笼月照的碧江多么美丽

  • 《鹭鸶》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杜牧

    鹭鸶杜牧 〔唐代〕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译文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创作背景这首

  • 《读韩杜集》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牧

    读韩杜集杜牧 〔唐代〕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译文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鉴赏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

  •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杜牧 〔唐代〕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译文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曹植刘桢也应当在您指挥之中。虽知当日推荐祢衡有个孔文举,可叹没有人再作“乞火”的蒯通。朝廷的楼台常常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