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观别者》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观别者》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97 更新时间:2024/2/14 12:54:08

观别者

维 〔唐代〕

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爱子游燕赵,高堂有老亲。

不行无可养,行去百忧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邻。

都门帐饮毕,从此谢亲宾。挥涕逐前侣,含凄动征轮。

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

译文

排列在青青杨柳的路上,正在送别远去的亲人。

是爱子宦游要去燕赵,高堂上还有他年迈的双亲。

不离家无法把双亲奉养,离家去又新忧殷殷。

情意恳切地把兄弟嘱咐,恋恋不舍地面对相送的乡邻。

都门祖帐中饮过了饯行酒,从此就告别了亲属和友人。

洒泪去追赶前面的同伴,怀着悲伤动远行的车轮。

车马人从渐渐不能望见,车马后面不时扬起灰尘。

我离开家乡日子也已很久,见到这情景不禁泪水满巾。

赏析

王维有诗《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陌上新离别,苍茫四郊晦。登高不见君,故山复云外。远树蔽行人,长天隐秋塞。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盖。”与这首《观别者》诗同一机杼。只是这首《观别者》写法上很别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别,来表现自己的宦游之悲。

青青河畔,杨柳陌上,依依别离。似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之风,又宛若“杨柳依依”之韵,离别之境,自然而现。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爱子”一游,或为生计,或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亲,又怎舍得弃高堂于不顾呢。一“爱”字,一“老”字,各种情境,只有画中人懂得。心念老亲,然生计所迫,远游原是那般无奈;此行远去,尚不知明天深浅,自然又有新的忧愁升起。此番远游,归期难料,然心中那个“孝”字,又该如何书写。切切转向兄弟,满腔的心思,托付于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对父母的牵肠挂肚,都诉诸四邻。都门帐饮,饮毕做辞,心底仍是万千不舍,一一惜别那熟悉的脸庞。同伴早已动身,飞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赶不上,只得挥泪阔别,迈向前方,而那转身的瞬间,早已是两行滚烫的泪花。转眼间,已然望不见“车徒”,唯留下滚滚的行尘,淹没了远去的身影,那远眺的双眸,目送着远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泪纵痕。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吾亦辞家久,看之泪满巾。”一句拉回现实,原来诗人只是一旁观者,大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内心的触动,亦随着飘扬的尘土,沾湿了衣襟。

诗中画面,在古代并不少见,诗词之中亦不乏这样的诗篇,然右丞笔下的画面,却是那般情深。至亲别离,肝肠寸断,然生活所迫,又无可奈何。历史画卷中,重复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主角,不变的却都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致,亲情、友情、爱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时空的帷幕里掀起层层浪花。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浩然合称“王孟”。

标签: 唐朝王维

更多文章

  • 《淇上送赵仙舟》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王维

    淇上送赵仙舟王维 〔唐代〕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译文才相逢刚刚以一笑相对,又相送变成了阵阵啜泣。祖帐里我已经感伤离别,荒城中我更加发愁独入。天寒季节远山一片明净,日暮时分大河格外迅急。解开缆绳你就迅速远去,遥望着你的我还久久伫

  • 《送韦评事》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王维

    送韦评事王维 〔唐代〕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译文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创作背景这首《送韦评事》载于《民国固原县志》,是王维在送别友人到边塞从军时所创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赏析此诗前两

  • 《赋得秋日悬清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王维 〔唐代〕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译文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白

  • 杨素《出塞二首》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杨素,隋朝

    杨素《出塞二首》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样的?这是两首开盛唐边塞诗派先河的佳作。诗中反映的是隋王朝出兵抗击突厥的战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塞二首其一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

  • 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萧纲,南北朝

    想知道萧纲的临终之作《被幽述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他情知自己难免横死的命运,其内心始终痛苦不已,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哦~被幽述志恍惚烟霞散,飕飂松柏阴。幽山白杨古,野路黄尘深。终无千月命,安用九丹金!阙里长芜没,苍天空照心。写作背景萧纲乃死于侯景之手。侯景原为东魏大将

  • 《旅宿》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杜牧

    旅宿杜牧 〔唐代〕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译文住在旅馆中没有好朋友相伴,心情忧郁,独自凝神沉思。看着昏冷的灯火回忆起往日旧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相距遥远,梦魂要接近拂晓才能到家,家信更要隔年方可送达。烟笼月照的碧江多么美丽

  • 《鹭鸶》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杜牧

    鹭鸶杜牧 〔唐代〕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译文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创作背景这首

  • 《读韩杜集》的作者是谁?该怎么赏析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牧

    读韩杜集杜牧 〔唐代〕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译文杜诗和韩文在愁闷时诵读,舒心爽气就像请仙女麻姑在痒处搔。天外的凤凰谁能得其精髓?世上无人懂得配制续弦胶。鉴赏第一句中的杜诗韩笔,指杜甫的诗歌和韩愈的古文。“愁来”,点明诗人研读杜诗韩笔时的心绪。安史乱后数十年来

  •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杜牧 〔唐代〕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译文建安七子论作诗哪个比得此公?曹植刘桢也应当在您指挥之中。虽知当日推荐祢衡有个孔文举,可叹没有人再作“乞火”的蒯通。朝廷的楼台常常牵动

  • 《蔷薇花》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杜牧

    蔷薇花杜牧 〔唐代〕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译文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擞,每一片叶都温润如玉,雨后晴天,花香飘拂,令人陶醉。花开繁华,好像石崇的五十里锦步障依然光鲜亮丽,在狂风之夜悠闲地倚在墙上,并不收拢她的花瓣。注释锦幛:锦制的帷帐。亦泛指华美的帷帐。赏析蔷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