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柏学士茅屋》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柏学士茅屋》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825 更新时间:2023/12/28 15:09:56

柏学士茅屋

杜甫 〔唐代〕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

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评析

此诗当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当时杜甫56岁,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黄鹤注:依旧次,编在大歴二年。盖寄诗在先而题屋在后也。顾宸注:公过学士茅屋,羡其立品之高,读书之勤,故题其茅屋如此。按诗言读书以取富贵,于学士尚不相似。黄氏谓朂其子侄者得之。

仇兆鳌《杜诗详注》:学士茅居旧有藏书,上四句叙事,五六句写屋前秋景,七八句勉其子侄。下截承上。杜诗近体有两段分截之格,有两层遥顶之格。此章若移晴云、秋水二句,上接首聨;移古人、年少二句,下接末聨,分明是两截体。今用遥顶,亦变化法耳。又中间四句,平仄仄平俱不合律,葢亦古诗体也。

黄生曰:旧疑此诗不似对学士语。今考《寄柏学士诗》及《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始知其说,一则云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叹彼幽居,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一则云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山居精典籍,文雅涉风骚。是学士乃柏大之叔父。柏大之山居,即学士之茅屋,学士奔波之所载,即柏大山居之所精。二诗语意互见。此诗则合而言之,勉其子弟。而本其父兄以为劝言勤苦以取富贵尔。叔父业有前效,则年少积学之功,安可少哉。

标签: 唐朝杜甫

更多文章

  • 《效古诗》作者是谁?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范云

    效古诗范云 〔南北朝〕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鉴赏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汉人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

  • 《铜爵妓》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江淹

    铜爵妓江淹 〔南北朝〕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雄剑顿无光,杂佩亦销烁。秋至明月圆,风伤白露落。清夜何湛湛,孤烛映兰幕。抚影怆无从,惟怀忧不薄。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徒登歌舞台,终成蝼蚁郭!鉴赏诗的开头四句写曹操身后寂寞,雄风已逝,给人以悲凉冷落之感。“武皇”即指曹操。“金阁”,犹言金阙,宫观楼台之

  • 为何说《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是李煜绝命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李煜

    为何说《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是李煜绝命词?因为从全词看,充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作者: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

  •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唐,李煜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首词,李煜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艺术价值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

  • 《别严士元》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刘长卿

    别严士元刘长卿 〔唐代〕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译文水国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晴忽阴,忽好忽坏;在这春风乍起的日子,我所乘的船停泊在苏州城外。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

  • 《夏日杂诗》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陈文述

    夏日杂诗陈文述 〔清代〕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译文打开窗户,窗户临水敞开,躺在寝卧的凉席上也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凉爽之意。一夜的雨声把凉爽带入了梦境,荷叶上的雨声送来了秋意。注释枕簟(diàn):枕席。簟,竹席。萧疏:凉爽之意。玉漏:指玉做的计时器。万荷:万张荷

  • 《寒食雨二首》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苏轼

    寒食雨二首苏轼 〔宋代〕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

  • 《有美堂暴雨》原文是什么?该如何鉴赏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苏轼

    有美堂暴雨苏轼 〔宋代〕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译文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

  • 柳宗元创作的《溪居》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柳宗元,唐朝

    还不知道柳宗元创作的《溪居》好在哪里?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各位带来详细鉴赏,一起看看吧。《溪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诗词赏析全诗写谪居佳境,苟得自由,独往独来,偷安自幸。前四句

  •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原文是什么?怎么翻译?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鉴赏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全诗简