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小池》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小池》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53 更新时间:2024/1/17 7:02:32

小池

万里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阴 一作:荫)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

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

标签: 宋朝杨万里

更多文章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创作背景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

  •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周邦彦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 〔宋代〕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译文一抹斜阳透过树叶照在水面,江水翻卷着细细的浪花,深沉地流向千里之外。桥上的寒风刺人眼目,令人神伤。我伫立已久,眼看着黄

  • 《条山苍》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韩愈

    条山苍韩愈 〔唐代〕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译文苍翠的中条山啊,浪涛滚滚的黄河水。你的浪涛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流向远方;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挺立在山冈上。注释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唐朝名山,许多诗人都在此题诗。 苍:深绿色。河水:黄河之水。沄沄(yún ):形容

  • 《别储邕之剡中》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白

    别储邕之剡中李白 〔唐代〕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译文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与君辞别前往

  •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赵孟頫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赵孟頫 〔元代〕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译文钱塘潮潮涨潮落经过了多少年,何时能有个终结,消磨了多少行人旅客,抬头望去,但见长空淡淡,群鸟在远处飞去,不觉令人油然而生万古无穷的兴亡

  • 《凭阑人·江夜》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元朝,张可久

    凭阑人·江夜张可久 〔元代〕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译文江水清澈江月空明,江上是谁在弹拨玉筝?隔着江水一边流泪一边倾听,望着这漫漫江水长叹一声。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月夜于江上听筝的小令。此曲首句从清夜入手,描摹月夜江景,为下文写情蓄势;次句写筝声打破江夜的寂静;三句转写闻

  • 《南浦·春水》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张炎

    南浦·春水张炎 〔宋代〕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译文水温转暖,湖光粼粼。燕

  • 《沟水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刘溥

    沟水诗刘溥 〔明代〕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译文门前一沟淙淙流水,不知疲倦地日夜流向东方。请问它们究竟流到哪里呢?遥远的大海就是它停留的地方。注释沟水:小沟里的水。借问:请问。沧溟(cāng míng):海水弥漫的样子,这里指大海。住头:停留的地方。创作背景诗人八岁时在家门口

  • 《晚潮》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范成大

    晚潮范成大 〔宋代〕东风吹雨晚潮生,叠鼓催船镜里行。底事今年春涨小?去年曾与画桥平。译文东风吹来晚雨,江面上晚潮新涨;擂鼓起航,船只分波开浪,行驶在明镜一般的江面上。为何知道今年的“春涨”比去年小,因为去年它们曾与画桥持平的。注释叠鼓:急促的鼓声,重沓的鼓声。底事:何事,何原因。春涨:春季的涨水。画

  • 《渡荆门送别》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唐朝,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